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面臨的戰爭風險恐比2006年更大,因黎巴嫩已接近破產邊緣,社會不穩,而以色列亦不斷攻擊黎國的基礎設施,令民生進一步受影響。其實,以色列的經濟又何嘗不受衝擊?

當今的中國,權威和威權並存。中國一黨有效專政,要靠的是建立有洞見、敢作為的文化,及抑制崇尚威權的文化。

資深傳媒人張翠容認為,伊朗和她的盟友和以色列勢不兩立,但按她們目前的實力,根本未準備好來一場第六次中東大戰。

伊朗在中東地區雖是大國,無論在人口、土地面積和軍事規模上本應將以色列比下去,但不要忘記,以色列背後有美國這個高科技大國撐腰,令伊朗倍感壓力。

以色列涉嫌在伊朗領土上暗殺哈馬斯政治首領哈尼亞。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剖析,若以色列是幕後黑手,為什麼他們要這麼做?另外,北京促進巴勒斯坦,尤其是兩大派法塔赫和哈馬斯和解,有什麼效果?

不管哈馬斯溫和派或是強硬派上台,內塔尼亞胡都不會給予談判餘地,而且無論溫和也好,強硬也好,總之對哈馬斯所有成員都要殺無赦,連加沙平民百姓也不放過。

若然《北京宣言》能實踐中東和平,哈馬斯國及其他中東國家便會靠邊站,與中國的關係更密切,這可能會對美國構成一定外交壓力。那麼賀錦麗或特朗普當選總統後,怎樣維護中東和平呢?

澳門科技大學商學院講座教授雷鼎鳴博士認為,美國總統都須要知道,遊說團體對政府和議會影響之大,要學會如何應付,尤其是以色列是在美最大外交遊說團體。一起聽聽他的說法。

美國民主黨內部人士普遍認為,當前拜登政府已基本註定失敗。為此,他們正在設法撤換拜登,讓副總統賀錦麗接任。然而,賀錦麗的形象給人一種政治素人的感覺,很難令人相信她能出色地應對當前美國面臨的內政。

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戰爭進入一個全新階段,在戰場上以色列的弱勢更加明顯。

美國以色列一直強調真主黨是個不折不扣的恐怖組織,而且還游說其他國家站在美以立場的一邊,今次阿盟表示有必要「撥亂反正」,這反映了什麼呢?一起聽聽資深傳媒人張翠容的分析。

美國大選正在舉行,特朗普因槍擊事件支持度上升。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認為,若特朗普執政,或許俄烏能止干戈。至於以色列軍事行動擴大,令各地局勢惡化,一起聽聽他的最新地緣政治局勢分析。

美國最近秘密派遣僱傭兵參戰烏克蘭,全球戰爭或即爆發?美國與烏克蘭簽訂的雙邊安全協議,以及俄羅斯在這此行動有何反應?一起聽聽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有何看法。

大戰可能會在月內開始,誰會去作最後的斡旋?普京多番表示願意停戰談判,但美國不聽,中國亦難以推動烏克蘭的和平,美國已一心要大戰。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6月中在多哈表示,以色列同意接受原來的停火協議,但因哈馬斯多番修改停火協議,而無法達成。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認為,美國間接在拯救人質行動中幫忙,才是整場衝突的幫兇。

塔吉克人口年輕,受失業衝擊最大的也是年輕人,他們的失業率接近30%,非官方數字更接近一半,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令人難堪的是,塔吉克人現在窮得連廉價的中國貨品也買不起。

內塔尼亞胡政權若不召開大選,變相的投降,便會加大力量與巴勒斯坦人民同歸於盡。內氏取捨之間將決定巴勒斯坦、以色列和猶太民族,乃至中東的安危。

沙特阿拉伯與美國的石油美金協議不續約。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認為,未來中東將靠攏中國。一起聽聽他的說法。

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認為,為免戰爭破壞,德國等歐盟各國不會輕易言戰,美國便不能坐享漁人之利。若中東再敗,美國難以再主導烏克蘭戰爭,歐盟必轉為和談和休戰。

聯合國大會緊急特別會議通過,認定巴勒斯坦符合成為會員國。時事評論員關品方認為,巴國將於2024年內正式成為聯合國會員國。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巴以衝突愈演愈烈,哈馬斯用8支火箭炮向特拉維夫發動攻擊,中東局勢會有何新去向?巴勒斯坦立國之路何時才會達成?一起聽聽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的分析。

制裁一招對俄失敗了,日後對中國能湊效嗎?存疑!制裁令俄羅斯成為歐洲第一大國!這也是教訓!

以色列入侵加沙造成人道慘劇,澳門科技大學商學院講座教授雷鼎鳴認為,此舉非美國預想,因會扭轉中美博弈格局。至於拜登為何要急推反猶法案?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儘管近期美國大學校園反以色列示威很激烈,但那只是表象,當下在美國所有的年齡層中,支持以色列的都已經超過了半數。但猶太人的力量再大,也達不到控制美國的地步,否則很難理解大學生的校園抗議。

國際關係理論學者、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教授帶你深入探討逆全球化的現象,從烏克蘭到加沙,透視衝突背後的經濟安全與西方國家偽善政策。

究竟在以色列的錫安主義猶太人心理狀態是怎樣的?資深傳媒人張翠容多次走訪以色列,並和不同的以人訪談,企圖了解猶太人大屠殺歷史對他們的影響。

以軍佔領加沙醫院後出現亂葬崗,各國齊聲譴責,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認為,此反映猶太復國主義的種族主義本質。而美西方國家把反猶太主義定為罪行,亦由於猶太集團的騎劫。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伊朗首次直接攻擊以色列國土,報復以軍空襲使館,打開了中東衝突新一頁。資深傳媒人張翠容舊作《中東現場》以全新增訂版再度推出,這令她不無感慨。一起聽聽她的感想。

美國怎樣雙重標準,打壓反戰示威? 拜登左右做人難,言論背後有什麼選票考量?一起聽聽立法會議員黃錦輝的分析。

以色列、伊朗惡鬥會否演變成中東大戰?新舊盟友均不樂見拜登連任? 一起聽聽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