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慈濟

善念如何挽救經濟?──專訪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博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7-09
戮力推動善經濟的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博士接受本社獨家專訪,他認為,利他、和合、共善在當今之世較自由、平等、博愛更為重要,鼓勵眾人從利他角度從事經濟活動,有善的動機、善的方法,就能達到善的結果。
心心念念在人間, 擴大世間愛的聯合
作者:釋證嚴2022-08-22
大家要努力,共同要發心,不要輕視自己的力量。一個人的力量發心,可以幫助天下苦難人,而且我們也應該要尊重自己的生命的價值,開一個歷史的先鋒,我們都是歷史人。
與天地自然共生息,唯宗教讓心靈有所依
作者:釋證嚴2022-08-15
其實,我們的生活都是很平常,也很安靜!總是時時期待自己的心底風光, 與天地大自然共生息。
把握時間實現自我 愛護環境師法自然
作者:釋證嚴2022-08-08
時間就是那麼無情的過去,它不會回過頭來,與你打個招呼。我們人啊,總是很無奈地,被動地催着、拉着向前,也由不得你停留。我時常在說,分秒、秒秒,我們要把握。可是在聽的當下,時間又是秒過,空盪盪地流逝着。
愛無偏差,動一念心,可救天下
作者:釋證嚴2022-08-01
這一波疫情,我們需要趕快重新整頓,思考我們要如何淨化人心,讓人心清清淨淨的, 只要把人人的心帶往共同一個方向就是「愛」。
貪婪與懈怠
作者:釋證嚴2022-04-25
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貪婪與懈怠,不肯正當地努力工作,只想輕鬆過日子,這種心態只會帶來更辛苦的生活。
善守本分
作者:釋證嚴2022-04-18
人的本性原是清淨、良善的,只因後天染上各種的習氣,若無法改掉不好的習慣,就會造成身心的痛苦;如果能時常保持清淨心,則不論遇到何種境遇,都會守好人生的本分。
大地萬物皆有用
作者:釋證嚴2022-04-11
智慧不是自命清高,而是不妨礙一切、尊重一切。
天清景明・追思感恩
作者:釋證嚴2022-04-04
真正的「追思祖先」是不廢舊禮,奉行古訓,涵養道德;「慎終追遠」是行大孝,善用父母給予的身體,利益人群,行善付出,將功德回向給父母。
你不是最可憐的人
作者:釋證嚴2022-03-28
千里之路始於初步,只要方向正確,一步一步地向前行,總會有到達終點的時刻;修身養性也是如此,每天都要精勤不懈,有朝一日就會聽到一句人生中最契機的道理。
無忍境界常保歡喜
作者:釋證嚴2022-03-21
當他人說出不順耳的話,倘若無法消化掉,就會形成心中的陰影;言者無心,何必聽者有意?
不明事理徒惱亂
作者:釋證嚴2022-03-14
我們要時時警惕自己—心中若有一點疑惑,不要累積成「惱」或是「怨」,凡事用智慧分析、摒棄先入爲主的觀念,才能照顧好心念。
婚宴從簡・善行為重
作者:釋證嚴2022-03-07
婚禮是給新人終生的祝福,招待親友的宴席若能素食不殺生,不但增添福氣,也造就功德。台南有位實業家謝居士,生意遍及全球;娶媳婦時,賓客多達170桌。茹素的他曾擔憂:籌辦素食婚宴是否顯得吝嗇、失禮?
