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個頂級國際大都會,近年交上衰運,各種因素夾擊下,現在經濟低迷,市面亦確頗蕭條。大家都知道單靠「香港夜繽紛」是不可能扭轉乾坤,令到經濟神奇復甦。
作為香港最年輕的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充滿活潑思維,校長葉玉如是香港第一批站出來提倡支持全員使用ChatGPT的學者,她堅信擁抱前沿技術,激發創新思維,推崇跨學科是未來趨勢。
在過去幾個月裏,看到網上一些IT專家的提問示範,發現給ChatGPT適當的「提示」,比提問更重要!筆者有幸在這裏與大家分享。
人工智能工具為全球教育開拓出一片新天地,但教育持份者必須支援學界全面推動人工智能教育。
中國政府要有心理準備人民幣國際化之路是非常漫長,它需要做好本分,就是在本國營造人民幣國際化條件,而國際化與否不是中國說了算,而是如何讓國際市場接受。
考慮到技術發展的快速步伐,以及對AI可能破壞經濟並增加社會風險,美國商業領袖們已經表示需要對AI發展提供指導。
大家很容易感受到人工智慧的發展潛力很大,帶來的問題應該還未浮現。我們期待的通用人工智慧也許不遠了,治理的方式可能還僅是個開始。
今年3月開始,中國企業也在爭相發布大模型產品。憑藉三大電訊商的國家隊背景、能力及進取心,是命中注定的最強AI脊樑。
不論是第三或第四代,人工智能都是建基於機器學習。學習時所採用的訓練數據決定系統的「智能」,所謂「學什麼懂什麼」,系統是不會無中生有的,只會像鸚鵡學舌而已。
中美之間的對話基礎肯定不是氣候問題,不是核不擴散問題,也絕對不是公共衛生問題,而是人工智能(AI)。
將來「數據」會否引致人類滅亡,我也管不了那麼多了。總之,今天的AI ,可以提升到我的生活質素,其他的,就以樂觀的心態交給「進化論」吧﹗
歐洲議會早前以499票贊成、28票反對的壓倒性結果,通過了《人工智能法案》草案,為落實生效清除一個關鍵障礙。代表既得利益者的一群科技領袖們,一直在試圖影響各國對AI的辯論。
ChatGPT的出現,只是未來不斷湧現更新更強科技或平台的一個例子。老師需要抱着開放的態度接受變化,與時並進地努力不斷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最重要是必須保留為人師表的風範,相信老師是不會被取替的。
憑藉過去20年雄厚的財力,中國在研發尤其是實驗性開發方面的投入早已超英趕美,猶如另一場金融競賽。阿里雲剛宣布,其智能助手「聽悟」已接入語言大模型(LLM)「通義千問」,將可大大提升個人和企業生產力。
GPT 對我來說產生不了「嘩」的效應。當然今天的計算力和昨天相比,有天淵之別。但在我眼中,GPT不過是一個超級強力的搜尋器再加上神經網絡的概括和推理能力。
最近和香港各路英雄談天,最熱的3個問題是,一,台灣會不會打起來?二是美國會不會債務違約。三是有無用過ChatGPT,是否擔心因此失業?
當前人類的智力存在一個極限,就像宇宙的光速一樣,雖然圖靈機的AI可以無限逼近人的知識,但教授認為要突破奇點,需要滿足3個條件,即擁有自我意識、突破智慧常數以及擁有創造性。
當初沒有知識編寫有關的指令,只有一步一腳印,把有關單元格內的獨贏賠率相乘然後除以連贏賠率這個原始參數方程式,寫進相對「A」區域的單元格。
美國朝野為什麼也爭論ChatGPT?如何讓學生正確認識AI新工具?一起聽聽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的分析。
老師應該動動腦筋,教導學生如何善用ChatGPT來提升學習效率,及更重要的是裝備他們終身學習的能力。
香港在生成式AI的發展,有條件處於世界較前位置。因此,香港官、產、學、研各界應該攜手合作,設法杜絕「數據偏頗」、「錯誤提示」及「不負責任」3大問題。
2017年度圖靈獎得主、史丹福大學前校長John Hennessy教授,就「深度學習革命」進行主題演講。他表示人類面臨的挑戰是思考如何利用深度學習人工智能技術,並以改善全球人類生活的方式使用它。
AI工具的使用,絲毫不會動搖我們學校的運作根基。AI工具甚至不會影響正規課程的學習,運用得宜,說不定還會提高學生的成績,何樂而不為?
事實上,AI聊天機器人依然存在許多錯誤,這場AI大戰只是開頭,投資人可以透過線上股票交易服務即時洞察市場變化,強得先機以獲取最佳收益。
ChatGPT推出後,伴隨着各種AI應用服務的問世,許多人疑惑—文字工作者會被AI取代嗎?AI如果與作家一較高下?
學生都加入用AI工具了,就無法測到學生的真正能力,令人擔憂。但最根本的問題是為什麼要考試?我們馬上會說,不考試,怎麼知道學生學得怎麼樣?但我們不妨追問,我們希望學生學到什麼?
基礎研究成本高、風險大,令工商業界對科技創新發展卻步,要紓緩這個問題,企業可以「假手於人」。大學是基礎研究的基地、創新科技的搖籃,企業可以投資或購買大學的科研成果,再把它們加工轉化為產品。
在人工智能系統面世後,培養孩子的共通能力,尤其是藝術能力變得比以前更為重要。孩子作品愈積愈多,到底哪些該留,哪些該扔?幼兒的不同發展階段特徵或者可以有助家長決定。
面對無可逆轉的人工智能趨勢,未來教育應該積極地提倡工藝精神。如何製造一片培養工藝精神的土壤?筆者在此提出教育工作者需要注意3個「I」。
馬斯克聯署建議暫停AI科研6個月,共同訂定和實施先進AI設計和開發的安全協議。制定安全協議是應該的,也是必須的,但是否一定要叫停開發更高階、更先進AI系統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