老師的幸福,是來自己對「德性實現和追求」,那是學生能成才及自己的職業成長。
美國中產已由上世紀八十年代的60%,跌到目前40%。中產是儲蓄的泉源,沒有中產,沒有肥羊。
聖經有句明言是:「施比受更為有福」,意思是扶貧助弱的人,會好心有好報。社會創業家的初心就是扶貧助弱,做社企發達的極少,但他們活得幸福。
40年過去了,印度無比自信,不但經濟要趕過中國,2018年第一季GDP成長率8.2%,印度沒有到過中國的人,的確相信很快超過中國。
筆者的教育信念是:教育是關乎個人生命的陶造,是人才的培育。教育可改變一個人的良知,也可扭轉一個國家的命運。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一舉一動都影響着孩子成長。
香港以至華人社會的中小學生功課壓力大,考評焦慮感高,並未能愉快學習;華人文化普遍以為功課及考試壓力能推動學生努力而成績才會好,本文的數據分析正正否證了這個誤解。
本文結合PISA及HBSC兩組數據,探討香港中小學生的幸福感和身心健康,以及功課壓力、考試焦慮感和家庭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並提出家庭及學校可行的方向。
聖士提反書院校長楊清女士希望學生幸福,而宿舍就是提升學生幸福感的地方。
整體而言,在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發展時,不單考慮國內生產總值,還需納入經濟以外的因素,這是現今國際的大趨勢。很多國家(特別是富裕國家)愈發意識到,迅速的經濟增長並不能保證人民的福祉得以提升。
在學生對朋輩關係滿意度、自尊感、自我效能感、全人發展認知與實踐、資訊遺漏恐懼感與生涯決策困難方面,中學生的個人觀感皆比學士或以上學歷學生負面。
現今物質文明的發展已屆樽頸,經濟市場過界演化成宗教,卻又未能以有限的資源去滿足人類的無盡需求。
如非興趣所在,一個人一生沉浸在枯燥的學業世界,為的是將來做一份自己也沒把握會得到工作滿足感的所謂終身職業,這樣的風險不也是很高嗎?
當你百思不得其解孩子為什麼有那麼多壞毛病時,先好好檢討一下自己,也許就會找到根源所在!
針對日益增加的財政負擔,團結香港基金發表報告,建議以「按效果付費」機制、實踐效益(outcome)為本的投資。
無論富或貧,父母應當抽時間關心和陪伴子女成長,讓孩子的童年回憶中有父母的快樂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