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如何在國學指導下實現走出去,逆風翻盤,贏得未來? 中美經濟競爭的本質是什麼?香港的獅子山精神如何幫助企業在全球化浪潮中獲勝? 聽聽港大亞洲環球研究院傑出研究員、香港證監會前主席沈聯濤分享。
中環資產投資基金創辦人譚新強7年前討論世界十大市值企業,現在自評一下預測的準確度,最顯眼和順帶自誇眼光獨到的第一點,必然是高踞榜首的新進世一Nvidia。一起聽聽他的分享。
儘管ENFORCE法案在實施上存在一些挑戰及對開源專案的限制,但這些措施從長遠來看,可能對促進技術自主創新具有積極影響。
雖然諮詢表面門檻看似不高,實則要持續達到優秀水平的門檻卻非常高,而且這個門檻是無形的。諮詢是專業(profession),而不是生意(business)。優秀的諮詢公司必定以價值觀為主。
新一代的中國企業家,即使是農民出身,從未去過哈佛進修,一樣有能力管理好上萬人的企業,並在新科技領域上與西方企業爭一日之長短。
互利共贏,協同發展,筆者相信未來海外併購環境會逐漸寬鬆,不同經濟體之間的合作也會日益密切,全球經濟將隨之迎來更加蓬勃的發展。
在中國的企業需要更好地理解如何與目標消費者進行溝通,且與不斷發展的消費需求和技術變革相適應。具備數字化思維和方法愈來愈成為關鍵的決勝之道。在這方面,不少外國企業往往落後於本土企業。
未來全球化仍將會是世界經濟的主規律,不過它的需求重心將從西方發達國家轉移到從西方加上中國為核心的發展中國家。
對於企業來說,如何將地緣政治的干擾因素減到最低,將會是企業領導者的一個重要課題。
美國已從政治、經濟、軍事各領域加足馬力開啟了與中國的對抗,華盛頓圈中人已經將這次美中間的對抗視為遏制中國崛起並對世界秩序構成威脅的「終極之戰」。
現在坊間有個對香港亂局的說法:如果中國企業的科技與財富水平仍低於香港,這場動亂不會立即發生,鄧小平設計的50年不變,應該可以順利到達。
全球的跨境資金流,已經從高位大跌近65%,而中國企業卻在這個時候逆潮流而行。
中國企業在香港上市的成本最低。紐約交易所的集資成本最高,而且監管規則最嚴厲和最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