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創新科技

邱達根:如何推動香港科技領域發展? 新加坡哪些發展工業經驗值得學習?──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宣傳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19
科技創新界立法會議員邱達根先生將親臨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討論國際形勢新變局。他在接受本社專訪時表示,人工智能、生命科技、數字經濟、金融科技是香港發展方向,政府需要給予多方位支援,如人才、土地等。
杭州亞運會的創科創新
作者:何劍輝2023-10-18
如果大家有留意時事及生活細節,不難發現人工智能及其他高科技產品正在以史上最快的速度跟人類共同生活,在政府、企業及各種團體的推動下,創科發展肯定是未來的社會發展趨勢,難以逆轉。
10名生命科學、醫學大學生 獲頒香港生命科學獎學金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17
香港生命科技青年會10月14日舉行「香港生命科學獎學金計劃」頒獎典禮,向10名優秀的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本科生頒發獎學金,以示嘉許。每位得獎者除了獲頒港幣5萬元獎學金,亦可參與為期12個月的師友計劃。
仿效星洲 全方位支援科研成果轉化
作者:黃錦輝2023-10-03
香港各大學科研表現卓越,但成果轉化效益不高。歸根究柢,學界與業界側重點不同,大學重視排名、學者潛心的是研究,業界追求的是效益和利潤,目標不一搭檔不易。
創科工業局長孫東 微軟港澳總經理陳珊珊 齊撐母校中大創業日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9-24
中大創業日一連兩日舉行,44隊創業團隊展示初創成果。微軟港澳區總經理、校友陳珊珊回校撐場,主講微軟和OpenAI合作下,旗下產品如何應用人工智能,令企業用戶得益。
改變生命的初中職場實習
作者:李立中2023-09-21
一般中學生職場實習以觀察及體驗為主,一般只能負責接待、行政支援、文書處理等支援性角色,這次實習學生有機會參與創作項目,甚至可以負責小項目,參與智慧型的生產項目,滿足感很大。
滕錦光教授續任理大校長 明年生效至2029年
作者:編輯精選2023-09-20
香港理工大學校校長滕錦光教授獲續任5年,新任期由2024 年7月1日至2029年6月30日。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讚揚其帶領大學成為創新型的世界一流大學。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明舉行 聚焦東盟中東市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9-12
特首李家超說,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之際,他鼓勵傳媒對這次高峰論壇多加報道,令更多香港市民可以認識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意義和為香港以至全球帶來的機遇。
團結香港基金獻策 倡內地與香港高級文憑資歷互認
作者:編輯精選2023-09-05
團結香港基金9月4日發表政策倡議報告,推出多項建議,將香港打造成國際教育樞紐,包括推動內地與香港更多資歷互認,提高非本地生收生上限等。
陳茂波:提升股市流動性 展現香港新優勢
作者:編輯精選2023-09-04
坊間一再有聲音要求調低股票交易印花稅。然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指出,客觀數據一再顯示,調低股票交易印花稅並不足以結構性、長期地刺激股市交投。
再談小學的科學科
作者:蔡世鴻2023-09-04
科學的範圍博大精深,哪些知識要學,哪些要動手做,哪些地方可參觀,都要從長計議,期望教育局能盡快為小學科學科定出指引,然後學校再發展自己的校本課程和內容。
專訪創科工業局局長孫東:充分用好國家政策,盡快落實相關規劃
作者:編輯精選2023-08-31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認為,下一步,香港以及深港科技創新合作開發區,能夠充分利用好國家給予的利好政策,儘快落實區內的各種規劃,力爭將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打造成具中國特色的國際科技創新新區。
推展創科發展
作者:何劍輝2023-08-31
各國都好像在科創上你追我趕,不願落後於人,似乎大家都以行動去認同「落後就要挨打」的見解。大國博弈,競爭的不再只是經濟、軍事及科技,更重要的是科研及人才。
外行人總結香港教育的偏差與改進──香港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教授臨別專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30
張仁良教授做了10年校長,上任時做了一個問卷調查,問所有中小學的校長,覺得新老師的哪些品格是最重要的。校長們答覆,前四個最重要是正面的人生觀、正面的工作態度、溝通能力、語言能力,第五個才是學術能力。
國際青少年創科奧林匹克大賽2023完滿結束 推動本港創科教育發展
作者:編輯精選2023-08-29
本年度比賽項目豐富,包括機械人、遊戲編程、無人機、擴增實景、人工智能、物聯網及數碼藝術項目,是本港唯一一個同時舉辦7個比賽類別,共12個項目的大型創科比賽。
科技創新和文化藝術有什麼關係呢?
