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大學文學院及比較文學系合辦的「煮字人生:林青霞、黃心村二人談」講座於2023年2月10日圓滿舉行。林青霞女士和黃心村教授在講座中,與港大同學、教職員、校友及嘉賓人士分享她們各自的事業及寫作人生。

我在學術界能有今天的一點成就,要感謝的至少有5、6位人士,羅教授無疑是其中一位,而且是排在很前的一位。無論如何,我對他生前為我而做的一切,只有無盡的感激。

香港大學周六(1月14日)於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舉行ARTathon藝術嘉年華,慶祝111周年,是經歷3年疫情以來港大首個大型戶外活動。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醫學院和理學院的6個研究團隊,獲美國國家醫學院頒發健康長壽催化創新獎(香港)2022,囊括香港區10個獲獎項目中6個。

1966年的同班同學,曲指一算應該是56年前了!三劍客相見一如初見,話匣子一打開,少年的心就飛回來了,聊當年趣事,談當年老師,譬如牟宗三、羅香林、陳湛銓、羅忼烈、饒宗頣等等多位名師。

2022未來科學大獎公布得獎名單,由李文輝教授、莫毅明教授和楊學明教授分別獲得生命科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和物質科學年度大獎。各人獲取獎金100萬美元。

前清太史賴際熙和兒子賴恬昌,畢生致力傳揚中華文化,父子在不同年代走着差不多的路,肩負近似的使命,成為香港文壇佳話。

香港大學於世界大學排名權威《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雜誌最新公布的2022至2023年全球最佳大學教育及教育研究學科排名第一。

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所長陳志武教授出席灼見名家八周年論壇時表示,2022有三件大事改變了世界局勢,令中國經濟過去40年增長所依賴的條件改變,「只談生意、只談賺錢」的國際規則已成為歷史。

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所長陳志武教授出席灼見名家八周年論壇時表示,2022有三件大事改變了世界局勢,令中國經濟過去40年增長所依賴的條件改變,「只談生意、只談賺錢」的國際規則已成為歷史。

學校領導及教師均認爲提供專業發展和其他促進機制的校本策略以增強電子學習效能、學校協作文化和社區支持,均屬幫助學校應對新常態挑戰最有效的方法。

研究發現電子支付與數碼貨幣,以及網絡安全與數據私隱是香港最熱門的金融科技趨勢,而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能(AI)將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改變金融服務業的關鍵技術。

全球教育科技峰會周五於港大舉行,內容涵蓋亞洲人才發展趨勢、如何應用人工智能、數據分析和網絡3.0等新興技術創新員工發展,以及公私營機構和學術界別如何共建學習創新生態系統。

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管軼教授,獲聘任為上海市病毒研究院首任院長。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發之初,管軼是最早一批赴武漢調查的專家,對新冠肺炎可人傳人、發展曲線等作出了精準的判斷。

唱不完說不盡的張愛玲從來就不是目的,也不是終點,而是一個窗口、一套方法、一條蹊徑,從張愛玲重新出發,我想看看她還能將我們帶到多遠。

螞蟻無處不在,了解螞蟻對理解自然過程的構成有着巨大的影響力。研究發現,螞蟻在全球陸地表面分布不均,對生態環境本來可發揮的作用造成潛在影響。

香港大學周四(9月22日)向5位傑出人士頒授名譽大學院士銜,以表彰他們對大學及社會的貢獻。

關於張愛玲的故事永遠說不完,只不過說故事的人的感性參差不齊。黃心村的這本書之所以引起我的共鳴,也許是因為我們現時都在香港,對香港有強烈的感受,因此在學術上得以心靈相通的緣故吧。

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得以年年舉辦,默默耕耘,教學百忙中,持續提名並指導中六學生參與的老師們,是學生愛上史學的緣由之一,筆者由衷敬佩。

對於Alex(羅啟銳)的離去,作為香港大學明原堂舊生會的會長,我在這裏代表舊生會同仁向Alex說一句:「永遠懷念你,你是我們的驕傲!」

興辦學校不易,貫徹理念更難。此書解構港大同學會小學及港大同學會書院的成功訣竅。

香港大學周六(7月23日)舉辦111周年慶典暨科創地標(Tech Landmark)項目動土儀式。身兼港大校監的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時承諾特區政府會繼續全力支持大學發展。

藉香港回歸25周年,香港多所大學先後與內地計劃及開展多個合作項目。港大與前海管理局、浸大與內地18間頂尖大學於同日分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希望進一步深化兩地合作。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前海管理局周一(6月27日)宣布將於7月1日後,推出9項惠港政策,方便港人在前海創業就業,支持優勢產業發展,以優質服務、優惠政策全方位服務業港人港企。

在今日高度商業化社會中,面對人人致力追求物質生活而日趨功利,精神生活日益沉淪的問題,要擺脫人心漸壞而社會漸亂的困境,唯一出路便在於弘揚中華文化。

香港大學周三(6月8日)宣布,獲陳廷驊基金會捐贈港幣1億元,在黃竹坑將落成的學生村內成立首間以推動佛學價值和理念為本的住宿學院。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成立「法律、創新、科技及創業精神實驗室」,研究利用創新科技來處理法律工作,榮獲企業法律運營聯盟頒發的2022年「法律創新運營項目獎」。

香港家庭福利會邀請香港樹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設計「兩代同行育兒孫」課程,教育姻親共職携手培育下一代,對於提升家庭幸福度成效顯著,將為社福界安排更多專業培訓。

簡又文是世界公認的太平天國史料專家,他著作等身,除了太平天國史之外,對廣東文物也很有研究。他下半生以香港為家,閉門治學。

王齊樂上月辭世,享壽100歲。他一生致力教育,戰後從羅富國師範學院畢業,一直在教育前線。從教育督學到官校校長,1979年更退而不休,投身成人教育,感謝樂翁一生奉獻,晚輩深深鞠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