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在兔年會出現了一些對香港發展有利的因素,但香港各界絕對不能有所鬆懈,更不能存有「大安主義」或「僥倖」心態,因為要利用好那些有利因素,香港各界必須付出巨大和艱辛的努力。
今天是正月初五,是南方的「隔開」,就讓我們應一應節一起送窮迎新,一同大掃除,好好清走疫情下的鬱悶和頹氣,來一個「一元復『常』,萬象更新」。
欠缺領導力的西方正處於一片大混亂。美國要更強,首先要犧牲盟友,從西方割韭菜,最後反目是必然的。
這一兩年北京一些重要措施,從好的方面想,都是為了老百姓的福祉,但執行時所產生的collateral damage,代價很大,惹人質疑達到同樣的目的是否有更好的方法。
立春日為每歲之更替時刻,因取之以作為研究流年之對象。曆法世家蔡興華從中剖析疫情何時受控、木旺是否不利樓價,以及哪個月出行要小心。一起聽聽她的分析。
因應工業4.0、數碼轉型、新冠疫情和國際地緣政治變化帶來的營商壓力,許多行業均需變革核心業務,擁抱敏捷轉型,以適應市場及經營環境的急劇轉變,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由灼見名家主辦的2023年投資展望論壇,邀請資深建築師、術數名家蔣匡文博士主講兔年運程與九運展望,當中涉及周易卦象、春牛圖、太乙數等多種傳統術數作參考。
中國取消嚴格疫情管控措施後,新冠感染席捲全國,出現藥物搶購潮等亂象。到底西方國家──特別美國──是如何考量其管控大型疫情的防禦及退場策略(exit strategy),是否值得中國參考?
這3年提醒特區政府以及我們每一個市民,大家要共同珍惜以前視之為理所當然的每天都有大批內地遊客來港的現象。
高鐵香港段周日(1月15日)起恢復營運,毋須預約配額,每日售票上限1萬,北上南下各5000,乘客可在網上購票,或到高鐵西九站買票,預售期15日,並全程引入電子票,車票資料將與證件連結。
無時無刻都出現於Facebook的疫情資訊中心,提供是否只有資訊?
疫情仍未全消,加上學生潛藏已久的各種成長、學習、家庭問題,相信會在回歸校園的蜜月期過後陸續浮現。站在教育前線的任何崗位,不單未能鬆懈,更當作好預備。
幾十年來,房地產行業從被視為「資本無序擴張」的行業,變成如今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現在國家想再次借助房地產去拉動整體經濟,以修補在疫情期間經濟所受到的創傷。可是這樣做對現時的經濟環境真的有利嗎?
有不少研究同時指出這幾年各國停課對學童學習進度有莫大影響,直接令他們失去幾年累積人力資本的機會。
官方目前只能不斷宣傳通關的重要和好處,但在港府的自主性不斷減弱的大趨勢下,市民對港府的依賴和信任度同時減少。這不是挑撥關係或煽動仇恨,而是不能視而不見。
政府早前宣布1月8日(周日)起開始實施首階後與內地通關,周四公布進一步細節,每日最多有6萬名港人從海、陸、空不同口岸過關進入內地,入境內地後不用檢疫。
內地上月調整動態清零政策,放開管控限制,有利於重新激發經濟的成長活力和動力,並且在各地大規模修建方艙醫院來進一步堅持科學防控,為遏制病毒蔓延作出萬全準備。
疫情期間,全球消費者都出現了消費疲軟和儲蓄增長強勁的情況,普惠財政刺激政策是否有效?對此,我們利用港版支付寶30萬用戶經過匿名處理後的詳細交易數據,評估了2021年香港特區政府推出消費券計劃成效。
在風雲變幻的世界裏,如果我們有一線希望,我們都應該將所有的機會讓位於和平,競爭絕不意味着衝突與對抗,不應該是冷戰,更不應該是熱戰。2023年來了!帶着無法擺脫的恐懼,但總算隱隱約約聽到希望的腳步聲!
任何涉及人類行為的公共政策(包括控疫防疫政策),漠視經濟學知識,不但會導致政策效果事倍功半,更嚴重問題是制定政策時政策目標根本違反成本效益。
中國民間不斷流傳重症患者多,且出現「白肺」患者,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公開批評中國,資訊不透明,世界各地也漸漸失去了對中國的耐性,紛紛頒布自己的區隔方式,是無可厚非。
作為體現經營的主要指標,營業額、利潤率、市盈率和滙率,是國際投資者用以考量的主要參數。中印企業在這些方面有何區別優勢?
新冠肺炎是一種病毒,因此防病需要從兩個方向入手,一是要提升免疫力,二就要進行抗病毒保健。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新年賀辭,提到今年去了香港,看到香港將由治及興十分欣慰,堅定不移落實好一國兩制,香港和澳門必將長期繁榮穩定。
隨着三年疫情過去,各國迎來開放的新氣象,希望新一年政治回穩,經濟加快復甦。經歷了這許多不平凡事件,本社特別選出「2022年十大國際新聞」,讓我們一同回顧如此跌宕起伏的一年!
即使主政者的原意是如何慈悲為懷,如果他沒有把人類只為自身利益出發的角度考慮在內,政策很多時都會有一定的反效果。
美國研發力強,但卻連高鐵都沒有。建設活動停滯,進步便也終結。原因就在於政黨分歧、社會缺乏信任。
中國是充滿個性政治的國度,同一個政策到了不同的幹部手裏,可能出現良莠不齊的結果。商界和市民要如何適應?
3年沒有坐飛機,一切變得雞手鴨腳。以往是「一擊即中」,現在看到電腦版面,竟然猶豫不決,信心跑往哪兒去?生命的安排,上天有數,該留便留,該去便去,兩者以外,往往是噪音。
新冠初期,我們未確診就被隔離,連出外購物也像偷走似的,一眾居民惹上了集體抑鬱症。3年了,這種集體抑鬱寂寞感,把很多脆弱的關係推上崩潰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