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Apr 02 2025 05:24:47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創新科技

文効忠教授:如何打造「港版矽谷」成全球科創人才宜居地?十四五規劃對本港提速科技產業有何啟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08
新田科技城將是北部都會區的核心計劃,港府能否攜手大灣區將其打造為「港版矽谷」,成為全球科創人才的「綠洲」?一起聽聽香港理工大學理學院院長文効忠教授的分析。
陳茂波:25重點企業落戶 投資額可觀
作者:編輯精選2023-08-07
面對不斷變化的外圍環境挑戰,我們要辨識大勢,發揮好自身的優勢和國家政策的支持,銳意發展,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開闢更多的新賽道,在挑戰中擁抱新的發展機遇,堅定前行,同時為國家的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文効忠教授:美嚴控敏感技術出口 令香港科研寸步難行? 產業龍頭擔心新田科技城淪為地產項目?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04
新田科技城將是北部都會區的核心計劃,它將如何影響香港的創科發展?政、商、學怎樣在中美關係緊張的情況下展開合作?一起聽聽香港理工大學工程學院院長文効忠教授分析。
入職三十年慶的美好時刻──專訪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教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01
1993年當年今日(8月1日),葉玉如博士第一天來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履新生物系講師,一晃眼30年過去。本社獨家專訪葉玉如校長,回顧這段美好時光、分享創科發展趨勢、香港作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未來展望。
是時候檢視常識科了
作者:蔡世鴻2023-07-24
「STEAM」5個英文字中,我覺得最重要的是「M」,因數學是科學之本,但中、小學都有數學課,所以我覺得問題不大。第二個重要的是「S」,但初中既有科學堂,為何小學卻沒有呢?
香港創科怎樣做?|劃燃創科引擎 新田科技城迸發經濟新動力──專訪文効忠教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20
2023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提及「南金融,北創科」政策綱領,但在創科發展上卻被人詬病欠缺焦點。本社為此專訪香港理工大學工程學院院長文効忠教授,今日率先刊登他對香港創科發展的機遇及挑戰的看法。
港學習京滬迎接AI浪潮
作者:車品覺2023-07-17
數字中國在人工智能浪潮帶動下,正在全速前進。那麼香港應該如何學習呢?
研資局撥款4.6億 資助11科研項目 涵蓋永續發展、疾病預防
作者:編輯精選2023-07-14
研究資助局7月13日公布卓越學科領域計劃及主題研究計劃的撥款結果,撥款予11份研究建議書,總值4.67億元。
深港融合推動高質量發展
作者:香港中國金融協會2023-07-13
當前,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深圳和香港應該「強強聯合」、相互賦能,以推動深港兩地在科技、人才、資本等層面上的深度融合,共同朝着高質量發展的方向邁進。
Blockchain·Metaverse·Chatbot
作者:張宗永2023-07-04
一種新科技能夠在社會上產生重大影響,必須要普及。普及之後,慢慢大家會習以為常,但不代表這種技術的沒落。反之,經過商業競爭的沉澱後,真正的王者才會出現。
陳茂波:新時代、新里程首年的經濟狀況
作者:編輯精選2023-06-26
誠然,本港在發展過程中面對不少挑戰和困難,很多經年累積的問題也需要時間化解。不過,就如行政長官所言,特區政府整個團隊、行政立法關係、社會各界更為團結,本港經濟發展正面。
善用樂齡創科 優化長者生活
作者:黃錦輝2023-06-26
政府應該鼓勵本地科研機構和企業研發「樂齡科技」(Gerontechnology),並推動廣泛使用樂齡科技,以改善長者生活。
陳茂波:在創科路上不斷奮進
作者:編輯精選2023-06-19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新一屆政府就任近一年,創科工作取得不少進展。為加快壯大本地創科生態圈,政府力求引進擁有前沿和科研能力技術的企業到香港。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成立約6個月,已和超過150間企業會面。
從研發到製造 推動新型工業化
作者:香港科技園公司2023-05-23
美時醫療這次新設立的生產基地,專門研發及製造高增值兒科及乳腺專用的MRI系統,是香港首個大型醫療儀器生產設施,亦是大灣區及東南亞最具規模的MRI 生產基地,實踐「香港研發、設計和製造」,打造香港品牌。
