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pr 17 2025 17:45:20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文武廟

香港調解發展的30年故事及我們成立調解組織的回憶
作者:李偉民2024-11-22
我的心願是博學多才的學者,能夠發展出具備我們中國人哲學的一套調解創新理論,因為西方學說,多以利益角度出發,雖然實用,但是相對狹短。
香港的起點
作者:項明生2023-07-28
拍攝第一站就是文武廟,節目開章要介紹香港的起點,所以重遊舊地。上網爬了很多文武廟的資料,最後找到一個有趣的切入點,就是 「省城製造」。
三國在香港的足跡
作者:編輯精選2023-03-21
三國故事綻放無窮迷人的魅力,處處在香港遺留下點滴的足迹,持續詠唱說不完的三國。
文武廟歷史悠久 Historical Man Mo Temple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07-24
上環文武廟內輕煙繚繞,天花吊掛着長燃不熄的香盤。這是香港最大的文武廟,供奉着文昌帝及武帝(關帝)。於1847至1862年間落成,屬典型的傳統中式民間建築,於2010年列為法定古蹟。
從歷史建築看東華三院發展
作者:陳天權2020-06-02
由東華三院興建或管理的建築物,部分已達百年,有些更出現在東華成立之前。檢視這批歷史建築,可以縱觀香港社會百多年來的發展。
丁新豹:戰前華人為香港帶來繁榮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5-16
香港華人社會中一股崛起於1850至60年代的強大力量是南北行商和金山莊。他們利用香港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日漸發展的航運業,從事買賣南北各省和南洋各地的藥材、食米、雜貨、土產,構成巨大的商業網絡。
荷李活道上的文武廟
作者:編輯精選2018-11-22
這家廟宇創立之初地位吃重,香火鼎盛,必然切合當時社會的需要,其後雖然香火仍盛,但社會地位急降,則反映了社會環境的巨大變遷,因此要更好地了解香港開埠初期的社會狀況和特質,實應先了解牽頭創立文武廟的人物。
理雅各與荷李活道社區
作者:編輯精選2018-10-18
理雅各活躍於香港殖民地奠基發展時期,他的工作與貢獻不單影響身處的社區發展,更帶動了香港的文化和社會發展,聯繫了中國與世界的交流。
上環文武廟兩項文化遺產
作者:陳天權2017-11-07
文武廟是香港殖民地時期,其中一座最早興建的中式廟宇,位處上環鬧市,與繁囂的商業區,形成強烈的對比。
由廣福義祠到東華醫院
作者:陳天權2017-10-10
開埠初期,華人抱有「生不入官門,死不入地獄」的心態,倘遇錢債爭執或是非仇怨,寧可到廟宇誓願,也不驚動官府。1847年,華人領袖包括盧亞貴和譚才等人集資興建文武廟,除了是宗教場所,也作為仲裁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