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在香港故宮博物館展出的畫作《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圖》非常有意思。它以畫中畫形式表現皇帝的肖像,不獨在中國,乾隆是第一人也是至今唯一一人,在西洋畫中也未曾見,可說絕對獨特。
大家可以看到,畫中畫、鏡中像等都會引發許多道德思辨,與哲思考量,既代表畫家的自我探詢,也是畫家企圖激發觀眾思考的手段。
15至17世紀藝術流派的演變與畫技的發展,後人如何站在前人肩膀上進步?當時差不多所有畫家都畫過聖母,對自己有要求的畫家,會不斷探索,不斷挑戰自己,嘗試新的技法,開創新的構圖。
宙斯不獨愛女生,也愛少男!這一次,他看上俊俏的少年牧童伽尼米德(Ganymede),要把他帶到眾神居住的地方奧林匹克山,服侍眾神喝酒。伽尼米德因禍得福,從此不再回歸凡塵,長生不老。
今天我們談談「從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簡稱珍藏展)裏面出現的幾位羅馬神祇,他們的希臘羅馬名字,與眾神之間的關係。
仔細追尋,發現此珍藏展中好幾位畫家的名字都只得一個字。原來這些名字都跟他們是「外鄉人」有關。這裏列舉幾位外鄉人畫家為例。
西班牙自中古以來即是一個非常虔誠,以天主教為主的國家,有關懷老弱貧苦的傳統。西班牙畫家多喜描繪底層人物,對畫中人投入人性的關注與尊重。
人物安排起伏有致,各人視線不一,人物間有充分的照應與交流。畫家把人物安排在畫面不同空間緯度,製造出層層透視,強化縱深效果。他把鏡子放置在畫面最後方,引領我們的視線到畫面最深處,然後又利用鏡子反彈回來。
畫中國王與皇后真身並沒有出現,觀者只看到他們的鏡中映象。畫面房間掛滿畫作,相對畫面內的真實人物,這些「畫中畫」都是「虛」的「假象」;「走出」畫面來看,整幅畫包括那些人物與畫中畫,都是假象。
觀者看着畫中的教宗,不知會否嚇得簌簌發抖。他那銳利的眼神,斜看着觀者的姿態,突顯了他強悍堅毅、果敢多疑的性格。他側身而坐,雙手擱在扶手,好像隨時會按着扶手站起向觀者走來,讓人有點想往後退。
在這個愈見紛擾的現代環境,大家都渴求片刻的寧靜與祥和,追慕簡單的日子。維梅爾給現代人帶來一片歲月靜好,讓大家在追趕與爭鬥之中,得到片刻寧靜,半點安慰。提醒我們,生活其實可以很簡單。
各種亮麗色彩和諧共處,精心設計的構圖,不同幾何圖形的巧妙佈局,與細緻的光影對比。一切都經過畫家悉心規劃。
這是她非常熟識的日常工作,她已經做過無數次了,她一步一步,不慌不忙的做起來,沉穩篤定,踏實安詳。時間跟牆上的光陰慢慢走過,永恆不息。
倫勃朗沒有遠距離的冷眼看着這個世界,更沒有以超然的態度,高高在上的批判畫中人。他選擇走進畫面,與畫中人一起,感受他們的處境,想像「若我生於其時,見證了這件歷史,我會有什麼感覺?什麼行為?」
他一身豪華金黃袍服,腰繫紅綢,雙手舒服的擱在椅子扶手,右手持「權杖」。此乃四分之三全身像,畫家稍側着面面對觀者,擺出帝王之姿,氣勢攝人。頭微微下垂,雙眼在暗影中閃着精光,覲見來朝的觀者。
