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Apr 11 2025 05:15:5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習近平

習拜會談最重要的訊息 :解決台灣問題進入倒計時
作者:關品方2022-11-16
過去五年中美關係緊張,此次兩國元首會晤氣氛友好,雙方都強調確立中美關係指導原則的重要性。習主席在會晤中多次提及台灣。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兩元首在台灣問題上究竟具體談了什麼?
習近平與拜登峇里島會晤 釋出什麼信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1-15
《紐約時報》分析文章認為,拜登和習近平似乎都急於淡化華盛頓和北京正在走向對抗的看法,尤其是在台灣問題上,拜登告訴記者,他認為中國大陸對台灣的軍事行動並非「迫在眉睫」。
中美元首印尼峇里會晤 謀管控分歧避免衝突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1-14
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一(11月14日)乘坐專機抵達印尼峇里島,出席在當地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同日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中美元首會談,這是拜登上任以來,首次與習近平的面對面會晤。
新一屆中共中央軍委 強化對台軍事部署?
作者:盧兆興2022-11-14
如果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辦法用盡了,就用武力解決。新的中央軍委組成是中國共產黨如何處理台灣問題的一面鏡子。
中國資本主義的夢醒時分
作者:袁彌昌2022-11-10
面對着中共回歸馬克思列寧主義,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時代告終,以及習近平對市場經濟的懷疑與戒心,香港和一國兩制的地位早已亮起了紅燈──即使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在習近平眼中可能也是不值一顧。
習近平促軍隊 精力向打仗聚焦 工作向打仗用勁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1-09
珠海航展正在舉行,展出大量新銳軍備,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1月8日(周二)視察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表明新一屆中央軍委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精神、全面加強練兵備戰的鮮明態度。
港澳台工作對新統戰部長的挑戰
作者:盧兆興2022-10-31
希望石泰峰領導下的中央,能夠並且真正贏得港澳中產階級的心,同時接觸台灣的各個社會政治範疇,那裏的地方認同感比香港和澳門人民要強烈得多。
解讀中共二十大報告
作者:盧兆興2022-10-28
習近平總的報告具有政治意義。它標誌着從馬克思主義的角度來看,中國領導層是如何處理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的獨特配置,這兩個要素之間存在密切而動態的相互作用。
陳國基現身說法 《施政報告》多項搶人才措施
陳國基指出,過去兩年的本地勞動人口流失約14萬人,政府有必要盡快推出針對性措施,與香港現時人才和人力的需求對焦。
建屋藍圖
作者:孫明揚2022-10-28
上星期看罷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及主要官員就報告被傳媒質詢的畫面,不期然泛出行政長官有類似建屋藍圖概念,組織整個《施政報告》過程,落實國家主席七一重要講話。
官媒披露新修黨章:堅決反台獨 突出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27
緃觀修正後的中共《黨章》,部分條文作出修改,規定黨員必須履行的義務,包括做到「兩個維護」,意指堅決維護總書記習近平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霍詠強:二十大新核心班子透露什麼玄機?誰是習近平的接班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27
中共二十屆一中全會選出政治局常委,習近平連任總書記。時事評論員霍詠強認為,常委背景與以往不同,可令中國政治發展轉變更為穩定。
誰是習近平的接班人?
