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強國建設在新時代深化改革開放的新階段佔有一席重要地位,值得香港特區金融業界高度關注。
香港科技大學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首席發展顧問陸恭蕙女士,榮獲本年度的ESG翹楚大獎,一起聽聽她細說香港在ESG工作方面有什麼進展和更上一層樓的建議?
全球出現史無前例的氣候災難及極端天氣,它不是遙遠的威脅,而是影響你我的真實生活,需要各界共同努力、攜手合作,推動綠色經濟的發展,為應對未來的氣候挑戰做好準備。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正積極以3個方向:主動帶領、推動業界和提升能力,朝着國際綠色金融樞紐的方向邁進。
湖州的經驗顯示,政府積極推動和引導非常重要。香港政府可以考慮借鑑湖州的做法,為綠色貸款提供貼息支持。香港也應該提供綠色金融的公共平台服務,以降低推行綠色金融的成本。
陸恭蕙表示,通過政策層面推廣ESG,關鍵是改變「人的思維」,如果員工了解做好ESG,對公司、員工、以至社會都有好處,例如避免虛耗更多資源,為公司省錢,多了年尾花紅,員工作業時便會更有動力。
Watch a panel discussion on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green finance and 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2022年本社與香港恒生大學ESG研究中心首度舉辦ESG大獎,今年邁向第三屆,除原有典範大獎、披露獎外,將增設卓越領導獎、企業傳訊獎和E、S項目獎,希望此ESG 獎項成為香港認可程度最高的獎項之一。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三(2月28日)將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今年的預算案封面色調為杏色,陳茂波強調色調的選擇包含着政府對香港未來一年的期盼。
要在未來30年實現零碳排放,所需成本可能數以百億元,無疑是極度沉重的財政負擔,但絕不能因而放緩腳步。建立全球碳市場機制是大勢所趨,既蘊藏無限的商機,更能推動碳減排。
我們強調有必要釐清「轉型金融」概念,找出與轉型金融發展相關的知識與監管之間的認知落差,以助企業實現淨零排放轉型。
特首李家超說,香港保持多方面優勢,港人不應妄自菲薄,不應該「唱衰」自己或自我「柴台」。反之,應該用好香港的實力,用好香港人堅韌不屈的毅力、靈活應變的能力、創新創意的力量,為本港的未來發展而努力。
余偉文表示,雖然經歷過去幾年折騰,但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沒有減弱。上月初舉行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以及上周環球央行會議,與會者都認同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他認為香港不要妄自菲薄。
李家超希望,香港能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與東盟國家的人文交流;發揮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幫助東盟地區朋友透過香港進一步發掘內地市場商機。
香港金融科技周今(2日)舉行,重磅嘉賓雲集,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論壇時致辭表示,香港是中國的主要金融中心,具備不少優勢,一向與港並稱金融雙城記的新加坡,本月13日也會接力舉辦金融科技節。
世界正以兩種方式應對氣候變化:緩解和適應。緩解指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並阻止氣候變化問題加劇;適應是指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時,預先採取適當行動,以防止或減低氣候變化造成的損失。
今年亞洲金融論壇聯同香港貿發局及羅兵咸永道(PwC)合作進行一項「企業向可持續未來轉型與融資」的調查, 調查發現大多數公司將ESG 視為長期競爭優勢和提高聲譽的推動者,而不僅僅是合規活動。
總括而言,今次零售綠債條件比其他產品相對優勝。我相信特區政府推出綠債,除了造福香港市民外,另一個更重要的目的是維持香港綠色金融中心的地位。
坊間一再有聲音要求調低股票交易印花稅。然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指出,客觀數據一再顯示,調低股票交易印花稅並不足以結構性、長期地刺激股市交投。
香港正面臨ESG人才嚴重不足的困境。如要把握機遇,我們便須從中學至專上教育課程去培養本地ESG人才,制定亞洲以至全球投資者和發行人均可接受的可持續發展標準,以鞏固香港綠色金融領導地位。
中誠信集團旗下中誠信綠金國際有限公司6月26日正式進入香港金融管理局「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認可外部評審機構名單,成為首家獲得此資質的中資評級機構。
誠然,本港在發展過程中面對不少挑戰和困難,很多經年累積的問題也需要時間化解。不過,就如行政長官所言,特區政府整個團隊、行政立法關係、社會各界更為團結,本港經濟發展正面。
由於中國採取更嚴格標準,逐漸取代歐洲成為全球相關範疇的領袖,有意投資綠色金融的投資者或會把資金轉移至中國。然而,相較歐盟綠色金融分類標準,中國相關規定的透明度仍須改進。
企業要成功建立一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必須在人、環境和利潤三方面之間發揮全面的包容性。
我們相信,綠色科技能在未來5年內成為香港經濟發展的新動力,香港能在未來10年內成為首個全球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
全球氣候危機迫在眉睫,世界各國致力實現低碳轉型,但要達到減碳目標,涉及資金不菲。本社訪問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席兼會長馬駿博士,以經濟學家的視野解釋,如何通過市場化機制配置資源,從而推動相關政策。
過去3年新冠疫情使人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而健康與環境息息相關。綠色項目和投資可以減少對地球的破壞,令大家更願意投入。
近年綠色金融發展迅速,港府在推廣綠色債券方面更是不遺餘力。金融發展局主席李律仁資深大律師提到發展綠色金融時,以素食主義妙論綠色市場的商機是如何發展出來,從而香港可以怎樣的心態去推動綠色金融。
雖然東西方在進行新的冷戰,但現實是,人們只會將金錢投放在有回報潛力的地方,恰巧中國就是全球飽受疫情蹂躪而仍舊有增長的地方。
本社專訪投資者關係協會主席陳綺華博士。她認為,隨着大眾愈來愈關注ESG,ESG投資者佔整體比重愈來愈高。投資關係(IR)可以說是公司面對資本市場第一道前線,好多時需要與投資者保持溝通,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