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人文精神

保護學生持守全人成長價值
作者:何漢權2024-08-29
今天距孔柏之世超過2500年,歷世歷代無數的教育政策設定者、教學專業工作者,很多都能負責任地,以學生全人成長為本,持守孔柏之道,於情於理於法的教育原則上,特別在立身做人處世的價值觀上,教好下一代。
兩文三語 左文右理
作者:何漢權2024-01-19
學如逆水行舟,究竟今天兩文三語的水準如何?平均發展的實力到底又怎樣?從教育現場看,與此同等重要的教育議題必須檢視,那就是發揚人文精神的歷史文化,以及改進生活的科技與科學、數理化等。
2023,2024……
作者:何漢權2023-12-29
在2023年世界亂局中,思考中國,這是一個相當重視歷史文化傳承的國家,5000年來的文字記錄與考古證據,充分顯示中華歷史與文化的延續性、包容性、多元性、獨特性,早已成為世界文明重要的一脈。
黃金耀博士x黃靜雯校長:科技教育為何不能缺乏人文元素?從事科學工作道德教育有何重要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27
STEAM教育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應對21世紀社會及全球因急速的經濟、科學及科技發展所帶來的轉變和挑戰,當中有什麼內涵?人文道德教育與科技教育如何平衡?一起聽聽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黃金耀博士分享。
「歷史為勝利者而寫」的信徒
作者:何漢權2023-07-27
對埋首歷史探索的學者而言,「歷史是勝利者寫的」乃至「為勝利者而寫的」這些「目的論」、「結果論」及「功利論」,相信都不會認同與採納。看中國歷史學問的優良傳統便知道。
聰明反被聰明誤?當GPT發展到第N代時會發生什麼事?
作者:馮穎匡2023-07-27
人工智能工具獲取愈來愈多的數據,從而訓練及提供不同服務。但有專家警告,AI或會出版逐漸扭曲數據現象,那麼人類應該如何面對?人類的創作是否仍有價值?
情誼深厚志同道合 義務奉獻緣聚珠海──香港珠海學院校董兼校務委員會主席徐立之教授、校務委員會副主席黃景強博士、校董陳萬雄博士專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11
香港珠海學院歷史悠久,能發展至今,有賴校董們及各界人士的支持和無私奉獻,「智珠驪探」第三集特別邀請到徐立之教授、黃景強博士、陳萬雄博士,分享他們十多年來無償擔任校董的珠海情緣。
九江最美
作者:何漢權2023-05-12
重史之地,人文精神必旺,民生各業沒有不興。於筆者而言,情義志合流,以「九江最美」作結並為題。
劉衛林:本地中文教育應如何發展?當代社會詩教還有必要?
作者:編輯精選2023-02-08
科技創新教育的推行,同時需要輔以人文精神的培養,其中又以情志教育的培養為要。面對時代開展新的一頁,個人深信詩教的進一步實踐與深化推行,不但是本地教育當前的首要任務,更是未來中文教育發展的新路向。
孩子轉運站
作者:張灼祥2022-07-07
《孩子轉運站》不是閉門造車之作,它的人文精神,不是虛假的,人與人之間的情誼,可不是堆砌出來的。
余英時與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
作者:金耀基2022-03-26
余英時的史學論著,在「科學史觀」外,別開生面,以詮釋學史觀為宗,治史之目的不在「尋找規律」,而在「探究意義」,在這一點上,余英時與乃師錢穆夫子,實多契合,誠中國文化史上一道美麗風景。
戰勝新冠病毒七原則 倘及時採納為時未晚
作者:關品方2022-02-11
與病毒共存,和病毒為伍,等同與敵人共舞。那是認同「部分人可被淘汰,容許放棄部分人」的叢林法則,是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思維。中西抗疫模式的本質分別在此。
美育課程應大力推動 嶺南文化應創新弘揚
作者:關品方2021-10-13
期望下屆特區政府負責文化、教育和輿論界的領導能夠跳出巢臼,以廣闊的視野,深刻的思維,引導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不要忘記美育修養和嶺南文化的重要。
教育的未來與未來的教育
作者:黃冬柏2020-11-17
