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樓市是非常複雜的事,不能依靠主觀意願。很多人以為疫情、移民潮會讓樓市下跌,但我們一定要看數據以及整體情況。那麼,2022年樓價走勢又會是怎樣呢?
香港受疫情蹂躪了兩年,不少市民資產亦被消耗掉,雖然還未至於要賣樓,不過用家人的配額買樓就有困難。
我唔知道是否全世界樓市都升,除了中國內地和香港,如果是真的,我覺得樓市大升的地方忘記了2008年金融海嘯慘痛經歷。
對於劏房戶來說,這是一條加租上限條文,而劏房戶根本沒有能力反對,如果不接受,隨時會被業主趕走。
作者預測樓市會上升,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中港可以通關。在通關之後,就會有大量內地人到香港買樓。但點解還未通關,樓價指數竟然有機會創歷史新高?
近期二手市場遠比一手市場暢旺,樓價於是屢創新高。原因是一手市場缺乏優秀新盤作焦點,加上發展商近期在要價上都非常進取,買家遂把視線轉往二手市場。
不少新界舊區物業更已殘破不堪,部分居住其中的小業主希望沽出手上的舊樓,套現後再另置物業,改善居住環境。
這是香港發展商極罕見的拆樓之舉,並非像車廠等行業不時就產品出問題,幾乎史無前例,對投資者來說本應特別震撼。
由於政策下每個香港有長期居港權的家庭都合資格買,新版居屋政策只要正式公布,就會為整個樓市帶來新氣象,收立竿見影之效。儘管新版居屋供應短期內未必太大,大部分港人仍會即時受惠。
聯儲局經常強調通脹只是短暫現象,其實樓市上升亦可作類似解讀。
不論公營或私營房屋均出現供應嚴重不足問題,基層居住環境惡劣,儘管年輕人能夠「上車」,也是少之又少。
美國聯儲局把息口再次歸「零」,緊急降息演變成長期低息,股市破頂、樓市狂飆,長期低利率環境觸發更多表面理所當然實質,卻非常不理性的罔顧風險高危行為。
當大家見到市場上有不少優質單位成交,代表樓市正在下跌。反過來說,成交樓宇的質素不佳,代表買家選擇不多,即使質素不佳亦要買,代表樓市正在上升,或是蓄勢待升。
種種跡象都顯示,中國經濟的外循環並沒有因美國的打壓而萎縮,只是換了循環路線,改與不同的國家往來罷了。只要中國的外循環不息,香港的超級經紀人角色就一樣有價值,香港的經濟前景依然亮麗。
我認為測量師預測樓市下跌反而是一個利好消息,代表有不少本地及海外資金打算買入香港房地產。
星辰相會,有吉有凶,此次六星連珠可視為吉象,應驗了《皇極經世》流年賁卦所顯示「小事吉」之兆。但星辰日夜變幻,到了今年6月底又將是另一番景象。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未來一年香港的經濟會受到什麼影響?術數名家蔣匡文博士預測辛丑牛年運程時指出,港元和樓市的趨勢,蔣博士更為大家分析何處買樓可保值。一起聽聽蔣博士怎講。
新冠肺炎疫情對在過去一年對香港樓巿影響不大,未來樓巿未來走向如何?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博士認為,低息環境維持一點長時間,加上失業率到達頂峰經濟會快速復甦,年中疫情如受控樓巿可以升15% 。
有不少人問我今年樓市預測,我話應該好似開河的魚,在疫情下,香港冰封一年,去年很少內地人到香港買樓,但內地的購買力並沒有消失,只是暫時積聚。
2016年,香港政府為了冷卻樓市,增加了所有住宅買賣的印花稅,但根據買家個人情況不同,徵收印花稅的標準亦不同。
柏傲莊超額認購逾57倍,排隊睇樓8小時,並非簡單的地點好兼報復式消費可以解釋。問題是,為什麼新世界不加價?說好了的地產霸權賺到盡呢?
筆者特意邀請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以及《明報》投資及地產版資深主編陸振球出席《何民傑會客室》網上節目,評論習近平南巡對香港有何啟示、深圳40年改革開放的得失。
現在經濟下行的趨勢會不會令每戶平均住戶人數繼續變多呢?每戶平均住戶人數會不會由2.8升上2.9甚至3呢?如果是這樣,會影響房價。
樓價相對其他資產價格來說,已是不升反跌;只是貨幣的購買力跌得更快,所以用貨幣來表達的樓價並沒有跌。
香港人現在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他以為世界是理想的,他可以怎樣便怎樣,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如果他知道不是他想怎樣便怎樣,他只能夠兩害取其輕。
回歸23年,中國政府始終沒有要求做一件事,就是要求香港官員到內地城市學做官,如果大家了解內地官員晉升制度,就知道能夠上位的官員都會在不同省市做過官,而且得到相當好政績。
從我老友一個例子中,因為印花稅加辣而買賣雙方都有着數,損失反而是政府或者香港市民,他們應該盡快撤銷印花稅而非投資者。
香港或者已不再一樣,既然如此,政府在土地及樓市政策上,也同樣應該用不一樣的方法處理。
如果是精壯人士移民,不但失去在香港的工作地位,甚至到了當地要從基層做起,所以我認為精壯年齡的移民不會太多。不過,在初期一定會有不少香港人申請,是否真的移民?5年之後再作打算。
交稅多即是收入多,社會地位又高,移民之後不但收入減少,而且地位會大幅下降,分分鐘由總經理變總務,那些人點捨得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