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香港大學

港大估計至少2萬兆螞蟻 主導全球生態系統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9-24
螞蟻無處不在,了解螞蟻對理解自然過程的構成有着巨大的影響力。研究發現,螞蟻在全球陸地表面分布不均,對生態環境本來可發揮的作用造成潛在影響。
5人獲頒港大名譽大學院士 鄭志剛、程介明上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9-23
香港大學周四(9月22日)向5位傑出人士頒授名譽大學院士銜,以表彰他們對大學及社會的貢獻。
黃心村筆下的張愛玲
作者:李歐梵2022-09-17
關於張愛玲的故事永遠說不完,只不過說故事的人的感性參差不齊。黃心村的這本書之所以引起我的共鳴,也許是因為我們現時都在香港,對香港有強烈的感受,因此在學術上得以心靈相通的緣故吧。
歲月留聲 薪傳有力
作者:何漢權2022-08-24
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得以年年舉辦,默默耕耘,教學百忙中,持續提名並指導中六學生參與的老師們,是學生愛上史學的緣由之一,筆者由衷敬佩。
羅啟銳在港大明原堂宿舍的歲月
作者:編輯精選2022-08-24
對於Alex(羅啟銳)的離去,作為香港大學明原堂舊生會的會長,我在這裏代表舊生會同仁向Alex說一句:「永遠懷念你,你是我們的驕傲!」
港大校友辦學的意義
作者:編輯精選2022-07-27
興辦學校不易,貫徹理念更難。此書解構港大同學會小學及港大同學會書院的成功訣竅。
港大111周年 科創地標動土 李家超:確保港大創科前沿地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23
香港大學周六(7月23日)舉辦111周年慶典暨科創地標(Tech Landmark)項目動土儀式。身兼港大校監的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時承諾特區政府會繼續全力支持大學發展。
港大、浸大加強與內地合作 進一步融入國家經濟發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01
藉香港回歸25周年,香港多所大學先後與內地計劃及開展多個合作項目。港大與前海管理局、浸大與內地18間頂尖大學於同日分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希望進一步深化兩地合作。
前海推9項惠港政策 助港人就業落戶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6-28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前海管理局周一(6月27日)宣布將於7月1日後,推出9項惠港政策,方便港人在前海創業就業,支持優勢產業發展,以優質服務、優惠政策全方位服務業港人港企。
劉衛林:談詩詞欣賞與品德情意
作者:編輯精選2022-06-17
在今日高度商業化社會中,面對人人致力追求物質生活而日趨功利,精神生活日益沉淪的問題,要擺脫人心漸壞而社會漸亂的困境,唯一出路便在於弘揚中華文化。
港大獲贈1億元 設立佛學主題住宿學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6-09
香港大學周三(6月8日)宣布,獲陳廷驊基金會捐贈港幣1億元,在黃竹坑將落成的學生村內成立首間以推動佛學價值和理念為本的住宿學院。
港大法律學院創新實驗室 首獲國際業界大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6-03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成立「法律、創新、科技及創業精神實驗室」,研究利用創新科技來處理法律工作,榮獲企業法律運營聯盟頒發的2022年「法律創新運營項目獎」。
家福會聯同大學推育兒課程 改善多代家庭溝通成效顯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5-27
香港家庭福利會邀請香港樹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設計「兩代同行育兒孫」課程,教育姻親共職携手培育下一代,對於提升家庭幸福度成效顯著,將為社福界安排更多專業培訓。
簡又文──太平天國史權威
作者:鄭明仁2022-05-27
簡又文是世界公認的太平天國史料專家,他著作等身,除了太平天國史之外,對廣東文物也很有研究。他下半生以香港為家,閉門治學。
向書法教育大師致敬
作者:周光蓁2022-05-24
王齊樂上月辭世,享壽100歲。他一生致力教育,戰後從羅富國師範學院畢業,一直在教育前線。從教育督學到官校校長,1979年更退而不休,投身成人教育,感謝樂翁一生奉獻,晚輩深深鞠躬致敬。
港大發展蒲飛路校園 倡建行人通道連接堅尼地城與西半山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5-16
