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根據英國招聘網INDEED尋找「幼教」工作職位資料,發覺與Childcare有關工作的招聘廣告共有11254則。
澳英美軍事聯盟(AURUS)這一塊大餅,看似轟轟烈烈,惹得法國大發雷霆,實質只是西方集團一次背信棄義的行為而已。
一年容易又中秋,有人快樂有人愁,今次習拜通電,中美的人民當然開心,但又很多國家領導人不開心。不過,上述所有國家的愁都不及台灣和流亡海外的港人愁。
澳洲幼兒教育行業長期面臨人手短缺的問題,就業前景理想。對有意移民當地的香港人來說, 即使沒有教師經驗,亦有入行的機會。
移民外地確實是一條不容易走的路,每個人要在外地安居樂業,都可能需要付出一些努力和代價。筆者希望藉著本文提及的三位主角的故事,去勉勵一些有意移居澳洲或其他地方的教育界同工及其他行業的朋友。
長期屈在疫情中,心情難免不愉快,難得二十一世紀的通訊科技發達,連電台傳授廚藝也花樣多多。
在人生的旅途上匍匐前行,我們常常忽略了那些真正重要的事。阿姜布拉姆的人生哲學讓我們明白:重點在於過程而非結果。
到澳洲從事幼教的路並不易走,一方面我們期望澳洲政府會大開中門,但另一方面亦要努力邁步幼教路。
作為一位從香港移民到澳洲辦學的新移民,筆者很慶幸能受惠於澳洲的教育資助政策,以令筆者能在彼邦實踐心中的教育夢。
北京新戰狼抨擊澳洲的漫畫、帖文,加劇兩者的緊張關係。有西方文人發起「品紅」新浪,呼籲多品嘗澳洲紅酒……
香港只通過《港區國安法》一條相關法例,「五眼國家」已經表示不滿,認為是侵犯人權。然而,「五眼國家」之一的澳洲,其國安相關條例歷史悠久,而且刑罰嚴厲。
近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發布在個人社交帳戶的一副電腦繪畫引起澳洲方面不滿,其內容劍指澳洲軍隊在阿富汗戰爭犯下的戰爭罪行。
新中國立國70年,超過一半時間是一窮二白,自己都吃不飽,頂多是援助埃塞俄比亞建鐵路。無論是軍事勢力或經濟勢力,根本談不上輸出影響力。這是非不為也,是不能也。
在悉尼和墨爾本,不少市民開始厭倦飽和的交通情況、競爭激烈的社會氣氛及擾人的噪音,最終考慮移居到其他較清靜的城市。
負利息債券理論上,是持有到期幾乎虧本的。避險仍然是債券購買力的最大原動力,諷刺的是,中央銀行的量寬及愈來愈進取的貨幣政策,降低了市場應有的預示風險水平,這會否是跟自己打對台?最後反而減慢債券需求?
當一名香港人在澳洲進修及工作7年以後,他/她能否滿足當地政府屆時提出的永久居民申請要求?能否直接獲得永久居民的身份?
香港與新加坡上周達成「旅遊氣泡」協議,有望在近期免除往來旅客強制檢疫隔離,英國廣播公司(BBC)為此發表文章,指出「旅遊氣泡」既能幫助經濟復蘇,但也可能帶來風險。
筆者於數年前開始在澳洲營辦幼兒中心暨幼稚園,數年間在各地開辦了多個園所,期間亦有不少有趣見聞,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
美國副國務卿比根星期一表示,美國肯定會與印太地區的國家加強持續對話,並將合作夥伴擴大至南韓等國家,以組成區內首個強大的多邊結構。他承認有關倡議的部分目的,是應對來自中國的經濟和政治「威脅」。
澳洲國防部發出警告,稱有外國間諜意圖竊取該國軍艦建造的機密信息。儘管沒有指名道姓,但有議員說應該關閉中國駐阿德萊德總領館。中國駐阿德萊德總領館則指有關言論毫無事實根據,相當荒謬。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17日,全球新冠確診病例累計超2169萬宗,累計死亡逾77.5萬宗。美國新冠死亡病例超過17萬宗,兒童感染人數持續上升。另鑒於疫情重燃,新西蘭總理決定把大選推遲至10月舉行。
到2050有30年時間,香港可以分階段逐步向前,先用天然氣代替煤發電減少排放,稍後用「零碳能源」取代天然氣。面對全球暖化,各國已搶先起步採用太陽能和氫氣等再生能源,發展綠色經濟,香港不能再落後!
要談國泰,其實現時再說股價前景已沒有意義,因為航空業的前景遠比預期更叫人憂慮。
筆者進入教育界超過20年,在澳洲準備了兩年,努力奮鬥了三年,發展出四個不同的幼兒教育走向。
繼加拿大後,澳洲總理莫里森周四宣布暫停澳洲與香港間的引渡協定,同時還宣布將香港學生的澳洲學生簽證延長5年,並在5年之後提供獲得永久居留權的途徑。
用腳去投票,最能反映一個地方人民對政府、對前景是否有信心,西方世界「中門大開」,到最後有多少香港人會決定離開,將會是一次對《港區國安法》落實之後的「信心投票」。
透過幼師培訓的工作,筆者有幸到訪許多不同澳洲幼兒教育機構及園所,從而深入地認識到澳洲的幼兒教育及當中的實踐情況,從而認定事業的發展方向。
疫情在許多地方還沒有過高峰,但是對高等教育的影響已經非常明顯。美國一位教育評論家來信給作者說,美國的高等教育,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災難。
筆者在確診數字最高的新南威爾斯及維多利亞洲營運幼稚園,數月以來的經歷讓筆者感觸良多,希望以本文作簡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