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pr 17 2025 14:49:36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世衛

否定「加煙稅促使吸煙者買私煙」是侮辱科學
作者:徐家健2023-07-24
請局長留意,世衛建議的「75%煙稅佔比」目標,是有附帶條件及要求,就是加煙稅的同時,要連帶鄰近地區一齊加價。一區兩稅的挑戰,就是當一區之內不能劃一煙稅,毫無科學根據支持的75%目標根本不應存在。
告別新冠病毒的政治:對全球和大中華地區管治的影響
作者:盧兆興2023-01-23
隨着2023年兔年的到來,大中華四地的經濟、人文交流、對外貿易和產業回暖有望快速復甦。如果是這樣,2023年將在社會上更加令人興奮,經濟上更加活躍,國際互動更加活躍。
陶傑:中國海嘯式爆疫與世界
作者:編輯精選2023-01-03
中國民間不斷流傳重症患者多,且出現「白肺」患者,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公開批評中國,資訊不透明,世界各地也漸漸失去了對中國的耐性,紛紛頒布自己的區隔方式,是無可厚非。
同為控煙開新篇
作者:梁天卓2022-07-07
我希望新任特首能夠真正的以「實證為本」的態度,將成人煙草使用率列入政府的關鍵績效指標之一,與大家同為本地控煙開新篇。
抗疫疲勞可致命,極端措施應稍緩
作者:何濼生2022-03-28
所謂的救命無非只是延長壽命,而抗疫措施若造成市民身心俱疲,又面對巨大的財政壓力時,也同樣會足以使人折壽,原因可以是自殺、他殺或疾病。
理大:逾四成新冠患者一年後仍出現「疲勞綜合症」 五成女性有此狀況高於男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23
理大追蹤研究發現,確診新冠後6個月超過四成人會出現「疲勞綜合症」,並持續1年。值得注意的是,約有五成女性會出現「疲勞綜合症」,較男性的三成為高。
世衛發表病毒溯源報告 認為極不可能由實驗室洩漏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3-31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認為,新冠病毒源頭由武漢實驗室洩漏一說,其報告認為極不可能。
林行止:嘲諷美國國人自豪,避過彈劾自此多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2-16
在多項經濟的外交政策上,拜登政府的表現,最明顯的是團結一切可團結的盟友,以應對中國崛起。為顯示與盟友站在同一陣線的誠意,估計拜登政府會逐一取消前任對歐英及南美諸國等加徵的關稅。
美國公衛力全球第一?這些國際評比,有如繡花枕頭
作者:朱雲漢2020-07-29
新冠危機,讓世人對西方國家的表現跌破眼鏡,也戳破歐美各國發布的各種排名、評比的假象:外表光鮮,一肚稻草……。
第三波疫情下如何尋找運動出路
作者:鍾伯光2020-07-11
之前的停課時期已經造成不少學生,尤其是小學生未能維持應有的身體活動和鍛煉,加上連課外活動及運動隊伍的訓練都取消,令學生們更加無法達到世衞提出青少年每天要有最少60分鐘體能活動的建議。
239位專家警告:新冠病毒可經空氣傳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7-06
《紐約時報》報道,239位科學家表示,有證據顯示新冠病毒會在室內經由較小的微粒懸浮空中傳染,因此呼籲世界衛生組織(WHO)修改防疫建議。
特朗普:美國將取消香港特別待遇 制裁「侵害自治」官員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5-30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當地時間5月29日舉行記者會。他批評中國已將一國兩制變成一國一制,並宣布將會取消對港特殊待遇,並制裁削弱香港自治的官員。
中國在世衞大會中的外交勝利
作者:雷鼎鳴2020-05-25
特朗普屢說世衞已成中國傀儡或以中國為中心,等同說在世界健康問題上,大多數國家都以中國馬首是瞻,這倒是太抬舉中國了,中國尚未有這樣的地位。
世界需要世衛 世衛未必需要譚德塞
作者:王永平2020-05-04
面對不時發生、未來可能更多的全球傳染疫症,作為協調各國公共衛生專家應對疫症,為落後地區提供迫切援助的全球性組織,世衛的角色至為重要。
陶傑:由譚德塞身上開刀
作者:編輯精選2020-04-20
譚德塞在埃塞俄比亞出任衛生部長時,三次隱瞞國內的霍亂,委任津巴布韋暴君穆加貝為所謂「親善大使」,完全當世界輿論如無物。
天下政治一樣黑
作者:劉銳紹2020-04-17
美國指責中國在「世衛」的影響,也是彼此彼此。美國獨霸天下時,同樣是「金錢外交」,到今天仍然如此,只是按它的利益重新分配而已。所以,天下政治一樣黑,只是全黑或灰黑而已。
疫情科研初步評估
作者:孫明揚2020-04-15
有關當局雖未了解疫情詳情,眼見來勢洶洶,決定傾舉國之力,防止疫情擴散,此乃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邱騰華先生,香港電台不是中央電視台
作者:褚簡寧2020-04-09
北京的忠實支持者一次都不會放過譴責民主派摧毀香港的機會。事實上,他們才是盲目地支持侵蝕我們的自由。他們難道不明白自由社會是香港最強大的支柱嗎?現在,支柱已經大部分被砍掉了,現在正面臨崩潰的巨大危險。
以前捱餓 現在捱罵
作者:陳景祥2020-04-02
中美全面「開戰」之勢已明,新冠疫情只是加深了彼此分歧,楚河漢界,下一步將是更徹底的分道揚鑣。中國捱罵的局面,相信很難改變!
