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麼多運動員肯進行地獄式的訓練,以追求獎牌?除了被培養出有堅強意志外,有效的激勵機制不可或缺。這個機制有些考究,內含重要經濟學原理。
堅稱要維護普世價值,處身高度文明的列強,為何不應將其得之不「義」的文物,文明地歸還中國呢?
若果《維也納日報》能發揮它作為官媒應有角色的話,奧地利政府再窮,也不至於每年連1,800萬歐元也拿不出的。很可能奧地利政府是有心叫這份歷史悠久的報紙壽終正寢。
上周將莫言先生的一篇舊文新讀,今周再就手上兩篇中外對大江的訃文,比較其異同,體會一下大江先生如何感染着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的讀者。
天災無情,人間有愛,土敍災難巨劫,連中國及香港在內的各地拯救隊,即時陸續前赴災區展開救援,先救人命,再轉送必要的各類物資。但令人憤慨的是,一些西方國家,竟提出人道救援有差別的對待。
香港再起,不單靠國家支持,更須摒棄自我陶醉或自我矮化,肯再次想像也敢冒險,重塑品牌和魅力。
如果不是瓊安娜·盧利女士的BBC文化旅遊節目,我不會知道在土耳其的卡帕多奇亞有一座不為人知的凱斯利克修道院,和裏面那些被刮去眼睛的宗教人物壁畫,以及背後的歷史演變和相關啟示。
學校教育的不足,使學生想像力受限制,難以參透現實,跳出框框。要立足社會,宜先理性地了解人性和社會現實。
古往今來,人類歷史始終是一個弱肉強食,優勝劣敗,你死我活的世界,個人離不開國籍、種族和膚色的標籤。當國際形勢發展到敵我雙方在戰場上兵戈相見時,我們會發現國家民族才是最根本的安身立命之道。
這些年中國往往成為世界麻煩的解決者,要增長有增長、要環保有環保、要壓制通脹可以降低成本,跟這兩年美國四出惹麻煩、迫使資本回流來「斂財」完全不同,這種對國際秩序的差異,緣於中國文化中的一種關鍵思維。
近5年內,在美國境內校園槍擊案頻發,受害中、小學生已超過2000人。學童倒斃,血流滿地,但美國政府對全面管控槍枝買賣,仍採取放任政策。情況不改,美國學校隨時槍林彈雨,學童每天返校,生命只會朝不保夕。
近年中國與西方就民主等普世價值定義上衝突不斷。時事評論員霍詠強認為,西方民選政客無法代表民意,意味選舉出現缺失,並附以德國人權問題、美國槍擊問題及立陶宛外交為例。
現在法國竟有四成多的選民,投票給一個主張放棄普世價值的人,怎不令人有點驚異!如果普世價值的道德堡壘在法國也可以失守,在其他地方一定更難保得住。
一個國家若是沒有實力地位,即使有公理在手,最終亦難逃被強權主宰的命運。老實說,我並不相信西方國家支持烏克蘭是出自公義,而不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有人批評,中國政府的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不足,立法太遲,才導致華南虎在野外滅絕。我覺得持這樣意見的人不了解中國的國情,把西方發達國家的那套,強行搬來中國。
站在選舉勝算立場考量,教育界的功能票是在教師,而家長、學生的龐大教育持份者並不在「功能」之列,最後,要問一句:「選舉過後,教育要的是什麼?」
自從中國崛起後,白人在世上的優越性,已客觀上受到挑戰。如是令白人優越主義者感到自己的地位不保,心裏非常不暢快,不時要找地方發洩。
西方人是在主導世界之後,才高談普世價值的。在進行掠奪的時候,自己是從不理會的。當西方人向全球殖民的時候,有尊重過原住民的私有產權嗎?
究竟教育信仰是什麼,應該怎樣落實,是憑施教者的教學良知良心,將自己一生所學並以立身處世價值,傾囊相授,受教者亦必要跟隨所學,如影隨形?
小學是否完全不用推展生涯規劃教育呢?例如生涯規劃的其中一個要素「自我認識與發展」在中學才開始探索這議題是否最適合呢?
紐、澳、加三國的特色是地多人少,自然資源豐富。他們的農產品、礦石產品等都遠高於本土自己的消耗所需,除了出口別無他選。而最有能力吸納這些出口的正是中國。
近日驚悉趨勢大師奈思比於4月8日在奧地利去世,享年92歲。遠見雜誌與天下文化曾多次邀請他們夫婦來台訪問。此文寫在10年前,先表達懷念之意。
這次安克雷奇會議中國的論述得到很大的效果,中國人民感到十分興奮,這對重新定義普世價值、鞏固習近平的地位甚有好處。
美國早已失去遏制中國冒升的機會,若勉強為之,卻可能把中國變成自己的敵人,成就了自我應驗的預言,十分不智!
歷史軌道,滿載情義。改革開放的中國,早已開放給世界,並盡力發放正能量,貢獻一國之力,促進世界發展。
以實力計,美國至今仍在多方面領先全球甚遠。為了蒼生,為了中華民族,我認為擁有數千年歷史的中國實在毋須「只爭朝夕」。讓美國多稱霸100年又如何?
筆者設計了一個座標式概念圖,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美國對華政策的本質。
平等相處,和諧共融,愛惜生命,互相尊重彼此的自由,不恃強凌弱,不以勢欺人,正是全人類共通的、真正的普世價值。
政府真的要好好正視年輕人的價值觀念,及他們對自己身份的看法;與其採取敵對的態度,總是教訓年輕人不應這樣做、不應那樣做,政府是否有更好辦法疏導他們的不滿?
近年,美國不再視中國為假想敵,而是真正的敵人,所以遏制的行動有增無減,中美角力升級也是未來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