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pr 03 2025 07:09:11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以色列

如何趕走實力強橫租客
作者:湯文亮2023-11-08
老友長輩親戚住了半年之後,不但沒有些少跡象搬走,而且愈嚟愈過分,假期叫埋朋友返屋企打麻雀,老友知道我係收租佬,問我有冇辦法趕走他的親戚。
張翠容:加沙何以成為世上最大露天監獄? 哈馬斯如何借中東戰爭崛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1-03
加沙被視為世上最大的露天監獄,從未像現在受到全球的關注,它也是哈馬斯的大本營,大家想了解它,究竟那是一個怎樣的世界?一起聽聽資深傳媒人張翠容的分享。
陳文鴻教授:以色列急於報仇為何不顧國際強烈反對? 多國蠢蠢欲動 中東大戰一觸即發?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1-02
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認為,加薩人民面對生死之劫,以色列的所為如種族滅絕,多個國家都表示反對。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陶傑:不止巴勒斯坦 人類的下一代再也回不去了
作者:編輯精選2023-11-02
疫情以後的世界,秩序崩壞,價值觀沉淪,下一代已經是全新的數碼化人類。不只是英國,是全球的問題:全世界各國幾乎都是同樣的兩個政黨:一個是老人黨,另一個是 Online數碼化的年輕人黨。
走進哈馬斯世界
作者:張翠容2023-10-31
當我訪問哈馬斯領袖薩哈爾醫生時,他說,以色列那邊沒有平民,他們全民皆兵,選出錫安主義者來打壓巴人,因此他們不是無辜者;內塔尼亞胡政府也這樣說,加沙沒有無辜者,他們接受哈馬斯管治,他們全是哈馬斯同謀者。
陳文鴻教授:美國全力支持以色列將引火自焚?中東如爆發大戰 比俄烏戰爭更慘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31
以色列駐外使節指責不支持攻打哈馬斯的多國政府。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認為,以色列今次的表現比美國更為強橫,是中了宗教之毒。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巴勒斯坦的宿命
作者:蔣匡文2023-10-30
時空人物不同,但形勢何其相似,這都符合土木會960年大循環之局,也似乎是巴勒斯坦地方的宿命,會不會如上兩次出現「屠城」呢?但願言而不中。
進一步衝突
作者:陳文鴻2023-10-30
國際民意與愈來愈多的國家聲討以色列野蠻的加沙(殖民)政策,美國可有能力封天下之口?停戰和開放人道救援只是治標,連美國拜登也說要回到兩國方案。即使歐美列強也不得不要被迫從根本去解決巴勒斯坦問題。
難以了結──魔鬼的誘惑
作者:李文基2023-10-28
解決不了的就是以巴兩地都是把耶路撒冷列為自己的聖城,誰都想把聖城建立為自國的首都,由中世紀歐洲十字軍征東展開,便跟阿拉伯種族開戰長達二百多年,烽火從未平息。
中東紛亂再起 「兩國論」漸消亡
作者:王耀宗2023-10-25
哈佛大學已故政治學者Huntington在1996年出版的著作表示:在全球7個文明體系中,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會與伊斯蘭及中華文明發生嚴重衝突。證諸現實世界,他在近30年前的論旨,似並未過時。
哈馬斯再釋兩名女人質 拜登:人質全獲釋才可談停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24
以色列和埃及傳媒報道,獲釋的兩名女人質被帶到連接加沙和埃及的拉法口岸,兩人之後登上救護車。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表示協助釋放兩名人質,並在晚上將他們接載離開加沙,又說他們已準備好為未來的任何釋放提供便利。
以巴衝突的時間緯度
作者:張宗永2023-10-24
二戰後,英美兩國為了經濟利益和對殖民主義的不同看法,在中東較勁。今天,美國是以色列的鐵粉。羅斯福當初曾經拒絕接受逃避納粹迫害的猶太難民入境,後來因為垂青國內猶太人的選票才轉軚。
張翠容:75年前巴人被逐出家園的浩劫日將重演?國際主流媒體迴避的以巴衝突歷史真相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24
在國際主流論述下,不少人認為猶太人建國合情合理,反而是激進伊斯蘭組織不接受「兩國論」,是巴人首先破壞和平。但資深新聞工作者張翠容提出歷史理據,反駁這一種說法。一起聽聽她的觀點。
一場奇怪沒有難民的戰爭
作者:譚新強2023-10-23
拜登將提出一個高達1000億美元,對烏克蘭、以色列和台灣的軍事援助議案!美國政府已再次逼近停擺,連議長都沒有,可以通過議案嗎?美國今年財赤超過2萬億美元,真的可以再負擔多1000億美元對外軍援?
