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教育大學

發展局公布北都大學城初步規劃 理大欲規劃醫療人才培訓基地 教大東華倡服務區內市民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15
發展局11月13日公布牛潭尾初步規劃,佔地約127公頃,相當於6.7個維園大小,逾三分之一、即約46公頃土地擬發展為大學城,多家大學早前表示有意發展第三所醫學院。
聖保羅書院170周年展覽 施俊輝親臨中環街市揭幕
作者:編輯精選2023-04-08
名校聖保羅書院創校170年,繼早前舉辦了一系列校慶慶祝活動,4月8日(周六)於中環街市舉辦「城中先驅.啟迪後賢」校慶展覽,即日起至4月16日,展示書院過去到現在為香港作育英才的努力。
理大與教大攜手成立全港首家沉浸式學習及元宇宙教育研究中心
作者:編輯精選2023-02-16
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教育大學2月10日簽署諒解備忘錄,共同成立沉浸式學習及元宇宙教育研究中心。根據協議,兩間大學將就元宇宙及沉浸式科技進行基礎及應用研究。
三毫子小說熱潮再起
作者:鄭明仁2022-10-21
流行於50、60年代的香港「三毫子小說」,沉寂一段長時間後,近日再度在文化圈掀起熱潮,繼中文大學舉辦講座之後,教育大學又出版了研究三毫子小說的專書,真的是漪歟盛哉!
點亮教育原動力
作者:列家誠2022-09-15
資源的不匹配,令那些不希望成為教師的人,最終不情願地在教育界工作,並毫無意義地度過他們的一生;精英卻因為教育界的工時及既有文化等原因而卻步。教育界的新篇章要如何才能展開?
李子建教授獲推舉為下任教大校長候選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9-05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經過全球招聘後,正式推薦現任學術及首席副校長、課程與教學講座教授李子建為下一任校長候選人。
專訪馬時亨:優先對外通關 保住香港窗口角色 特首派精英出訪做宣傳大使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20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局長馬時亨接受本社專訪,認為香港已變成一個孤立的地方,亟待政府推出新措施,通關、挽留本地及吸引海外人才,保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從生死教育到善亮人生
作者:周慧儀2022-05-31
人的壽數有限,要珍惜生命,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努力從容面對和處理各種未完的心願,學習在不斷超越中取得平安和喜樂,逝者安詳、生者安寧。在有限的人生路上,一齊喜悅地活出無限的信心、希望和愛吧!
施仲謀教授:從詩詞欣賞到品德情意教育
作者:編輯精選2022-04-19
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是重中之重,是教學上最難處理的問題。但這些皆可從豐富的詩詞經典中找到素材,聯繫學生的生活實踐,古為今用,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品德情意的熏陶。
港大抗疫心理健康小貼士 獲得幸福感的十項建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18
由停課到社交距離措施,疫情防控措施加劇了人們的孤獨感,增加了抑鬱和焦慮徵狀在人群中出現的機會。香港大學提出10項管理和加強心理健康的幸福小貼士。
李子建教授:重新思考教育的未來
作者:編輯精選2021-12-17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近發布一份研究報告,提出將環境教育納入所有學校課程是迫切的事情,人類須重新學習與受創的地球互相連結,忘記導致生物多樣化損失和氣候變暖的傲慢。
人文精神與教育專業
作者:黃冬柏2020-10-30
從事教育工作的人或多或少都了解什麼是人文精神。因為人類學習欲望是與生俱來的,所以我們去教;除了教知識,更重要的是關懷學生成長、在他們遇上困惑時從旁扶助。
九大校長發聲明 社會分歧非大學造成 政府須化解政治僵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11-15
當前的社會紛爭,已令大學校園化身成政治角力的場所,而政府的回應至今未能有效化解危機。任何認為大學可以化解這場危機的期望是不切實際的,因為這些極其複雜而艱難的困局,並非由大學造成。
生命教育的反思
作者:張仁良2019-03-21
生命教育涵蓋的內容既深且廣,不但要讓學生認識自己、反思生命的意義,亦蘊含價值觀及品德的培養,乃教育的崇高理想。
不要公審 但要承擔
作者:曹啟樂2018-02-27
近期部分香港的大學生出現道德問題,例如張貼慶祝高官喪子標語,粗語辱罵教職員等。但我們是否要向犯事學生進行公審?
張仁良校長:公眾對教大的學生有很高期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2-14
張仁良校長希望學生借民主牆事件反思和汲收教訓,因為公眾對大學生有很高的期望。張校長認為今次事件發放很清晰的信息:大學的校園享有言論自由的同時,亦希望大家互相尊重。
打開中亞大門 教大助哈薩克老師適應英文教學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1-27
香港科學課程讓哈薩克老師們感到新鮮:「老師的教學思維也要跟着轉 180 度。課程十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