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編輯部2024-09-13
伯格斯坦認為遏制戰略不可行,中國太大、太有活力、太重要,在全球經濟體系中是太緊密的合作夥伴,遏制中國完全行不通。
我們若把GDP與人口作一比較,容易見到兩者關係密切,尤其是在工業革命之前。兩者互動的模式大致如下:生產力若有進步,食物產量增加,可使社會支持到多些人不用生產,只是讀書搞文化,那個時期的文化會十分燦爛。
作者: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編輯部2024-09-12
伯格斯坦認為,要想建設性地應對美中雙邊緊張關係和對有效全球經濟領導力的需求,唯一的方式,就是實施功能性脫鈎戰略。這意味着要將不同類別的問題分開,其中一些問題可以繼續兩國之間保留分歧,甚至對抗性。
筆者認為電視辯論≠all,今後2個月只要美國冇大事、競選冇大差錯,估女方賀錦麗仍會勝出。
良治靠的是為人民做實事。光是憑金主支持選舉勝出的國家領袖,如置民生於不顧、窮兵黷武、講一套做一套,不過是虛有其表的霸權而已,稱不上民主。
作者: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編輯部2024-09-11
伯格斯坦認為,美國對中國的遏制政策既不可取也不可行,但必須得有一個替代方案。伯格斯坦希望未來的新政府必須是賀錦麗政府,這樣能夠恢復世貿組織的有效運作。
暫時 Nvidia和Jensen應仍然安全,但拿着Supermicro來開刀,「殺雞儆猴」是避不了的。但今非昔比,未來中美關係只會愈來愈緊張,每個美籍華人都要醒定啲!
中國GDP體量的增長明明白白擺在那裏,多年來早被美西方研究得清清楚楚。美西方以中國為競爭對手,採取高度警惕甚至敵視的態度已非一日,不是中國韜光養晦不爭辯不宣布就可以避過。
沙利文8年來首次訪華,獲中方超高規格接待。國際關係學者認為,中美兩國要管控分歧,首在美國放下身段,與北京誠意協商。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8月27日至29日對中國進行了為期3天的訪問,為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舉行的會談鋪路,但沙利文與中國領導人的對話並沒有帶來任何真正成果。一起聽聽盧兆興教授的分析。
中國要解決的,是如何在全球化3.0中建立一個新國內與國際體制,防止互卡脖子,重建互信。這是世紀級的挑戰。
中國近年來在國際事務中變得更加強硬了嗎?如果答案為肯定,那麼強硬態度會是美國激進外交政策的結果嗎?為什麼在馬凱碩看來,中國應繼續「保持耐心」?一起聽聽新加坡資深外交官馬凱碩的分享。
沙利文訪華會見的是中國外長王毅、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前者屬外交禮節,後者才是他訪華的真正目的。
馬凱碩說,拜登政府在上任頭兩年,對中國採取了非常強硬的立場,因為拜登政府想表明他們和特朗普政府一樣強硬。「但我認為,當事情變得非常難辦時,他們就會說,哦,也許我們應該停下來。」
賀錦麗能否當選總統十分依賴Z世代和千禧一代選民的投票。如果她成功當選,在4年任期間這些人將逐漸在身份、地位和經濟實力上走向成熟,他們的支持甚至對她在2028年能否連任更加關鍵。
德國外貿協會認為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徵收反補貼關稅是錯誤決定,擔心對中國電動車徵收懲罰性關稅,會引發貿易爭端,進而損害德國汽車業及其轉型進程,並可能影響就業。
港府發言人指美國一直漠視香港2019年發生重創香港社會民生經濟的暴亂,惡意詆毀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相關法律,對依法維護國家安全的香港特區肆意攻擊,「其虛偽『雙標』表露無遺。」
特朗普認為,台灣問題是台灣人的問題,不能指望美國人出錢出力去解決別人的問題。因此,這軍事上的大棒子必須台灣人出錢來做,那台灣就必須增加國防開支,否則大棒子何來?
香港的發展戰略偏差,過度地抄襲其他城市的增長模式,看不到去工業化後香港的條件不同,即使有深圳廣州的科技資源支持,亦不可能建立完整新產業鏈。香港只能依從深圳、廣州形成科研產業的產業鏈。香港願意嗎?
美國民主黨內部人士普遍認為,當前拜登政府已基本註定失敗。為此,他們正在設法撤換拜登,讓副總統賀錦麗接任。然而,賀錦麗的形象給人一種政治素人的感覺,很難令人相信她能出色地應對當前美國面臨的內政。
中國邁向海權強國之路,大體遵從馬漢的邏輯,以商業、政治、軍事這三大要素為基礎。誠然,中國尚未能達至三者的有機整合,亦傾向慣性地以陸權思維來看待海權概念。但只要能重新審視海權理論,定能實現其大戰略目標。
特朗普如果一旦再次入主白宮,美國的兩岸政策可能有變,也會影響台積電的前景。台灣的對策有點兩難,一方面要滿足「防中」需要,維持外國訂單,另方面又要避免掏空本土的重要性。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預料最快在下月1日正式被民主黨提名為總統候選人。一起聽聽立法會議員黃錦輝,評論為什麼賀錦麗獲民主黨大力支持?
北約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了年度峰會,本次峰會的正式名稱是烏克蘭與跨大西洋安全,主要聚焦於已經持續了兩年多的俄烏戰爭,以及北約的應對之策。
中國對於美國,最大的弱處是金融,已是體制與文化問題。二是意識形態,深入到社會倫理、價值觀,且無處不在,成為中美衝突的重心。在各個方面的基本條件下,也使得中美之爭,意識形態成為中國的最易被攻破之處。
港府最好趁拜登還在任,對現拜登政府實行「有差別對待」,為香港多爭取一點喘息空間;否則,倘特朗普入主白宮,香港可能將首當其衝。
有人擔心,中國會在與美國的角力中敗下陣來,令香港的經濟亦因而受拖累。沒有經濟發展順暢作基礎,樓價是不可能獨善其身的。
中國的高科技產品在中美洲開拓市場,需要國家在外交上鋪墊道路;市場份額大了,國家的影響力也增強。美國過去一直使用軍艦為商業殺出血路的模式,受到新的挑戰,卻依然使用強權去阻撓,這是行不通的。
在此過程中,台灣民意是支持和平統一還是支持賴清德的戰爭路線,將會十分關鍵。以現時台灣新民意的趨勢,超過60%的民眾反對賴清德。今後要注意藍白會否合流,能否爭取到14席的缺口,推動罷免賴清德的投票。
在加沙的衝突徹底摧毀了美國的鴻圖大計,美國縱容和協助以色列進行種族滅絕行為,不但讓巴勒斯坦問題重新成為國際熱點問題,更導致了阿拉伯國家的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