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德霖將卸任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臨別在即,與傳媒會面。他對第一次退休充滿好奇,充滿期盼。他期望目前的社會不穩的情況可以盡快平息,並重申法治是金融中心的根基。

退一萬步假如「地產霸權」是年輕人不滿的其中一個因素,我要問的是多年來助長了「地產霸權」的責任又是誰應該來負呢?鬥地主又是否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的良方?

純粹估計,內地資金財團獨資,或合資形式奪得機會最大,一方面要予人市場運作如常,更重要在於,這幅地或是標誌本港樓市影響力的交棒轉移。

作為一個地產型經濟體,經濟要保,就要地產要好,皆因整個行業好壞牽連甚大;包括建築及投資、廣告、以至銀行資產素質等等。不過,如是者,整個香港既有問題、資產向上、財富不均現象,又會再故態復萌。

港股今年表現叫人失望,並非示威活動對投資氣氛的影響這麼簡單,而是對長期港股支持者來說,所謂安全又穩健股份,今年卻完全兩回事。

一旦政府未能在預批居屋樓量交到數,市民對政府的怨憤只會不斷增加,對已聲名狼藉的特區政府來說,無疑是搵石頭揼自己隻腳。

樓市及金融業無疑底子厚,但觀乎業界最新數字,貸款低增長,而存款按月下跌約1%,導致港元貸存比率升至88.3%,都是銀行資金緊張的另一指標。

樓市本身卻沒有淡靜下來,早前抽居屋的難度仍然與中六合彩無異,而到最近《逃犯條例》修訂無限期「暫緩」後,有地產商旗下新樓盤開售,仍獲得超額認購逾15倍。

杜拜樓市比較低水,長遠有發展潛力,在世博旁的新開發區一個2000呎的別墅只賣200萬港幣,比大灣區還便宜。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教授主講是次名家飯局,分析香港下半年經濟及樓市股市走向。

假設物業的租金回報不跌,那意味未來18個月租金也要升三成,不敢說沒有可能,但也不覺得很有可能。

樓市是否出現泡沫,施永青根據中原城市指數指出,在將來樓價跌幅會加劇,但從高位到12月中旬只下跌了百分之六,反映地產市場本身沒有問題,樓市不會爆煲,所以他認為樓市泡沫並不多。

租置計劃在1982至1994年落成的99個公共屋邨其中39個推行至今已20年,且看看其對家庭穩定性之實質影響。

如果沒有新晉出色評論員出現,唔需要一年,老C就會復出,費事畀我吔文吔武。

筆者作為小市民,看見樓市變到如此瘋狂,只能說:「天要你亡,必先令你瘋狂!」大家同意嗎?

假若林鄭決定明年收回整個172公頃粉嶺高爾夫球場作為土地儲備,並承諾盡快平整高球場土地和加大周邊基建,來大幅增加房屋供應,肯定會改變市民對短期土地供應不足的期望,樓價飆升的情況是有頗大機會受控。

呂志和重申,政府拿不出土地建屋,地價自然貴,地價貴,樓價便水漲船高。

買樓的人如果只得一注錢,而又有需要的話,根本不用問其他人。買樓當然有風險,但樓市現在下跌的幅度有限,長遠必升,現在唔買樓,可能錯過了撈底的機會。

根據曆法,八運是2004年到2023年,2024年開始就是九運。九運代表「兵革」,即軍事競爭的可能性,我很擔心中國未來10年隨時會「擦槍走火」。

踏入2019年,美國經濟呈放緩迹象,美國的加息步伐將會如何?對香港經濟又有何影響?

灼見名家傳媒舉行首屆財經峰會,邀請10位重量級嘉賓,一同探討香港如何應對貿易戰,探討樓市動向,探討投資方向。

施永青估計,今年是下降年,年尾樓價會低過年頭。今年樓價不會大跌,但趨勢已形成,大牛市無望,可望先升後回。

樓市在2019年會因此向下,但相信跌幅將會較小,不會像一些較悲觀的評論員般,認為會如十年前的調整浪般錄得三成跌幅。

裕民坊新樓盤連續幾次一Q清枱,地產商又怎會想到這是物業代理催谷的成果,只會想到是開價太低,甚至不用物業代理,仍然可以一Q清枱。

2018年流行豬瘟,2019年好大機會出牛瘟和大型的傳染病,八字形成的水局跟火的衝擊很大,水代表運輸、交通的故事也特別大和多。

工作時,Justin十分認真,對市場趨勢,很能洞悉先機。下班後,Justin仍是很認真的去享受生活。

沈大師回應狠批中原經紀人指數靠不住,事關沈大師質疑施老闆的經紀人有動機誤導市場。師父教落,動機無從觀察,CSI的預測能力卻是可驗證的統計問題。

只要香港維持其金融中心地位,不少內地人是會選擇定居香港。這情況與日本東京相似,雖然日本人口持續下降,但由於東京的地理位置和經濟重要性,持續吸引居於日本其他城市和鄉鎮的人移居東京。

問題是一旦息差持續擴大,到一個無可抗拒誘因,並觸發大量套息活動的話,屆時資金的外流規模及程度,隨時將會更糟。

其實稍有資歷的投資者都知道,樓價已經脫離了負擔能力,當成交量偏低,放盤量增加,即使沒有其他不利因素出現,樓市都會向下調整,既然知道有此結果,投資者絕對不會在這個情況下入市,但他們並沒有冷卻入市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