港勢成首個綠色科技金融中心
作者:香港中國金融協會2023-05-18
我們相信,綠色科技能在未來5年內成為香港經濟發展的新動力,香港能在未來10年內成為首個全球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
提升研究產出效率 推動產業升級轉型
作者:黃錦輝2023-05-16
香港的基礎研發表現出色,世界認可,不過在研究產出效率的表現仍然有待提升。
雷鼎鳴:美國制裁中國為什麼傷人也傷己? 中國哪些科技已經領先美國 ?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5-11
美國近年在制裁中國的同時,也大大傷害了自己的利益?中國的高科技發展進步神速,哪些領域已經超越美國?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分析背後原因,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深港互助互補 發揮大灣區優勢
作者:黃錦輝2023-05-10
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率領立法會議員和其他高級官員,赴4個大灣區內地城市考察,這次考察的行程安排非常多元化,涉及了智慧交通、人工智慧、無人機、智慧物流、文化創意、資訊通信技術、醫療工程和環保等多個領域。
葉玉如教授談創科:人才是重要一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5-04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教授指出,科大在粵港澳大灣區創科發展以及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方面,均可扮演橋樑角色,推動科研成果轉化。
落實灣區綱要 加強大灣區人才交流
作者:黃錦輝2023-05-02
到目前為止,大灣區人才交流的政策措施仍未完善地建立起來。事實上,人才流動對於大灣區的發展非常重要,而要大灣區人才流動順暢,必須有一塊重要的基石,就是專業資格互認。
行政立法考察大灣區 對年輕人有何啟發意義?
作者:關品方2023-04-28
近日特區政府行政和立法共同組織考察團到大灣區真實體驗交流,是朝正確的方向踏出正確的一步。雖然已嫌太遲,但「遲到好過冇到」,要及時提出明確的前路和願景。
大灣區之旅
作者:梁鳳兒2023-04-28
是次大灣區之旅是滿載而歸,亦將是我與學生進一步認識大灣區的起點。
專訪洪為民教授:香港創新科技發展面臨什麼挑戰?
香港的創新科技領域具相當優勢和充滿機遇,唯我們也正面對很多挑戰,包括金融業過於強大、營運成本高、市場小、教育制度和社會文化反創新等。本文旨在分享洪為民教授對香港創科發展面臨什麼挑戰的分析。
專訪洪為民教授:香港創科發展有什麼優勢與機遇?
香港是創新者開拓內地市場的橋樑,有利促進國家「十四五」規劃和大灣區發展帶來的機遇。本文旨在分享洪為民教授對香港創科發展的分析,包括優勢和機遇,如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醫療及生物科技和培養、吸納人才等。
引入內地資本 投進香港創科領域
作者:黃錦輝2023-04-17
香港的初創公司雖然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卻依然面臨着難以持續創新的困境。但憑藉自身的競爭力,再加上良好的科創氛圍和政府政策扶持,香港成為內地資本走出去的高品質之選。
「產學研1+」設科技轉移顧問 為商學作紅娘
作者:黃錦輝2023-04-12
筆者建議政府不妨考慮開設「科技轉移顧問」職位,聘請多名專業顧問充當大學與企業的「紅娘」,提供適當的誘導、協調等服務,加快「產學研1+」實踐步伐。
陳茂波:虛擬資產巿場波動 是Web3發展良機
作者:編輯精選2023-04-11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他在《財政預算案》提出推動香港高質量發展的三大方向,當中數字經濟和第三代互聯網(Web3)的應用,都極具發展潛力,並已引發了社會的正面迴響。
矽銀風波 引初創泡沫爆破隱憂
作者:黃錦輝2023-04-10
當前矽谷銀行倒閉已敲響警鐘,互聯網泡沫爆破事件前車可鑑,引發初創和創投市場潛伏「初創泡沫爆破」風險的隱憂,窒礙創科產業發展。
蔡洪濱:大學擴招一倍,有利香港發展
作者:編輯精選2023-04-06
面對激烈的國際人才競爭,特區政府也開始實行一系列「搶人才」政策。然而,香港人才計劃的效果受到兩方面限制,一是競爭力不足,二是香港產業單一。大學擴招正是突破香港人才瓶頸的最有效辦法。
城大電機工程學系與6全球知名企業共建實驗室 共同培養全球創科人才
作者:編輯精選2023-03-31
香港城市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與6間知名科技企業,於3月23日宣布成立城大電機聯合實驗室,攜手促進科研及知識技術轉移,共同培養全球創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