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就是停止學習的操練。不操練,卻會有較多餘暇整理個人的課業,由溫故而知新。
時窮節乃現,豐足的時候,分享容易,困難之時,就是考驗。在這些日子,如何看待口罩、廁紙、白米、消毒用品,竟都如照鏡子般把真我照出來。因為你的口罩在哪裏,你的心也在哪裏。
筆者除了是律師之外,亦是兩間學校的校董。最近因教育局宣布停課,不論是學校或家長,均十分關心在停課期間是否需要全數支付校車車資。
既然我們知道這場抗疫是持久戰,我們便要積極考慮一些應變策略,不能總是天天「閉關自守」,這樣下去,家長小孩的身心也變得不健康。
引進「在家學習」的另一種思路,是把疫症的「危機」,變成改變教學模式的「契機」。積極地看,「停課」正好是擺脫了課堂與課時的束縛,讓我們有空間重新思考,把「上課」轉化為真正的「學習」。
在停課的日子,我和幾個同學分工完成這些練習,然後「共享」,省時省力,這樣的「學」,豈不快哉?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未有減退跡象,教育局宣布延長停課,中小學、幼稚園可於復活節後復課,最快4月20日復課。至於中學文憑試筆試則會如期3月27日開始。中英文科口試繼續舉行。
人類悶了一陣子,就會產生苦澀的感覺,會做成一種心理困擾的感覺。從字面解釋,「悶」字是門把心困住了,我們應怎樣解「悶」,就是要把門打開,令新事物和新鮮感可以進入我們的心靈呢!
假如大家努力,積極運用疫情籠罩下的非常境況,也許可以創出一些新的學習模式,在教學理念上有平常不會有的突破。
現在多了很多意料之外的留家時間,理論上如能善用,可作正常課堂生活的調劑,或者自學能發揮不同程度拔尖補底的效益。但這些設想,不要去想了,因為香港學童習慣依賴多於自主,習慣群體多於個人,習慣比試多於自省。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表示,因疫情未減退,決定全港學校不早於3月16日復課,身處外地學生無需急於回港,本港學生亦應避免離港。
若然不幸地,3月2日未能復課,教育局及考評局應及早公布,早前說有可能實施的第二方案,即文憑試整體延後、小學呈分試取消等措施就要推行,讓學界及早再作準備。
家長不妨趁機善用自己和孩子一起在家的時間,教導孩子個人及公共衛生知識。繪本圖文並茂,視覺效果明顯,敘事清晰簡潔,既是幫助家長解說的有效工具,亦是共渡美好親子時光的好幫手。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今天(6日)表示,暫定3月2日復課,提醒學生應於復課的14日前回港。他同時表示,押後3月27日前的中學文憑試的所有考試。
現在已是人們聚首,都談有沒有口罩,或者如何能買到口罩的時候。疫情不止息,這項民生必需品的需求只有愈來愈急逼,也是政府能協助市民紓困的機會愈加濃厚。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下午4時半就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召開記者會。全港中、小學及幼稚園,以及特殊學校進一步延長停課至3月1日,3月2日才復課。
2020年鼠年春節,亦正值全民抗疫之時,身為幼兒家長及照顧者,如何作出努力支持社會,又能讓幼童盡小市民責任?
孩子不知道停課實際有什麼影響,只知道多了幾天假期,延遲了測驗考試都感到歡天喜地。可是外面是漫天烽火,停課不是好玩的事情,學習遭不正常的中斷,而且不知道何時真的可以繼續。
今天示威者各區堵路。教育局下午宣布,因應當前及可預計的交通狀況,以及學校匯報,全港學校,包括幼稚園、小學、中學及特殊學校,將於明天停課,以策安全。
8年抗戰,日本大舉侵華,對國人而言,生命財產受到極大的威脅,是最壞的時候,但西南聯大的屹立,卻在中國乃至世界的教育史上,寫下最優美的、最令人稱頌的一章,是生於憂患的最佳詮釋。
在全港交通癱瘓下不停工所造成的混亂局面,對各行各業以及對市民生活造成的影響,政府有沒有評估呢?社會為此要付出的代價,會不會比停工一天還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