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pr 03 2025 07:23:0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英國

英國的國策愈來愈跟貼美國
作者:施永青2022-05-13
二戰後,英國已基本上放棄在亞洲的利益;但最近竟派航母來亞洲巡航。這艘航母造好後,英國起初連配飛機的預算也沒有,現在竟花錢來遠東幹什麼呢?
停一停 心呼吸
作者:常霖法師2022-04-12
「停一停 心呼吸」的力量,遠比我們想像的大。這個處理「自心」的方法,便是在遇到棘手問題的人和事,或者要做一個影響深遠的決定之前,先把腦海內雜亂的思緒暫時放下,只用心留意自己的呼吸,不再胡思亂想。
移民最後目的地
作者:湯文亮2022-04-05
有不少移民很快返回香港,但不能用衣錦還鄉來形容他們,因為當他們離開的時候,根本唔知道目的地,或者可以叫這是蒲公英式移民。
陶傑:俄烏戰應否設立禁飛區?
作者:編輯精選2022-03-24
退休將軍德佛雷(Chris Deverell)高調宣稱支持在烏克蘭建立禁飛區,顯示英美態度微妙生變,英國的北海石油本已停產,也準備重新啟用投資。英國人視烏克蘭戰爭為退歐之後,另一次脫胎換骨的歷史契機。
為你解答移居英國的各種問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14
立刻上網預約免費面談,無論移民的教育、置業、就業還是生活等等問題,都有專家一一為你解答。
李氏能源力場宇宙最強
作者:胡孟青2022-03-10
筆者絕非長和系「大粉絲」,但不能否認多次交易,每每由被質疑,到最後「還是李氏最強」之感。
中英黃金時代50年
作者:張建雄2022-03-03
2019年約翰遜上台,勉強脫了歐,還要建立自己的黃金時代,於是中英「黃金時代」終結,同是一個保守黨,幾年間只是換了一個首相,事態就可以大逆轉。
陶傑:論國家級躺平主義
作者:編輯精選2022-02-17
躺平主義未必是壞事,因為國運使然,躺平可以是一種消極的動力。
陶傑:沉舟側畔千帆過
作者:編輯精選2022-01-12
文明國家已經整裝重新上路,走上戰役的新階段。「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迷信「清零」的國家和城市,必落後於苦海中自我吞噬掙扎。
最年輕諾貝爾獎得主 馬拉拉結婚了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10
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現年24歲的馬拉拉(Malala Yousafzai)10日(周三)在twitter上宣布了婚訊!Congratulations Malala!
房協堅持創新不忘初心
作者:胡孟青2021-11-04
房協自成立以來,從來未忘初心,致力為港人提供可負擔房屋及相關配套服務,率先由英國引進專業房屋管理人才,培養成今天一支強大、有效率且服務人性化的管理團隊。
陶傑:95 歲,高貴依然
作者:編輯精選2021-10-27
今日英國的下一代有少數極端自由主義者,認為供養王室是浪費納稅人金錢。時間據說在英國下一代這一邊,時機一到,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隨時會通過另一次公投,變為共和政體。
畫餅充飢的AUKUS
作者:張建雄2021-09-23
澳英美軍事聯盟(AURUS)這一塊大餅,看似轟轟烈烈,惹得法國大發雷霆,實質只是西方集團一次背信棄義的行為而已。
Kristopher Ho 在深水埗的壁畫 Mural by Kristopher Ho in Shamshuipo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9-16
Kristopher Ho 是一位香港藝術家和插畫家。 他於 1986 年出生於香港,在英國布萊克浦長大,以其單色和高度複雜的壁畫和插圖而聞名。 他的作品被描述為既具強勁的筆觸亦充滿複雜的細節。
多行一步 融合之道
作者:胡孟青2021-08-19
慘遭英倫陀地白眼歧視前,或許先要檢討一下自己或自己友是否無禮在先,族羣印象分有待提升,只怕源自一小撮人的行為往往被一竹篙打盡。
