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協顧問、香港邁臻研究所總監宋立功於24日晚因病逝世,終年71歲。熟悉宋立功的人士透露,宋早前發現患血癌,過去半年都不時在醫院接受治療,仍不忘做研究。
在新選舉制度下泛民主派應如何取捨?民協前主席馮檢基認為,新選舉制度有篩選機制貼近內地制度,新議席劃分對各個派別都有一定打擊 ,但做議員需要謙卑更須要放下心魔。一起聽聽馮檢基怎樣講。
中央要完善選舉制度令泛民是否參選進退失據。民協前主席馮檢基認為,由於美國插手香港政治太深中央被逼出,但有志從政的人如是為民生、為民主就應該參選。一起聽聽馮檢基怎分析。
新的選舉制度對民主派在新的選舉制度下應否繼續參選。民協前主席馮檢基指出,當選後身份改變可以接觸到更多資訊,利用不同議員層次推動民生政策改善。而首要明白自己參選的目的是為什麼。一起聽聽馮檢基的分析。
在我看來,建制派並沒有贏得選舉;民主派卻輸掉了選舉。這並不是含糊其辭的說法。建制派的勝利只是因為一開始就使用針對反對派的妙計。反對派最高人氣的候選人被政府取消資格,僅這一點就歪曲了選舉的原意。
泛民認為,他們的候選人敗選,是因為很多支持他們的選民沒有投票。這些選民,明知泛民如果輸了這次補選便保不住議會裏的否決權,依然不肯出來投票;對泛民「告急」,他們無動於衷;他們還算是泛民的支持者嗎?
九龍西補選,泛民代表李卓人落敗,失去地區直選的過半數議席。泛民今天的困局,部分源自政府相繼取消多名非主流泛民參選人的資格,部分是本身出了問題。
獲建制派支持、首次參選的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前政治助理陳凱欣,得票106427張勝出。建制派在立法會地方直選議席增加到18席,維持了分組點票的優勢。
馮檢基看到政黨跟政府理論沒有作用,因此決定退出政黨,組織壓力團體。民協本來就是由壓力團體蛻變出來的;如果沒有民協,馮檢基可以馳騁政壇30年嗎?
民協通過長期的地區服務,贏得街坊的信任和支持。2003年的區選,民協繼續在深水埗大勝,變得不可一世,睥睨一切。從這一屆開始,民協逐漸失去地區的支持,實力一屆比一屆減弱。
觀乎馮檢基的初選表現、近年參選的成績及引起的負評,他會是建制派對手的最佳助選團。
立法會議案審理遲緩,積壓嚴重。
在上一篇專訪文章,馮檢基議員詳細地講述了他對政改的看法,在第二部分,我們由政改出發,探討數個香港政局較為宏觀的面向,其中,在英美影響、政府組班等,馮檢基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
馮檢基:「我作為一個政治人,要參考之餘,也是為了自己的理想,對香港有願景,有目標。當民意與理想或願境出現矛盾的時候,就要有一些考慮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