作者:李大齊2023-08-29
第三代互聯網,之於藝術文化產業有什麼作用呢?區塊鏈相關技術對收藏家又有什麼好處呢?筆者覺得這些改變還是正面的,大家都需要認識。
「香港科大──雄彬一號」衛星順利升空 科大遙感衛星星座計劃正式開展
作者:編輯精選2023-08-28
香港科技大學於8月26日舉行衛星發射慶祝典禮,宣布「香港科大──雄彬一號」成功發射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運行。科大與長光衛星將共同建設多模態遙感衛星星座,以及打造一個全面的環境監測與災害預報系統。
中美日60多年變化的過程
作者:張建雄2023-08-24
60多年過去了,美國在全球地位,下降36%,中國上升4倍,日本打回原形。這段歷史極值得研究,勤奮工人,市場縱深,產業結構,科技創新都是原因,沒有後悔藥!
醫療教育範疇 應廣泛運用人工智能
作者:黃錦輝2023-08-22
香港醫療和教育在運用人工智能上比較保守,特區政府可以考慮大幅運用人工智能系統,應對醫護人手不足,以及師生比例過高的現實問題。
人工智能推動教育創新
作者:楊立明2023-08-21
人工智能工具為全球教育開拓出一片新天地,但教育持份者必須支援學界全面推動人工智能教育。
陳茂波:搞活搞旺夜市 保持復甦動力
作者:編輯精選2023-08-14
短期內我們還要與業界合力把香港的夜市搞活搞旺,更好鞏固復甦中的各個經濟環節,保持復甦動力。中長遠而言,我們要繼續為香港發展增添動能。
文効忠教授:如何打造「港版矽谷」成全球科創人才宜居地?十四五規劃對本港提速科技產業有何啟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08
新田科技城將是北部都會區的核心計劃,港府能否攜手大灣區將其打造為「港版矽谷」,成為全球科創人才的「綠洲」?一起聽聽香港理工大學理學院院長文効忠教授的分析。
陳茂波:25重點企業落戶 投資額可觀
作者:編輯精選2023-08-07
面對不斷變化的外圍環境挑戰,我們要辨識大勢,發揮好自身的優勢和國家政策的支持,銳意發展,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開闢更多的新賽道,在挑戰中擁抱新的發展機遇,堅定前行,同時為國家的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文効忠教授:美嚴控敏感技術出口 令香港科研寸步難行? 產業龍頭擔心新田科技城淪為地產項目?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04
新田科技城將是北部都會區的核心計劃,它將如何影響香港的創科發展?政、商、學怎樣在中美關係緊張的情況下展開合作?一起聽聽香港理工大學工程學院院長文効忠教授分析。
入職三十年慶的美好時刻──專訪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教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01
1993年當年今日(8月1日),葉玉如博士第一天來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履新生物系講師,一晃眼30年過去。本社獨家專訪葉玉如校長,回顧這段美好時光、分享創科發展趨勢、香港作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未來展望。
是時候檢視常識科了
作者:蔡世鴻2023-07-24
「STEAM」5個英文字中,我覺得最重要的是「M」,因數學是科學之本,但中、小學都有數學課,所以我覺得問題不大。第二個重要的是「S」,但初中既有科學堂,為何小學卻沒有呢?
香港創科怎樣做?|劃燃創科引擎 新田科技城迸發經濟新動力──專訪文効忠教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20
2023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提及「南金融,北創科」政策綱領,但在創科發展上卻被人詬病欠缺焦點。本社為此專訪香港理工大學工程學院院長文効忠教授,今日率先刊登他對香港創科發展的機遇及挑戰的看法。
港學習京滬迎接AI浪潮
作者:車品覺2023-07-17
數字中國在人工智能浪潮帶動下,正在全速前進。那麼香港應該如何學習呢?
研資局撥款4.6億 資助11科研項目 涵蓋永續發展、疾病預防
作者:編輯精選2023-07-14
研究資助局7月13日公布卓越學科領域計劃及主題研究計劃的撥款結果,撥款予11份研究建議書,總值4.67億元。
深港融合推動高質量發展
作者:香港中國金融協會2023-07-13
當前,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深圳和香港應該「強強聯合」、相互賦能,以推動深港兩地在科技、人才、資本等層面上的深度融合,共同朝着高質量發展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