戒為制度・愛為管理
作者:釋證嚴2022-02-28
常有人問我:「慈濟人眾多,形象總是整齊有禮;出外行善,所作所為也常感動人心,請問法師以何為制度,又是如何管理?」我想了想,回答:「沒有特別的制度和管理,只有『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
新年心年・勸善造福
作者:釋證嚴2022-01-24
志工們年節假期不虛度,把握時間為人群造福。有的走進社區鄰里,挨家挨戶祝賀「新年快樂」,還請人抽「靜思語」籤,希望人們開春就得到吉祥與祝福;或是關懷獨居老人、孤兒,準備素食料理一起圍爐,溫暖每一顆心。
善念循環・共聚福緣
作者:釋證嚴2022-01-03
有時,人們因為立場不同,可能相互對立,甚至發生衝突,例如勞資關係。傳統五倫中,「君臣有義」的智慧,可轉換為職場上的「勞資有義」──僱主善待勞工,勞工則盡忠職守,勞資雙方互相感恩。
微創介入性腦中風治療 快速打通血管減輕腦損傷
作者:高鴻文2021-12-21
腦中風年紀愈大發生的機率愈高,尤其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是腦中風高危險群,建議要按時服藥、回診,平常生活飲食宜少鹽、少糖、少油及高膳食纖維,並規律運動。
珍惜人生每一秒
作者:釋證嚴2021-12-06
社會上很流行一句話—彩色的人生。要生活得有色彩,就要用心抓住時間;心用在時間上、用在待人處事上,便能擁一個多彩多姿的人生。
以感恩心接受指正
作者:釋證嚴2021-11-15
善惡是相對的,善起,惡就滅;惡起,善就滅。所以要好好培養一念善心,有了善心,即使是惡緣,也能夠轉為善緣。
守財奴的領悟
作者:釋證嚴2021-10-11
世間人因為欠缺「愛」,生活才會過得不快樂,如果每個人都能為他人着想、付出一分愛,人生自然充滿喜悅與幸福。
童蒙之學 ‧ 始於禮義
作者:釋證嚴2021-09-27
鄰近泰國的馬來西亞,慈濟的幼教辦得非常好,許多家長都向老師反應:孩子回家後變得很有禮貌,很懂得生活規矩!
良藥苦口
作者:釋證嚴2021-09-06
真理如苦口良藥,要能感覺到苦、能觸到痛處,這個人才有救。
淨心的掃把
作者:釋證嚴2021-06-28
時間確實可以累積功德,過去迷惑顛倒的歲月,不算是眞正的人生,若眞正能夠做「利人利己」的事情,才算是眞正的人生。
内能自謙就是功,外能禮讓就是德
作者:釋證嚴2021-06-14
功的成就是因為內心有了自謙的功力,「自謙」就是要時時記住自己的本分,力行菩薩道。
有一種人,對別人很好,卻不能善待家人
作者:釋證嚴2021-05-24
我們要了解一個人,不能只看他對外人的態度,應該看看他對父母孝不孝順?對太太、子女是不是真正關心?一個人能對家庭負起責任,一定是個忠誠可靠的好朋友。
其實愛心是給自己的
作者:釋證嚴2021-05-10
貧困的眾生缺乏的是物質,物質容易滿足;而富有的人所欠缺的是精神的食糧。富有的人,如果貪得無厭,那份飢渴的心,和貧窮的人又有什麼不同?
為閱讀提燈,點亮孩子未來希望
作者:編輯精選2021-03-28
長期在靜思書軒閱讀好書,我深切體認,閱讀不只是知識的傳輸,更可以陶冶心性,成為生活的能量。「靜思閱讀書軒」透過空間營造,讓孩子與老師都能夠貼近閱讀,擴大視野,從閱讀中得到滋養和安慰。
原來「貧」是由「病」來
作者:釋證嚴2020-11-23
有很多家庭,案主才30、40歲,卻因病把整個家庭拖垮了!一個家庭一旦垮下去,教育也會有問題;家庭教育一旦發生問題,社會上就有青少年問題產生。
歡喜心就是幸福
作者:釋證嚴2020-11-09
日常有這三種心:愛心、信心、寬容心,每天都能活得歡喜自在。看到什麼人都歡喜,做任何事也歡喜,這就是菩薩的初地──「歡喜地」。
小我,才能福慧雙修
作者:釋證嚴2020-10-19
慈濟20幾年來,雖然所做的是社會福利事業,名義上是救濟貧困,實質上的目標卻是在教導富有的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