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公平意識,是隨着社會發展而演化的。學生要作怎樣的學習與準備,也需要與時並進。美國和香港的發展,似乎有相似之處:當社會還沒有公平意識的時候,教育往往可以起一個啟蒙和突破的作用。
香港作為國際城市所面對的機遇及挑戰日益增加,本地的人才培育刻不容緩。香港學校明確的正規教育框架已不能滿足未來教育的需要。
在新的社會形態下,個人的價值觀,愈來愈成為個人前路的決定因素。一個人價值觀的養成,學校教育就成為關鍵。
知識管理是最重要的工具,通過知識管理的過程可以促進個人隱性知識的增長,以致學校成員可以彼此分享個人知識,並從與其他人交流分享知識過程中獲得嶄新的詮釋。
以前聽到不丹,是他們的「愉快指數」(Happiness Indicator),與教育關係很大。這次才知道,這是不丹國家發展的基本哲學。
劉智鵬教授預言,中國的未來將是「從仰望西方到平視全球」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則是「立身於中國傳統文化,以中國的話語表述中國故事」。
無論GPT工具是好是壞,來勢洶洶,任何人都難以力挽狂瀾,更何況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我們教育工作者可以做些什麼?
不論在工作及信仰(或個人的信念)上,都應該繼續努力學習及更新,讓自己一直保持在有心、有力及有格的素質,讓個人的教育夢能實踐,亦幫助別人實踐。
對一些影響整個家庭的議題,不能隨隨便便掉以輕心,更不可以意氣之爭,讓情緒主導啊!要夫婦共同協商。
每人頭上的天空都不一樣,從個人角度去討論去留的宜與不宜,是沒有意義的。討論這問題,必須從香港人整體利益出發。
世間有很多聲音。 世間有很多選擇。 靜心聆聽,有無比深遠的意義。
這天見到他跟她,一個戴口罩,一個卻沒有。誰戴?當然是女的,也就是他的太太。至於他為何不戴呢?沒想到見到久違的他們,竟因為口罩問題而吵了一場。
解除口罩令後,正好是鍛鍊社會大眾包容接納的能力有多高!不過這種情況也剛好讓大家學習互相理解和包容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不論是否佩戴口罩都是合法和合情理的,但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自己及別人的選擇呢?
生命教育的精義是從認識(甚至熟悉)的生命中去體會人的生命。
在網絡世代,全球的網民可以參與查案、公審、裁決,在抖音的世界,不需要陪審團。命案也在全球化的極端之下產生情節和手段的扭曲淪為愚蠢,而且引發的怒吼超越國界。
AI科技的未來發展,不能單靠科學家和工程師,還要靠人文社科學者的參與融合。大學教育要帶動科技發展與人文關懷的結合,令兩者平衡共濟發展。
為孩子選擇適合的學校,而非人云亦云選擇名校。
專題研習普遍已成為學生必然經歷的學習過程;透過研習活動,學生不單增進了知識︑提升了學習能力,他們的探索好奇心︑學習的內在動機,以至學習態度亦有所增益。
在辦公室,免不了利益計算,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便可。
為什麼全人發展如此重要?「全人發展」不是什麼新名詞,但是在高等教育來說,專業人才的培養,仍然是主導思想。
科技創新教育的推行,同時需要輔以人文精神的培養,其中又以情志教育的培養為要。面對時代開展新的一頁,個人深信詩教的進一步實踐與深化推行,不但是本地教育當前的首要任務,更是未來中文教育發展的新路向。
正如一些學者指出,中國從來就沒有自外於世界,今天的中國是處於一個古今中西的交匯所在。二十大報告說: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具體要問什麼?
最近我想:若我在一年、一個學期裏只能選取一個周訓,我會選什麼?再三思考後,我決定選「勤勞」,為什麼?
我們深信教育已不再只為精英服務,而是能夠幫助每一個人,充分發揮他或她的潛能,發揮他們的能動性,以應付將來環境、經濟、社會等無法預測的挑戰。學生於成長期間,家庭及學校應提供一個正面的價值觀教育給孩子。
從前我們常說是七年之癢,但就現在聽過的婚變故事,七年之癢有之,十多年的也不少。
世界盃落幕,在地球這一邊,港產足球教練陳婉婷(綽號「牛丸」),繼續向她的世盃夢進發。
市場決定未來,西方雖然要拼命保住經濟霸權和價值觀,但只會是徒勞的。弱肉強食的500年已過去了,年輕人要準備將來。
近年往外地念書的孩子年齡愈來愈輕,有人認為早一點適應外地生活會令發展好。但這極具爭議,我們先要明白父母子女關係怎樣培養出來。
世界複雜,世事複雜,關鍵在於認識自己。
政府近年來大力在幼稚園教育階段的推廣中華文化,以求讓幼兒對自己祖國有更多了解,從小培養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感。然而政府課程指引較為模糊,且未有明確的教師培訓。幼稚園應該教什麼?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如何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