埃及舉辦以巴問題峰會無功 阿巴斯:我們不會離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22
巴勒斯坦問題高峰會議10月21日(周六)在開羅附近的埃及新行政首都舉行,但美國、以色列、伊朗、巴勒以至哈瑪斯皆沒有高級官員出席,因此對加沙停火的討論,也沒有什麼突破,峰會後也沒發表聯合聲明。
加沙東正教堂爆炸數十死 哈馬斯釋放兩名美國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21
以巴衝突繼續升級,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指責以軍空襲當地聖波菲利教堂,哈馬斯指控以色列空襲無辜平民,呼籲國際社會一同譴責。耶路撒冷教區發聲明,對以色列空襲加沙城教堂表示嚴厲譴責。
國際主流論述背後的以巴真相:浩劫日再臨?
作者:張翠容2023-10-21
今次內塔尼亞胡領導的以色列極右政府,欲驅趕加沙居民,是否有再佔領加沙的企圖,上演第二次「浩劫日」,整個世界都在關注。
以巴衝突:冤冤相報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作者:彭泓基2023-10-21
若以色列人能夠反思,不忘初衷,多點仁慈與同理心,少點殺戮與蠻橫,相信這些人間悲劇,當可避免,以色列國亦可達至國泰民安。
拜登呼籲緊急金援以色列 美艦紅海擊落胡塞武裝導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20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總統拜登發表講話之後,將正式要求國會針對以色列、烏克蘭、台灣和美國南部邊境提供大約1000億美元的資金。
世界新秩序
作者:陳景祥2023-10-20
世界多極化的特徵是除了美國,尚有幾個大國正在冒起,它們未必跟美國對立,但也不一定事事跟隨美國,例如中國、俄羅斯、印度、土耳其、法國,它們都屬於區域大國,有自己的主張,對國際秩序也有自己一套看法。
以色列與哈馬斯衝突升級在即 中國該怎麼做
作者:鄭永年2023-10-19
以哈局勢不斷惡化,引發世界對於可能爆發第六次中東戰爭的擔憂。在聯合國為主導的國際多邊協商機制失調的情況下,大國之間沒有共識,立場分化,在巴以問題上對抗意味濃厚。如何跳出中東和平進程的「西西弗斯陷阱」?
以巴衝突如何收場 反映美中角力結果
作者:阮紀宏2023-10-19
沙特等中東國家,從過去不敢批評美國,到現時沙特跟伊朗和解,公開跟美國對着幹,在以巴衝突問題上勇於發聲。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與地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陳鳳翔:西方媒體和政客如何做假 為以色列塑造道德高地?哈馬斯緣何弱勢反擊,孤注一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19
美國總統拜登譴責哈馬斯突襲以色列是邪惡,但香港城市大學客席教授陳鳳翔卻認為,西方主流媒體不公、立場偏袒,甚至與以色列合演一場造假「大屠殺」。一起聽聽他的觀點。
加沙醫院爆炸數百人死 阿巴斯不見拜登 約旦四方峰會取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18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原定稍後在約旦與拜登會面,但加沙一座醫院發生爆炸,造成數以百計的人死亡後,阿巴斯宣布為死難者哀悼3天,並取消與拜登的會面。白宮亦宣布,拜登將取消訪問約旦的行程。
薩克斯教授:在聯合國框架下拯救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18
在國際事務中,尤其是在聯合國,絕不能有仇恨意識形態存在。根據《聯合國憲章》行事並捍衛《世界人權宣言》的世界各國,必須緊急採取行動,協助拯救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以巴死結冇解?希望以軍是Godot?
作者:崔少明2023-10-18
巴人最辣的招數係人肉炸彈,但你炸死對方一人,對方憎你多一分,你在國際上的人道分也失一分(當然,這個人道標準是西方界定的,東方國家很多不buy)。說白了,巴人打的是ever losing battle。
陳文鴻教授:哈馬斯絕地頑抗 以軍入侵加薩有沒有勝算?各國民意逆轉 以色列與美國有所顧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18
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認為,以軍與以色列政權已毫無道德,背後有着歐美寡頭資本與政治組織的猶太勢力的政治與金融圖謀,以及大以色列國的猶太復興主義種族主義勢力。 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哈馬斯是恐怖組織嗎?
作者:施永青2023-10-18
哈馬斯的全名是「伊斯蘭抵抗運動」。H.A.M.A.S.是這個名字的阿拉伯文字頭縮寫。這個組織由艾哈邁德於1987年成立,目的在把巴勒斯坦人民組織起來,收回被以色列佔領的土地,建立自己的獨立國家。
拜登訪以色列前夕 哈馬斯火箭彈轟特拉維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17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周一在特拉維夫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會談接近8小時,過程中空襲警報突然響起,布林肯和內塔尼亞胡兩人唯有就地尋求掩護。
以巴衝突蔓延黎南 火箭擊中聯合國臨時部隊總部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16
以巴衝突升級,以軍在北部邊境與黎巴嫩真主黨的駁火持續,位於黎南納庫拉(Naqura)的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總部也受到波及。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屬於法塔赫)則說,哈馬斯的行動和政策不代表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