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20-09-25
警方日前修訂《警察通例》下「傳媒代表」的定義,變相由政府新聞處「發牌」。引起市民強烈不滿。下午1時中環快閃,靜默閱《蘋果日報》,抗議新聞自由受侵犯。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20-09-23
香港警察改「傳媒代表」定義,只承認經政府認可新聞機構的記者,引起香港新聞界的關注和批評。此舉是對本港新聞自由的直接攻擊,帶來令人不安的廣泛影響。
我在1989年天安門屠城事件後認識黎先生,見證了他30多年來無懼中共的打壓,不惜放棄自己安逸的生活和蓬勃的生意,孜孜不倦地支持中國的民主事業。
回歸前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周一譴責香港警方拘捕黎智英等人是對香港自由和生活方式的嚴重攻擊,試圖把香港變成像中國般的「警察國家」。
5月21日,記協等團體會晤警方,呼籲停止對合法採訪記者的「語言或肢體暴力」,但未獲對方承諾,糾結未消除。
進入新聞界行使第四權,竟是零門檻。近年網媒遍地開花,開網站、做記者,基本上沒有門檻,任何人都可聲稱自己所做是為了新聞自由。
反對派可能覺得這場鬥爭他們搞得十分成功,但香港人有沒有想過,反對派的成功意味着什麼呢?它意味着中共原先為香港順利回歸所作的種種妥協前功盡廢,完全換不到預期的成果。
我從美國回港後這十多年來,一直關注及跟進通識科的發展,發現通識科已成「怪獸科」,問題罄竹難書。
北京的忠實支持者一次都不會放過譴責民主派摧毀香港的機會。事實上,他們才是盲目地支持侵蝕我們的自由。他們難道不明白自由社會是香港最強大的支柱嗎?現在,支柱已經大部分被砍掉了,現在正面臨崩潰的巨大危險。
外國記者在中國如何採訪和發出什麼報道,這是新聞自由問題,他們都沒有資格進入中國境內,他們的新聞自由就不發生在香港,也就沒有限制他們新聞自由的問題,這是簡單的邏輯。
不容具國際地位的媒體在香港採訪及報道,會令國際社會質疑一國兩制是否已經變形,包括香港是否依然享有與內地有別的新聞自由。這對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價值,包括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有重大負面影響。
一般人認為馬克思是「共產主義導師」,「共產主義」又令人聯想起前蘇聯的新聞審查,不過,馬克思當年在德國,曾任《萊茵報》主編, 其實十分關心新聞自由。
行佛所行:請別在傷口上灑鹽。
新聞媒體是社會公器,投身新聞界,不僅是為一個飯碗,更是認同新聞界為民發聲、客觀中立的理念。香港新聞界多年來在滿足本港社會大眾知情權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新聞人亦以自己作為第四權一分子為傲。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19-07-31
外國記者會嚴重關注警方在周二晚間的葵涌抗議期間對記者採取暴力行為,八日內第二次譴責警方對記者暴力。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19-07-23
香港外國記者俱樂部舉行了一場無聲抗議,堅決保衛新聞自由,不容暴力對待記者,呼籲獨立,徹底和透明的調查。
一批傳媒工作者,包括前線記者及傳媒高層,早上由金鐘夏慤花園出發,途經警察總部,再到特首辦表達意見。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19-07-08
記者組織厲譴責警方清場時多次推撞、喝罵、甚至襲擊記者,行為嚴重阻礙採訪,妨礙新聞自由。
《逃犯條例》條例通過後,香港最可能發生如下變化:主要發達國家會與香港重新檢討引渡條例,有極大的概率美國和德國等會取消與香港的引渡條例。
在無權無勢的世人眼中,阿桑奇戳破以維護人權自居的美國政府的虛偽和霸道,是個維護正義及體現言論自由的英雄。不過從美國政府的立場看,維基解密洩露的軍事機密,危害國家安全以至美情報人員的安全,罪無可恕。
世新大學校訓「德智兼修、手腦並用」,作為新聞從業人員必須要有道德與機智,腦筋要轉得快!手要寫得快!所謂「神仙老虎狗」的工作態度。
談論新聞自由的原因,在於陳志武教授認為中美貿易戰中,很多危機被隱藏在官方的話語之下。中國經濟有其脆弱的一面,但基於內地媒體只許報喜,很多問題被掃在地氈下,不能客觀看待。
回顧這30年風雨在香江,慶幸當年勇敢踏出這一步,讓人生充滿了挑戰與意義。也是因為香港為我創造了機會,才能在新聞領域中開創了一片天,也才創造出推動的兩岸三地交流的成績。
家長意志高於一切的社會生態,民眾只是絕對服從的工具,社會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文明之路。
貫通中西,廣納百川,是香港過去百多年的特色,這裏收納過不少通緝犯、政治犯、落難文人、學者等,也是戰亂時期商人和平民百姓逃難安身之地|他們沒有視西方為「敵對勢力」,反而創造了不少中西合璧的輝煌成果。
港獨邪乎,毋庸置疑。特區政府不夠「正」,而國家安全不能被蠶食。如果中央政府對香港仍然放任自流,誰來保障國家安全?
金庸的文風和待人接物比較溫和隨意,觀察他應付大陸受到的捧場,也有節制謙遜印象,沒有那種入禁苑不可一世的吃相難看。
今天媒體生態跟幾十年前完全不同,再過幾十年報紙的面目如何都未可知,但新聞卻是永遠存在的。面對全球資本集中和壟斷的情勢,如何保持言論獨立,良心泰然?我們必須思考,也是紀念張季鸞和《大公報》的意義所在。
一方面要高舉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的鮮明旗幟,另一方面又深深感到各方的國際恐怖組織利用互聯網上的便利去招募、聯絡、組織及資助各種恐怖活動,作為引致傷亡慘重的舉措。
電影《戰雲密報》反思新聞自由問題。大眾市民每天接觸不少媒體報道,要有足夠的分析能力、批判思維、尋根究底的技巧。這些知識技能只倚靠學校教育,足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