學習方法和教學工具的創新並沒有改變教育的本質,尤其是承傳人文精神方面的要求。展望未來,科學科技的創新是不會停下來;相信科技創新帶來的進一步發展,將仍然是以改善學習方法和教學工具為主。
讓科技創新散發出人文精神的光輝
作者:周慧儀2020-11-10
為迎向二十一世紀的科技創新未來,人文精神要同時蓬勃發展,筆者建議科技創新可緣這五個向度去繼續開展和深化,以達到人文科技創新。
教評會成立25周年 與本社、教大合辦研討會 探討人文精神科技創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07
教育評議會、香港教育大學和灼見名家媒體合辦研討會。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覺得,在推動科技發展的同時,也要培養使用者的人文素質和價值觀。
人文精神與科學創新教育
作者:何漢權2020-11-04
實踐「全人教育」的方法與途徑,當是人文精神與科學創新。兩者融合,難分軒輊,相輔相成。但說易行難。
弘道養正
作者:鄧兆鴻2020-11-04
教育的重點應在「道」之上,在正道之上。正,「以一止之」,不偏不倚、無誤、中正、典範、合理。是以教育應要「弘道養正」,作長輩的、當領導人的也應弘道養正。
人文精神與教育專業
作者:黃冬柏2020-10-30
從事教育工作的人或多或少都了解什麼是人文精神。因為人類學習欲望是與生俱來的,所以我們去教;除了教知識,更重要的是關懷學生成長、在他們遇上困惑時從旁扶助。
學生喜愛歷史科還是科學科?
作者:邱國光2020-10-27
在當前的香港,若問學生歷史和科學較喜愛那一科,多數學生應會選擇科學學科。但在英國,新近發表了一個有關科學教育的調查報告,答案卻是與我們想當然的答案截然不同。
人文精神與人文教育
作者:梁振威2020-10-16
人文教育該是培育孩子成為君子的教育,這可證諸於歷朝流傳下來的蒙學經典、各家家訓及甚至今天的語文教材。
談仁與愛
作者:陳家偉2020-01-17
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校長會的成員有來自幼稚園、小學、中學和特殊學校的校長,大家都希望把「仁愛」的品德能從小做起,承傳薪火,把人類高尚的和神聖的精神傳揚下去。
錢穎一:教育如何體現育人?
在我們當前的教育中,相對而言,我們更缺乏對人文精神、人格養成、人生發展的教育。理解人文價值,堅守人格底線,反省人生意義,應該成為每一個受過教育的人的必修課。
教育,不只是知識教育,更重要的是精神教育
文化是心靈裏面的事,對孩子的教育不僅是課本、課文,很多文化是需要感受的,文化教育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需要想更多的辦法讓孩子從小心靈裏就有文化的情感和情懷,這是建設文化強國的根本。
周國平:當今教育的種種問題,實際上就是人文精神的失落
我理解的人文精神,簡單地說,就是「以人為本」。也就是說,要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尊重人的價值。
資中筠:大學文科,關乎文明和價值的根本
現在一提到某個學科或某項研究課題,最常出現的問題是「有什麼用?」以這個標準來衡量,那麼這次會上不斷提到的那些清華引以為驕傲的大師所做的學問,或賴以成名的著作,都經不起一問。
人文精神之傳承
作者:許曉暉2018-07-03
人文精神的一脈相承,讓各書店力守以好書服務大眾,此堅持在現今激烈市場競爭中,尤顯可貴。
創新與大學教育
作者:段崇智2018-05-31
中大自創校以來,一直以「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為獨特定位,四個創新的特點正正與中大的創校使命不謀而合。
段崇智獲正式委任 成中大第八任校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7-25
段崇智指在美國多年以來,一直想回到香港這故鄉希望,用科研經驗幫助香港教育發展。
李歐梵:我懷念早年中大的人文精神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4-09-14
中大之所以跟港大不同,就是因為中大以廣義的中國文化為主,有濃厚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