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Apr 18 2025 06:50:37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BBC

一名政治新星的崛起──看英國訪談節目有感
作者:張海暘2022-02-11
英國BBC主持人曾與立法會議員李梓敬一番激辯,李君基本做到「不欺場」。到底在美國的這段期間,讓李先生見識了什麼?對他刻下的工作,可有什麼助益?
寄人籬下 沒發言權
作者:湯文亮2022-01-21
BBC 根本唔了解中國的文化習俗,見到新疆維吾爾族人努力生產,改善生活,學習漢語,立刻企出嚟話強迫勞動,種族滅絕。就算以後發覺並沒有種族滅絕這回事,歐美國家又會話,如果不是真的,點解當時唔反駁?
從無綫停播奧斯卡頒獎禮說起
作者:王永平2021-04-09
從宏觀角度看,在《國安法》下的新香港,不少廣播事務的決定都可能包含政治考慮。
吸睛定律:睇人XX最開心
作者:梁天卓2021-03-30
讀者大多都睇人XX最開心,《紐約時報》這些早已利用大數據分析讀者需求,走在市場最尖端的大報自然會「調整」報道風格,盡量迎合讀者的口味。正經的新聞報道如是,娛樂新聞也就更甚。
沒有說出真相 就是最大謊言
作者:湯文亮2021-03-26
今次新疆維吾爾族滅族指控,我相信BBC想唔到,亦唔希望見到如此震撼效果。
莫為難BNO 娘嫁人擋不住
作者:丁望2021-02-19
牛年到,民間的祝願詞有「出入平安」。此句當涵蓋BNO出入境平安,自由權仍獲保障。據倫敦方面的消息,自1月底至春節前,已有5000名BNO申請居英簽證,預料會持續增長。
巴洛克先鋒 歌頌平民 自然真實 啟發現代 攝影電影
作者:鮑慧兒2020-12-03
一個畫家以其短短十多年的畫作,跨越西方藝術界400多年,不單繪畫,甚至雕刻、攝影與電影,至今還不斷啟發今天的藝術家,為他們提供新養分,可見其藝術的永恆與感染力。
香港報攤百年:從賣西報支援革命到夕陽行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30
BBC中文版記者蔡曉穎撰文,回顧過去100多年,香港的報紙檔由全盛時期的數千檔,發展至現時只剩不足400檔。她甚至認為,香港報紙檔的興衰,與「新聞自由度」有關。
BBC評習近平三次南巡:經濟發展與對外關係釋出新信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0-14
今次是習近平就任中國最高領導人職位以來第三次視察廣東。BBC認為,與前兩次南巡相比,這次他與中共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極其不同。
電視辯論變吵架 BBC:拜登沒有贏 特朗普輸了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9-30
美國總統選舉兩名候選人特朗普和拜登進行首場電視辯論,雙方就稅務風波、新冠疫情、種族問題及如何振興經濟展開舌戰。儘管特朗普在辯論中採取攻勢,多次打斷拜登發言,民調卻顯示多數受訪者認為拜登勝出。
拜登為何選賀錦麗做競選拍檔?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8-12
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拜登周三宣布競選搭檔人選,55歲的加州參議員賀錦麗(Kamala Harris)將成為副總統候選人。
HARDtalk「當頭棒喝」
作者:孫明揚2020-07-17
在BBC節目《當頭棒喝》內,主持人所提出的各類觀點都是以搬字過紙方式去重複不同香港反對派人士堅持的斷語,並沒有闡釋理據,也許他不屑或者根本沒有打算這樣做。
如何應對人生不公平?
作者:王文華2018-01-17
人生不公平,如果我們抱怨,那是善用了權利。但如果我們扭轉,那是善用了禮物。
何謂專業新聞報道?
作者:張楚勇2017-11-10
新聞採訪,要勇者無懼,走在事件中的最前線?新聞報道,要保持客觀,還是要幫助政府?
英語水平
作者:孫明揚2017-07-12
我發覺芬蘭除了優良的師資,他們擅於製造「語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