人命重於經濟:一個英國人對中國抗疫成功的觀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4-01
羅思義指出,過去的12年,世界經歷了兩大考驗──金融海嘯和新冠病毒大流行。中國在兩次危機的表現都遠超美國。這必將導致地緣政治向有利於中國的方向發生重大轉變。
不專業批評反暴其短
作者:劉銳紹2020-04-01
北京高層每次處理台灣的國際活動時,也按實際情況而行。這一次,大陸傳媒和建制派的批評反而令世衛用了「台灣」或「台灣的」字眼,可謂批評得不專業了。
病毒是什麼名字重要嗎?
作者:褚簡寧2020-03-26
人們所說的這種病毒現在席捲全世界,已經感染了數十萬人,殺死了18000多人,名字真的很重要嗎? 去年年底,當它首次出現在湖北省省會武漢市時,我們將其稱為「武漢病毒」,以便於識別。
疫情提早掀起中美爭霸戰
作者:袁彌昌2020-03-25
隨着疫情初步受控,北京隨即展開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外交和宣傳攻勢,以對外間證明中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優越性,以及封城等緊急措施對疫情遏制的作用,藉此提升中國的軟實力與體制的認受性。
何亞非:應對全球疫情,立即啟動組合平衡的G20峰會機制
作者:編輯精選2020-03-25
我們尤其希望美國認真反思其對國際合作應對危機的態度,不要再一味指責中國等國了,因為這樣做不僅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只會激化矛盾,削弱大國合作的基礎。
黃均瑜:站在人類文明角度 反對「武漢肺炎」用詞
作者:編輯精選2020-03-23
對於「武漢肺炎」一詞,站在中國人的立場,我反對!站在人類文明的角度,我更要反對!
談新冠病毒掀起的中美爭拗
作者:王永平2020-03-20
新冠病毒瘟疫不僅是全球公共衛生災難,也是個影響國際政治關係的重大議題。中美兩個大國自然成為這場政治博弈的主要對手。
火燒森林 燒過的地方最安全
作者:湯文亮2020-03-16
世界衛生組織有一個高層向外表示,如果新冠狀病毒肺炎確診,他最希望身處中國。我覺得世衛高層太保守,不是確診之後才希望身處中國,而是未確診就應該前往中國,理由是火燒森林,燒過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
瘟疫政治
作者:陳景祥2020-03-12
人類歷史上有兩件事一旦發生,政府的責任是逃不掉的,一是戰爭,一是瘟疫。瘟疫是被動的,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懲罰,本應是天災,但大部分情况下政府抗疫表現都令人民失望,天災往往變成人禍。到最後瘟疫也離不開政治。
怕什麼來什麼?疫情衝擊美股 特朗普連任生變
作者:朱雲漢2020-03-10
中國的新冠肺炎確診數趨緩,換韓、意等國爆發,美股應聲暴跌。然而,投資人愈恐慌,他們擔心的事愈可能成真:桑德斯當選。
在防疫上外國政府做得比香港好嗎?
作者:施永青2020-03-09
日本、南韓、伊朗、意大利等國家,都在出現零星個案不久,即出現大規模的社區爆發。而且很多都不知道是如何感染,沒法像香港那樣,從源頭加以堵截。情況令人沒法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