阿富汗變天 對兩岸以至全球的啟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8-16
塔利班已奪取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將重建20年前的「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內地資深傳媒人牛彈琴在「新浪微博」貼文,認為阿富汗變天為世界帶來10大啟示。至於台灣,也有「名嘴」認為不可過分依賴美國。
疫苗的假新聞與標題黨
作者:梁天卓2021-07-23
是否接種疫苗是個人選擇,只要大家明白當中的效益與風險就沒有問題,但是被標題黨或假新聞影響繼而做錯決定則是另一回事了。
曾苑滺:愛與人打交道
作者:張灼祥2021-07-07
曾苑滺(Vivian)原可以留在香港讀法律,但她選擇去英國,學曉獨立自處、「活得有意思」,「在歐洲,我體會不同文化、歷史,與我們的差異。我學會接納、包容。」
施永青:英國戰艦克里米亞衝突羅生門事件 暴露美國欲拉攏俄羅斯孤立中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7-02
早前英國軍艦進入克里米亞爭議海域,俄羅斯發炮逼英國戰艦改變航道,英方則表示是他們自己轉航。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認為,雖然英俄各有說法,但背後有美國推動,目的要孤立中國,一起聽聽施生分析。
殖民地的手段
作者:蔣匡文2021-06-25
因為不信任本地廣府人,英國便在印度及山東招募警察管港人,就是利用各地人的生活語言隔膜,以方便英國人從中管治。
陶傑:自由市場的國情因素
作者:編輯精選2021-06-17
英國手上的歷史皇牌,就是亞當史密斯「國富論」創立的自由市場經濟。但同時英國劍橋的經濟學家凱恩斯也首倡行政計劃經濟。英國是一個「左右搏擊」的國家,自由與計劃並重,視乎形勢,可靈活交替運用。
破落戶的海軍
作者:蔣匡文2021-06-11
為甚麼英國海軍家貧還要黷武呢?
上錯車慘過落錯車
作者:湯文亮2021-05-11
除少數英國移民可以有高薪,有地位之外,其他移民大多數勞勞役役地工作,他們去英國算不算上錯車,我真的不敢講。
對打疫苗出事的正確統計認識
作者:莊太量2021-05-07
香港相對安全,700多萬人口中有200多宗死亡個案。乍看之下,打針後的死亡機率似乎更高,但大家務必辨明死亡中哪些與疫苗有關,哪些沒有,而當前數據顯示前者比率並非特別高。
阿富汗歷史的報應
作者:張建雄2021-05-06
阿富汗人的堅忍卓絕,自古聞名。但利之所在,當代的霸主都忍不住手。
新冠疫情
作者:陳文鴻2021-05-04
中國、俄羅斯的疫苗研發與生產勝於美、英,主要是沒有利潤掛帥的障礙,政府主導,更可為支援窮國小國而犧牲企業暴利。美、英抵制,卻只會暴露它們政治的虛偽和殘暴。
英國脫歐衝擊電商市場 港商宜注意稅率和法規
作者:香港貿發局研究部2021-05-01
英國脫歐對主打歐洲市場的電商帶來很大衝擊,清關、報關等手續已變得較之前繁複,貨品的法規及標準不再一樣,物流成本難免增加。
歐洲味濃厚的布宜諾斯艾利斯
作者:王耀宗2021-04-11
來到阿根廷,就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市區所見,宛如一座歐洲城市無異,到處是新古典主義的建築群,樹木參天、林蔭處處的廣場或公園,以「白種人」居多。
葉劉淑儀:英美民主人民並非當家作主 政治制度究竟從眾還是從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4-02
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認為,世界各地有不同模式的民主,西方從眾與從賢的政治制度刻意安排,英美民主並不代表人民當家作主,由金主做主。
我心安處是吾家
作者:張建雄2021-04-01
華人如何表忠,一樣受懷疑, 這和「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沒有分別,如何自處, 我心安處是吾家,汝安則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