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官員沒使命、沒熱情、沒方法有如惡吏,但沒作為其實也不算罪惡,最慘是想出不同方法去評核、去營造分數競賽,以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
上月教育局秉承林鄭特首關顧教育發展的競選承諾,在庫房水浸的條件下,一改上任特首刻扣圖書津貼的惡政,向中小學校發放大手筆的推廣閱讀津貼,更強調要跨課程閱讀,並建議向STEM教育及中國歷史、文化範疇延伸。
讓小兒子休學一年的意見一出,身邊的主流教師朋友、親戚認為何美儀「黐咗線」,勸他不要害了兒子,更不要以身試法;但也有人認為休學沒有所謂,甚至提供不同另類學習的課程架構。
現時小一分配學位方案爭議漸多,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的世襲制度固然是其一,統一分區派位階段的校網劃分也造成「名校區」的誕生。
STEM+學習的正確打開方式:跨學科綜合學習課程設計、促進審辨思維、提升創意表現、運用專題學習策略、鼓勵參與、自主學習等。
當年是教育局一手搭建盛載宏大美好的通識必修必考平台,現在要檢討通識科前路,定位定性,不起風雲才怪。
提升應用學習的認受性,減低應用學習科目的標籤及次等化的效應,有助學生利用應用學習科目成績作升學用途,成為他們在新高中公路上的一個支路出口。
把「香港位於中國南方」想像為香港在中國境外,是連真港獨分子也不容易產生的幻覺。
如果不正確的說法一直出現在課本裏,那只說明教育當局過去沒有做好評審工作;過去的疏忽不能成為以後都毋須認真的理由。
我們需要群英而非精英,太多家長爭取入所謂精英學校,太少朋友關心那些考試弱勢的孩子。
作為語言,普通話與廣東話的表達能力及各自用母語去思考的能力都是一樣。但對母語是廣東話的新生學子來說,要學普通話,就要先學好廣東話。
全港性系统評估(TSA)原意評估學生整體學習狀況,但在功利社會下,加重學生的操練,最終被基本能力評估(BCA)代替。現今有些政黨要求停止BCA,教育局如何應對?
兒童受虐,過在父母,不在其他人。有問題的家庭需要的是協助;把責任強加在其他人身上,幫不了有問題的家庭,也幫不了無助的小孩。
我要說的不是上大學不好,上大學是為求思考、知識、學養、挑戰、發掘、研究。如果有新的環境與方法,如果不上大學也能達到上述效果,不上大學沒什麽大不了。
港人要安心地舉家北上發展,避免因家庭成員分隔兩地,造成家庭和社會問題,香港教育能否在大灣區落地,為區內港人子女提供與香港銜接的課程最為關鍵。
我看了諮詢文件之後,對港聞版和那些政治記者的報導,感到很滑稽,例如把報導重點放在為甚麼六四和六七不在課程大綱中,實在是見樹不見林。
楊潤雄期望,未來社會在討論教育議題時會回歸理性,有信心新政府能做到廣集民意,推行受市民歡迎的教育政策。
近年香港政治浪潮風起雲湧,教育界無可避免被捲入漩渦。面對社會爭議,教育局、學校、校長、教師應該扮演什麼的角色?
香港的創科教育推行了差不多兩年,從好的方面來看,是百花齊放,從不足來說,是各自上路,成不了氣候。
自教改以來,教育界的亂象,非外界所能想像,是時候給教育來個埋單計數了!
其實晚輩與曹校長的看法並無根本矛盾,曹校長思索現今資源下的空間、晚輩則思考編制進一步的擴展。
幼師專業化道路,仍然是路漫漫。
一河之隔的港籍學生,在未來十年,會否大批過境來港,以至直接移居香港,方便就學。
教育局有沒有認真落地考慮,要將TSS納入常額呢?
父母、教育者是看2037、2047、甚至2057。當我們不在的時候,我們交付了什麼給我們的年青人呢?
香港地,選擇幼稚園的文化與習慣不改,報名費再加倍徵收的知名幼稚園,其門依然如市。
真正高智能的學子教局捕捉不到,局方卻要冒違法之險、局長長期被稱為「吳得惦」、學子心身受損、正常學習被耽擱,吳局長,這一切值得嗎?
為什麼我們在初中三年,我常常說的就是:為什麼要他唸井田制?井田制度是甚麼來的?我們當老師的,或是負責課程設計的,完全迷失了方向,我們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因為,「我們老師也是這樣做的。」我們把繼承自老師的老師的老師的東西都放在餐桌上,卻沒想到這樣的菜合不合學生的胃口。
香港教育學院張仁良校長出席教院新春茶聚,宣布教院正名三部曲已完成,預計有關程序將於9月提交教育局審批,並會準備改名。他希望教院升格後的名字可以反映教院一心為香港未來培訓教師的使命,他形容,老一輩的家長會認為大學較為高級,而且升格大學有助教院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