觀者追隨着光影,發現它們不斷地對比互動,從最光到最暗又回到光,發現許多之前沒留意的小細節,都有非常複雜的變化……倫勃朗這麼細緻地交代光影,不光因為他崇尚自然畫法,還因為他想透過光影,表達人性的複雜。
雖然每一位隊員都非常認真擺好姿勢,惟細心觀察,會發現種種暗示,提醒觀者他們只是裝模作樣,不是真的上戰場。所以這只可能是一次手持道具的服裝扮演,模擬大隊在一個貌似城門的拱門下出發,保衛阿姆斯特丹市。
時人像畫大多正襟肅立,畫中人不苟言笑,以示高貴莊重。可能哈爾斯本人天性樂觀,獨愛描繪畫中人面帶微笑,姿態自然生動、側身而坐,眼神望向畫面左方,好像跟畫外一些人在談話似的。
隨着荷蘭畫作需求擴大,加入畫家行列的人愈多,發展出多種新題材新風格。要提升競爭力,畫家專攻一種題材或風格。有只畫風景的,甚至專攻不同布料的,也有只作人像的,常有兩三畫家各據所長合作一幅畫的現象。
荷蘭就好像戰後香港一樣,完全是一個移民國家,具備了一切移民城市的特色──勤勞積極,活潑開放,創新包容。加上新教徒推崇節儉勞動與教育的價值觀,荷蘭的識字率與儲蓄率皆領先歐洲,更助長其經濟發展。
他衣飾華貴,肯定是富裕階層。畫中人作騎士打扮,也配了一把劍,惟此乃當時上層社會男士流行裝扮,佩劍是身份象徵,不一定是騎兵。荷蘭當時是歐洲絲綢布料商貿中心,畫中人一身昂貴衣飾,可能是一個富裕的布料商人。
魯本斯的畫,無論是要逃離戰爭的人群,與殺手爭奪孩子的母親,要掙脫虜劫者的女子,戀棧權位的太后,還是談情說愛的男女,甚至被獵殺的動物,每一個都生氣盎然,鬥志昂揚,充滿生命力。
從最左面的酒神女隨從歡快音樂與舞步開始,伴隨着華貴衣飾與金銀珠寶,從「豐裕之角」走到穀物女神克瑞斯褓育兒子財富之神普路托斯的乳汁。最後密涅瓦拿着她的招牌圓盾驅趕馬斯,馬斯不敵落荒而逃。
魯本斯的《和平與戰爭》畫面右上半部代表戰爭與其禍害,左面與下半部強調和平帶來的眾多好處。沒有衝突破壞,沒有血腥死亡。各地商業繁榮,家庭美滿,人才鼎盛,生產力充沛,人民過着豐饒富足,歡快幸福的生活。
西方藝術界第一位全職專業女畫家,第一位畫院女院士,走過艱困的個人經歷,在婦女地位各方受壓的17世紀,靠個人實力與堅毅,建立了自己的事業,得到同行的尊重,後世的肯定。
大量的血往左右爆噴,往下流淌,白色的床褥已經染了一行行的血,右上方噴出的血呈拋物線形狀飛濺,濺到友第德的裙子,濺到她的胸部。這血畫的非常逼真有力,大大增加了此畫的暴力形象。
第二天早上亞述軍發現主帥被人砍死,頭顱不翼而飛,嚇的魂飛魄散,陣腳大亂,最後潰不成軍,大敗而逃。友弟德不費一兵一卒,成功拯救了全城猶太百姓。
一個畫家以其短短十多年的畫作,跨越西方藝術界400多年,不單繪畫,甚至雕刻、攝影與電影,至今還不斷啟發今天的藝術家,為他們提供新養分,可見其藝術的永恆與感染力。
卡拉瓦喬的畫,無論你喜歡與否,一定會讓你一見難忘。他的技法是如此的逼真自然,他的明暗對比是如此強烈,他描繪的人物心態是如此微妙深入,人物互動是如此的戲劇性;他的畫面是如此接近觀者,讓你好像就在現場。
這幅畫距離拉遠了,人物只佔畫面一部分,背景深沉,在堅實緊閉的拱門前,被壓在地的聖若望洗者顯得渺小、孤獨、無助。那位劊子手與旁邊指揮的獄警只是執行一項例行公事,對奪取一個無辜的生命顯得那麼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