作者:霍詠強2022-10-26
從現時政治局的架構來看,習近平再做多十年的可能性十分大,但如果這種任命政治局常委的模式成為慣例、政策得以長期持續,那麼總書記和國家主席的關鍵壓力就能減輕,在5年後交捧的可能也十分大。
劉兆佳:中國成功建構的獨特發展道路
作者:劉兆佳2022-10-25
「中國式現代化」不但是中國走向富強的必由之路,也會造福全人類,包括美西方的民眾,從而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廣闊胸襟、聰明睿智和對其他民族的人文關懷,因此前景廣闊,會得到全世界愈來愈多的認同。
中共二十大修改黨章與人事變動,對內地及港澳台的影響
作者:盧兆興2022-10-24
新一批較年輕的中國領導人已經在黨中央就位,他們將繼續在發展強國、戰略目標明確的中華民族復興道路上繼續努力奮鬥。意識形態正當性在黨的二十大報告的撰寫方式和黨章的修改方式中表現得十分明顯。
二十大一中全會選出7名政治局常委 習近平連任中共總書記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23
中國共產黨舉行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習近平第二度連任中共中央總書記,連其在內7人獲選政治局常委,上屆政治局委員兼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排名第二。
中共二十大閉幕選出新一批中委 李克強等4人不連任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22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表示,各項議程已經全部完成,在全體代表共同努力下,大會取得圓滿成功,達到統一思想、堅定信心、明確方向、鼓舞鬥志的目的,形容是一次高舉旗幟、凝聚力量、團結奮進的大會。
關心中共大會天經地義 看直播不如聽專家解讀
作者:阮紀宏2022-10-20
其實,應該大力推廣的是,在二十大結束,待正式文件下達後(現在見到的報告是簡略版),有關專家消化研究過後,來發表解讀和意見。這樣對香港普通市民了解中央政策,應該會更有效。
李家超預告《施政報告》 設〈政策措施〉篇章易跟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18
行政長官李家超周二(10月18日)上午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預告明日發表的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內容,將提出有關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措施,包括針對土地房屋問題以及如何增強香港競爭力。
中共二十大今早開幕 習近平闡述「兩步走」建國方略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16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周日(16日)早上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代表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中共二十大序幕的政治部署
作者:盧兆興2022-10-16
二十大有望成為習近平時代中國最重要的事件,部分原因是它將展示黨章將如何修改,部分原因是未來幾年習近平總書記的潛在繼任者將出現在政治局常委的新班子。
執位遊戲不重要
作者:劉銳紹2022-10-14
習近平主政後,即使還有「江派」、「團派」,但在習近平的強勢管理下,也必須主動向他靠攏,否則將會逐漸消失。所以,由那時起,中共只有一個派,就是「習派」。
中共七中全會通過修黨章 習近平料二十大續任總書記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13
中共十九屆七中全會10月12日(周三)在北京閉幕並發表會議公報。外界分析,按會議公報的表述,這是10月16日(周日)召開的中共20大,習近平獲得第3個總書記任期的重要標誌。
七中全會為中共二十大作準備 領導層變動及經濟政策受關注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10
下一屆中共全國代表大會(中共二十大)一周後舉行,七中全會作文件和程序的最後凖備。
預測中國繼任的領導層
作者:盧兆興2022-10-10
正如內地傳媒體廣泛報道的那樣,習近平主席無疑將繼續成為核心領導人,引導中國進入下一階段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發展。如果這個分析是準確的,那麼胡春華和丁薛祥很可能是未來幾年中國具有重要政治意義的領導人。
習近平: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 金正恩賀電:續寫兩國友好新篇章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01
習近平近日表示,要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扎實推進製造強國建設;又要要確保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國慶日舉行升旗儀式 李家超:一國兩制提供最佳制度保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01
今日是國慶日,灣仔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周年。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香港正經歷由治及興的關鍵期,大家都應該為這個共同家園充滿信心。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 兩國關係卻處在十字路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9-29
儘管中日雙方都尋求在今年內舉行領袖會談的可能,但是,兩國關係中要克服的問題不少,北京如何跟後安倍時代的日本打交道,無疑考驗領導人的外交智慧。
香港與國際通關不容樂觀
作者:袁彌昌2022-09-21
香港正被write off,已經給人家「踩到上心口」,對手們「先勝而後求戰」,香港則「未戰先敗」。事到如今,11月的國際七人欖球賽和金融峰會的成敗,或許已不再重要。
上合峰會習近平晤普京 傳達重要外交信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9-16
9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烏茲別克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期間,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了雙邊會談。分析認為,在俄烏戰爭背景下,中俄元首會面更具象徵意義,為接下來中國的外交政策墊下主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