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下稱中大)今日舉辦傳媒春茗,校長段崇智宣布,中大(深圳)計劃在深圳龍崗區成立新的醫學院和直屬醫院。
佔據着立法會議席的各個黨派:在電視機面前看來理直氣壯,甚或殺氣騰騰,心中可有香港發展的藍圖?很多事情也許都值得反對,然而,反對之餘,可有想到需要推動什麼?
對於香港在大灣區發展中「被規劃」的說法,林鄭和聶德權有不同的回應。林鄭說,規劃綱要是全面接納了特區政府的意見寫成的。聶德權卻說,綱要提出的東西,香港不一定要落實。
發展大灣區,正確態度是其他灣區城市和澳門應該仿效香港,優化自身制度,這才可以防止拖累大灣區發展。
隨着肇慶發展,香港、澳門,以及內地的連接更加緊密,其實不單單是經濟發展,香港及澳門的退休人士,也可以考慮到肇慶享受退休生活。
蔡冠深不認為香港於大灣區「被規劃」,因為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中,特首林鄭月娥是小組成員之一,相信她在制定大灣區規劃綱要前,已經將港人的聲音及意見,融入委員會之中。
嶺大來年將繼續推陳出新,開辦三個切合社會需要的嶄新課程,包括「嶺南教育機構陳斌博士數據科學(榮譽)理學士課程」、「環球博雅教育(榮譽)文學士」和「動畫及數碼藝術(榮譽)文學士」。
大灣區規劃綱要提出多個「支持香港」的項目。這些項目,有一部分並不需要內地採取特別的政策措施;另一部分則要依靠內地政策的支持。還有一些項目,需要的支持不是惠港政策,而是一套正確的辦事方針。
粵港澳大灣法治特別合作區的構想,估計會成為中央與粵港澳地方政府共同主導大灣區發展頂層設計中的一項「制度創新」。
港大城市規劃及設計系葉嘉安教授認為珠三角發展迅速,而香港和珠三角的合作窗口在迅速縮小中,因此香港不能活在過去式中,這可能是最後的機會,要好好把握。
洪為民表示,前海管理局未來將與內地有關部門研究放寬各種政策,包括探討放寬QDIE額度、降低跨境人民幣資金池申請門檻及港人稅務優惠政策等,以促進前海的發展。
何順文表示,恒大去年恢復錄取內地學生,今年將繼續在內地17省市招生,並會增加內地生名額。去年恒大錄取了21名內地學生,新學年預計可錄取80至100人,同時積極招收東南亞國家的學生。
大灣區城市裏的的士,大多只在自己的城市營業,他們不會駛離自己的城市,如果有客人要到其他的城市的話,便會遇到困難。
特區政府會繼續做好「推廣者」、「促成者」的角色,繼續向各界推廣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並就如何有效推進大灣區建設聽取意見,使相關措施能更切合社會各界的需要。
英國公投決定脫歐之後,就「如何脫歐」的談判,英國真的是進退失據,跟以前很多人覺得英國政客老謀深算、成竹在胸的印象完全不同。脫歐派既要「脫」,但又想向歐盟爭取更多好處。
陳家強建議香港不只是要做金融科技,並且要當領頭羊。
所謂的醫療協同,是指產業性的互聯及融合,由跨地域的兩地醫療機構(如醫院、診所),在互聯網協同平台上建立的醫療健康技術合作、門診合作、培訓合作、及醫藥及醫療器械等產品合作的互動串聯機制。
今年適值改革開放40周年,被形容為另一次改革開放的粵港澳大灣區,其規劃亦即將出台。有經濟專家及著名學者均認同,這次發展機遇千載難逢。本港各界應作好準備迎接箇中商機,與國家共同邁向經濟高峰。
粵港澳大灣區的成功建立與發展,將進一步加強中國改革,推動中國新一輪的對外開放,以及不斷向國際化方向邁進。
如果外國高科技公司無法登入Google,WhatsApp,Facebook和Twitter,還願意將未來押注在大灣區嗎?
香港如何在夾縫中展示自身經濟調節力及應對下行風險,是本港可一展身手好機會。凡事要樂觀,但前提在於香港政治人物,尤其是官員能夠聰明一點,少一點奉承心態。
王于漸指,香港身為大灣區重點城市,無論青年到大陸或留在香港發展,都可發揮香港已有的傳統優勢,鞏固香港的國際聯繫功能,貢獻大灣區的發展,體現一國兩制。
要造就良好的教育成果,不能只靠財政投資,箇中關鍵還是要回歸基本──即「教師」,透過訓練、指導、支援他們發展有效的教學計劃,才可幫助學生建構知識,培養學習興趣及21世紀關鍵能力。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戰略意義,在於為香港帶來配合國家全面開放、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培育新優勢,為香港未來發展鋪路。
為把握香港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發展機遇,各大企業聯合發起成立大灣區共同家園發展基金,支持香港發展成國際科創中心,促進「再工業化」。
「大灣區發展計劃對香港很重要,在我們沒有的產能、工業能力上,給香港一個真正可以跨境的平台。」
問題是今天我們討論的題目,是關於大灣區作為香港人就業的一條重要出路,則我難免會感到好奇:為何應該是相當「搶手」的香港人才,在早已對外開放的大灣區裏,仍未成為「搶手貨」。
未來會否不僅是新冷戰重臨?熱戰在加溫中,中美衝突不可避免,問題是以何種形式:經貿戰或者科技戰,還是地緣政治的不平衡?我推斷外圍的「馬仔」會先打。
隨着汽車輪子的快速轉動,香港經濟和產業輻射效應,也將逐步覆蓋至珠海及珠三角西部,港珠澳大橋已先行為珠三角西部的高品質發展搭橋鋪路。
一位北師大的教授說,大灣區的特點,是很多移民社會,因此社會文化比較講究包容。照這個說法,香港是中國與國際的一個接合點,大灣區又恰好是香港與內地的一個接合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