香港大學(港大)正在重建目前位於薄扶林道及蒲飛路交界的舊體育及住宿設施,港大希望透過蒲飛路校園發展,能同時為居民提供連接薄扶林道和堅尼地城的園景通道,鼓勵民眾多步行、享受步行,達至雙贏。
中大古生物學家首驗證 史前鳥類主食無脊椎動物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5-14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古生物學研究團隊,發現1.2億年前恐龍時期的鳥類以無脊椎動物為主食。文嘉棋博士表示,能夠得知和驗證史前鳥類的習性,特別是飲食方面的習性,將是了解古代鳥類以至整個地球生態的一塊重要拼圖。
港大發現疫下學生 數碼鴻溝擴大 影響學業身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5-04
中小學學生的整體數碼素養在2019至2021年期間有大幅進步,超越了在2019年時期同齡學生的表現,但是日益擴大的數碼能力差距,也非常令人擔憂。
港大音樂紙本文獻展覽
作者:周光蓁2022-05-03
劉靖之教授著述音樂史稿幾十年,引起海內外音樂界的廣泛興趣和討論。香港大學圖書館「劉靖之中國新音樂特藏」展覽,展出劉教授5個階段的手稿和書籍,彌足珍貴。
尹國聖教授:對連花清瘟臨床試驗的統計學質疑
作者:編輯精選2022-04-27
至今兩年過去,仍然沒有連花清瘟的大型3期雙盲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問世。因此,連花清瘟的有效性仍然需要嚴格的雙盲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進一步驗證。
香港學海書樓100年
作者:鄭明仁2022-04-14
前清太史賴際熙1923年在香港創辦的「學海書樓」,到明年便屆100周年。學海書樓是香港最源遠流長的書樓,3萬多冊古籍現寄存在香港中央圖書館,令一個世紀以來在香港的國學香火得以延續。
「憂患意識」中的香港故事──上代經歷與隔代斷裂
作者:施林海2022-04-06
前輩贈以《香港情懷》,既是香江故事的細緻記錄,也有政經文化的評論採訪,時空馳聘一個多世紀,是香港社會發展之見證。其中的個人成長經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香港60、70年代的社會現象和精神面貌,很值得參考。
尹國聖:從統計學看疫苗猶豫及新冠死亡率
作者:編輯精選2022-03-31
港大醫學院以400萬人染疫來計算病死率僅0.18%,這是基於1月至3月的病死率。香港每年自然死亡率約0.7%,那麼3個月的死亡率約為0.175%。顯然,港大醫學院模型遠遠高估染疫人數。
Hong Kong will be fine! 香港大學慶祝111周年校慶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17
香港大學為紀念建校111周年,今年特別製作光影投射節目,線上呈獻給港大成員和香港市民觀賞,鼓勵大家在疫情下的困難時期,展示出堅韌與頑强,時常懷抱希望。
抗疫無名英雄
作者:孫明揚2022-03-16
為了完成檢測污水任務,不少相關員工走遍全港,在沙井的狹窄環境下長期默默工作,為控制疫情作出重大貢獻,實在令人敬佩,是抗疫的無名英雄。
港大「頂尖運動員入學計劃」首輪錄取三位優秀運動員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16
香港大學3月15日公布「頂尖運動員入學計劃」首輪取錄名單,三位香港新晉及現役運動員翁厚全、黃澤林、Russell Williams Aylsworth,將分別入讀理學士及工商管理學學士課程。
香港大學二位學者分別獲選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及國際化學發展組織會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15
香港大學二位學者李湄珍教授、任詠華教授分別獲選為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及國際化學發展組織會長。
港大:高頻率核酸混合檢測 有助遏止新冠疫情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03
港大最新研究發現,通過高頻率的混合核酸和抗原檢測,可有效減少總感染並有可能終結病毒SARS-CoV-2的傳播,措施在疫情爆發初期實施尤其有效。
預算案建議振興經濟措施 大專學界反應正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4
本港多所大學發新聞稿表示歡迎《財政預算案》提出的措施,認為政府增撥資源推動創新科技發展、提升大學醫療教學設施等,均有助鞏固和強化香港的國際競爭力。
港大陸佑堂今昔
作者:周光蓁2022-02-21
香港大會堂1962年開幕前,不少音樂會都在陸佑堂舉行。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當時港大校長賴廉士(Lindsay Ride)酷愛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