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華學院校長陳慧慈教授於2月17日在傳媒聚會上表示,學院正積極根據政府的《成立私立大學的路線圖》申請升格為大學,目前進展理想。今年亦是東華學院成立15周年,將舉辦一系列活動,包括學者講座、社區健康日、國際研討會及學術會議等。

這個年頭,連大學校長都不易為!美國大學的校長辭職潮告訴我們,很多不同利益集團都想影響、控制大學,但這樣對大學並非好事。

1985年創辦的明愛專上學院獲批准升格為大學,英文及中文名稱分別為”Saint Francis University”及「聖方濟各大學」,是香港首間天主教大學。

香港珠海學院9月27日(周二)假香港黃金海岸酒店宴會廳舉行「香港珠海學院啟動典禮」,公布新校徽詳情,以及慶祝收生人數突破1500人。

2023年已正式更名的香港珠海學院,2月7日舉辦新春媒體春茗,校董會主席林廣兆、校長陳致教授率管理高層向媒體祝賀新春,並擘劃發展鴻圖。

東華學院新任校長陳慧慈指出,社會長期以來對醫療人才需求殷切。

高中畢業生和大學畢業生之間的工資差距增長已經放緩、停滯,甚至許多大學畢業生現在賺的錢還比不上普通高中畢業生,在高等教育的成本大幅上升,教育界專家紛紛開始擔心學位的經濟好處將逐漸消失。

在中國市場經濟的環境下,中國教育部的運作應當是多鼓勵各大學的改進,而不是干預各大學的活動。

恒生管理學院規模不算很大,但專注於本科教育,加上自資院校的自主性與靈活性,有利於把這所學校辦成較接近美式文理學院或博雅型的大學。

恒管嘗試突破傳統美式博雅院校的局限,取長補短,活化創新,以更佳應付本土文化和需要,成為地區高教一個新模式和新選擇。

香港長期依靠公帑資助大學,私立自資院校起步遲發展較新,私校仍難與公校在資源、聲譽與排名上作競爭,一些社會人士對私校仍欠足夠了解。

浸大不會變成港大,或者變成科大。浸大的定位是博雅大學,這個方向浸大上下都是贊成的。

我覺得,捐款最好集中火力,實在不妨連續支持一間學校5至7年。這一代學生好了,他們自然會照顧再下一代。

書院將分為四個舍堂,每個舍堂都有主題,分別為多元文化、健康生活、社區服務、可持續發展,希望能培養出獨特的書院文化,實踐師生共融。

作為國際高教樞紐,香港只有高水平的私大才有存在的價值,因此素質保證最為重要。

公開大學有特別的使命和任務:是打破香港只有公立大學的局面。

我心目中的博雅,就是希望同學們每天實際地生活,回到一條村落般的生活。

香港的私立大學不及公立大學普遍,歷史也短,但何校長相信私立院校在香港潛力甚大。究竟私立院校優勢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