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博物館是一座城市文化底蘊的鏡子,鐘樓文化館則是中電這家百年老店企業文化的一面鏡子。香港的百年老店本就不多,百年老店而願意設立公益性質的文化館博物館的,更是少見。
近幾十年,珍寶海鮮舫一直存在營運問題,早前更於疫情初期宣布結業。雖然政府曾在《施政報告》中提及到,將會活化海鮮舫以延長其生命,但基於種種的原因,海鮮舫活化方案一直被擱置,政府亦無法再資助該項目。
特區政府周五(5月20日)刊憲,公布古物事務監督(即發展局局長)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將位於中環的回教清真禮拜總堂、香港大會堂,以及旺角的雷生春列為法定古蹟。
隨着大會堂及1500座位的音樂廳即將建成,硬件先行,軟件後上。首先建議香港政府撥款成立樂團的,是當年還不到40歲的張有興議員。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21-09-11
建於1933年的發達堂不但見證區內一個顯赫的客家家族的歷史,亦是折衷主義住宅建築的典型例子。發達堂樓高兩層,建有長長的客家式人字瓦頂,正面是平頂柱廊陽台。於2013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早前險遭清拆,因有「羅馬式」石柱及紅磚圓拱,獲古物諮詢委員會確認為「一級擬議歷史建築」而保留下來。香港有數以百計的法定古蹟、數以千計的歷史建築,到底是如何評級的呢?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21-06-23
俗稱「巴力」的營房大樓,是大館最古老的警隊建築物,建於 1862-64 年。有逾170年歷史的前中區警署建築群,現在是香港法定古蹟。2018年5月起正式對外開放,作為大館——古蹟及藝術館。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21-05-19
經過中環一座典雅的英式大宅,米白色外牆,充滿歐洲色彩,每次都會停下來仔細品味,原來是百年歷史法定古蹟 – 梅夫人婦女會。為途經或短暫留港的婦女提供住宿,主樓建於1916年,屬愛德華古典復興建築風格。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21-04-09
前中央警署建築群建於1841年至1925年之間,有16座歷史建築,包括前中央警署、前域多利監獄、前中央裁判司署。1995年列為法定古蹟,已按照最高規格復修活化,並於2018年重開為「大館」。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20-02-24
景賢里糅合優秀的中西式建築特色,是香港一幢罕見及出眾的建築藝術品。大宅原名「禧廬」,約建於1937年,由厘份則師樓設計,1978年易名為「景賢里」。大宅具有標誌着香港歷史發展的重要性。
社會急速發展,大眾的價值觀及審美尺度也千差萬別。同樣的事物,兩代之間對其觀感可能截然不同。
蓮麻坑村獨處萬綠叢中,彷彿與世無爭。
九龍半島於1860年割讓給英國,為何延至20世紀初才有教堂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