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應集中在提高港人幸福感、歸屬感,聚民心,營造更包容、更寬鬆的社會氣氛。只有大部分人心情舒暢,港人才會支持特區政府,香港才可以真正「由治及興」。
中國要發展為教育強國,英文學習的位置需要正視,不能因為國家安全的考慮,就索性減少學習英文的時間。
美國較市場主導的經濟制度,配合AI發展導致的就業和收入調整,再加上較進取的財政政策,似乎反而能達到社會高低層工人收入急速收窄的效果,亦即逐漸實現「共同富裕」的崇高目標。
面對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的企業決策者們必須實事求是,且堅定地展望未來。他們必須摒棄在舊時代裏形成的固有的思維習慣,去積極擁抱一個新的多極世界。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早上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推進強國建設,離不開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世界經濟不會走向衰退,至少就中國而言,2023年中國的經濟應該可以走向一個緩慢的復甦。
我們在強調國際金融要創新發展,香港金融產業和虛擬資產市場要不停頓地往前走的同時,亦要了解到過去一段時期過度積極地不干預資本剝削的缺失,同時要照顧到社會基層民眾今後對改善民生方面的熱切期待。
改革開放的最重要改變,是容許小部分人先富起來。有了成果的差異,就能誘發出更多努力上的差異。這是導致改革開放後生產力大增的主要原因。
國家主席、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周二至三(8月16至17日)出訪遼寧省考察,並就做好防汛工作、提高災害防禦能力作出重要指示。另外考察企業科技創新、加強基層黨建和社區服務等情況。
社區上絕大多數的全體基層民眾若能被悉心照顧,授之以漁,包括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妥善安排和處理、提供暢通向上流動通道、有能力者回饋社會再分配等,這一切將促進和諧社會的眾志成城,把我們的地區建設得更美好。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均發表重要講話,表示明年經濟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
中國的執政者必須重新檢討中國的分配方式,不能再容許經濟發展的得益,大部分落入少數商界手裏。共同富裕於是成了增加內需,促進經濟內循環的必由之路。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一(11月14日)於網誌表示,六中全會的決議,對香港的未來意義重大。他指出,港府要學習以人民為發展的中心,包括推動經濟多元發展,落實共同富裕目標。
鄭永年教授提醒,東南亞國家應以自身利益為重,避免成為美國同中國發生代理人戰爭的代理,因為這對任何東南亞國家都沒有好處。
中央整頓科網經濟動作頻頻。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從國家安全角度來看,這些整頓都是必須的。但是中國一直以來依賴科網推動經濟,不用過分憂慮,可以依靠三種分配方法造福社會,保持國家安全。
富不與官爭,大地產商富可敵國,但政府掌控權力,可以制定政策,也可以改變遊戲規則,到最後地產商都只能選擇與政府合作。
老友可能不明白,樓價下跌三成是有違國策,習主席提倡共同富裕,樓價下跌三成共富變共貧,中央政府是不希望樓價繼續上升,而不是要樓價在現階段下跌三成。
由於上一波技術革命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紅利已經結束,全球開始進入存量時代,每個人必須搶奪別人的機會才能活得更好。
北京娛樂界「飯局亂象」、娘炮和小鮮肉事件,受到老毛左「炮轟」,大款馬雲,影星趙薇、鄭爽被重罰,引起民企(私企)焦慮。號稱「老娘舅」的高幹出面打招呼:對民企的政策不變,不會再來「殺」(劫)富濟貧。
近月恒大等內地企業的發展,教我們不能作出任何假設,最極端地一家企業可能要變非牟利機構,甚至還要說樂意遵從,雖然大家都不認為會極致至此。
最富有的1%家庭,佔社會總財產約35%;弱勢群6億人(約佔總人口43%),月均收入千元,僅堪溫飽,突顯貧富差距太大。國民收入分配如何兼顧公平,第三次分配中大款是否自願捐款,正受各方關注。
我們將看到更多公私合營(PPP)的模式在中國湧現,更多包括政府、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的生態系統將被建立。企業必須認真審視他們現有在中國與其合作夥伴的關係和決定需不需要進行重構。
中央提出共同富裕政策引起外界關注。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指出,中國出現貧富懸殊、社會內需不足,中央希望經濟得益讓人人分享,並汲取資本主義的經驗教訓。
中國之所以予人好戰的印象,是中國必須立足於戰,才能叫好戰者不敢輕易發動戰爭。
中央政府近日提出三次分配、共同富裕概念。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認為,這是社會發展目標,貧富差距擴大必然導致社會不安,不利政府施政,港府應該盡快處理。一起聽聽曾主席分析。
中國政府「共同富裕」的目標要求政府對社會和經濟的關鍵領域進行有效干預,現在應否以更積極的方式檢討香港的稅制,以實現共同富裕的最終目標,但又不真正損害富人的利益?
飯圈集資資金去了哪兒呢?平台、冠名商、經紀公司、明星及其貫穿其中所有環節,個個賺得盤滿缽滿,甚至站姐、大粉、代拍、黃牛,也都收入不菲,粉絲紛紛被割韭菜,亂象無窮。
今次中國政府的構思,似乎是要向一些超級富裕的企業着手,引導他們在交稅之餘,還得做大量的捐獻,以減少中國貧富懸殊的程度,讓社會可以走向「共同富裕」。
自人類有歷史以來,社會學家與政治領袖都一直在為達到「共同富裕」而努力。老子說「上善若水」,原因是水會為追求平等而終身努力不懈(流到世界同一水平)。
其實西方國家亦會執行許多監管措施,但中國政府執行的決心和速度更加明顯。「改革開放」政策本來就是一個持續的實驗,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之間的微妙平衡一直在不斷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