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美國大選,拜登和特朗普在辯論中展現的水平低劣,背後反映了美國政治制度本質上的不完善?同時,美國嚴重通脹和貨幣供應量大漲,背後原因皆在中國?本影片剖析美國的現狀與未來走向。
美國總統選舉首場辯論結束,拜登表現惹起黨內討論,有人認為他需要退選。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認為,特朗普借辯論建立敢接受挑戰形象,但科技、傳媒、司法、學界都極端傾斜民主黨。為什麼?一起聽聽!
不管事實真相到底是什麼,刺殺是個人行為,亦或背後有團隊策劃,以及真凶是否存在,是誰,目的為何,目前發生的一切對於拜登及民主黨來說,都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肯定會有人將此事與民主黨聯繫起來。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13日(周六)在賓夕法尼亞州舉行競選集會,他發表演講時,現場傳出槍聲,右耳被子彈擦傷。特朗普發言人14日(周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特朗普目前「情況良好」。
拜登雖經多次因年齡問題受到質疑,但在任內所實施的各項經濟政策,卻為美國未來的繁榮奠定了基礎。民主黨正面臨是否更換候選人的挑戰,令人期待拜登能否順利續約。
今天的很多選民都仇視建制,這是全球現象。特朗普之所以擁有一班外人覺得很不理性的鐵粉,便是源自這些反建制心理。但難道「倒特」一定要靠拜登,民主黨豈無人哉?
弗里德曼認為,特朗普在許多關鍵民調中領先的唯一原因,就拜登的許多潛在選民擔心的不是物價上漲,而是拜登年齡的問題。
在和平時間,名義GDP較重要,因為貿易是以實時匯率作準的,亦跟某國家的經濟影響力有關係。但如不幸出現戰爭,就可能PPP GDP更重要,因為這決定一個國家的工業生產能力,包括武器如坦克、飛彈和無人機等。
美國2024年總統候選人的首場電視辯論,兩位老年候選人之間的對峙引發了不少討論,互相指責、懟臉嘲諷。民主黨內部對拜登表現的批評和質疑,或將導致新的政治變動?
美國總統大選在即,人們對於總統人選的討論此起彼落,極右和左派支持者互相爭辯。然而,總統的影響力,真的如人們預期中的高嗎?
美國總統大選在即,人們對於總統人選的討論此起彼落,極右和左派支持者互相爭辯。然而,總統的影響力,真的如人們預期中的高嗎?
美國大選在即,通常電視辯論會在選舉的前一兩個月進行,今次卻意外地提前進行,CNN對辯論的安排,包括不設公眾席和禁止插嘴。眾多安排調整出有利於辯論的效果?民主黨內部對拜登連任前景有何評估?
港府最好趁拜登還在任,對現拜登政府實行「有差別對待」,為香港多爭取一點喘息空間;否則,倘特朗普入主白宮,香港可能將首當其衝。
今年是歷史上最多選舉的一年,每個地區有各自不同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狀况,而受到一些全球因素影響,例如難民問題,和氣候變化亦是多國的重要政治議題。
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真的會是一個多事之秋!而即將跨入的7月,更是一個多事的仲夏。因為政治舞台上的奇蹟並非絕無可能,尤其是在美國這個好戲連台、目不暇給、富有變數的大選之年!
大戰可能會在月內開始,誰會去作最後的斡旋?普京多番表示願意停戰談判,但美國不聽,中國亦難以推動烏克蘭的和平,美國已一心要大戰。
4年前立場傾向拜登的《紐約時報》,直言拜登在辯論中「磕磕絆絆、語不連貫的表現在民主黨人中引發了一波恐慌,並促使他們再次開始討論他是否應該成為提名人」。
筆者估計,拜登應可順利連任,這對中共、香港、不少黃、藍絲來講,會是一個不小的打擊。而這更將會是特朗普的大難臨頭,起碼有3宗與選舉舞弊、顛覆國家的刑事重案,會火速進入訴訟程序。
俄羅斯和北韓之間的軍事聯盟,將阻礙中國作為烏克蘭衝突的潛在和平締造者,以及在南北韓關係中充當潛在調解人的角色。
在特朗普一生4095宗訴訟中,有多宗便是與刑事詐騙有關。他明目張膽地歧視黑人,這怎對得住共和黨的大大佬林肯?而他對婦女的鄙視、毛手毛腳,又怎對得住他的老婆和泉下的老母?
外強中乾是每一衰落皇朝必經之路,美國不是不可以修正,但時日長久,等到子孫長大,埋怨閣下帶他們到此境地,沒法逆轉,後悔莫及。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拜登兒子亨特均有罪名成立。前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認為,共和、民主兩黨候選人醜聞纏身。中間派選票有機會流向自由黨候選人,使3人都未必能奪得足夠票數。
今年11月美國大選,不管特朗普能否參選,「中國產能過剩論」、「中國威脅論」都會是這次選舉的最重要議題。中美關係不會轉好,只會更差。香港同樣處於風眼,也難求安靜。
從2023年9月開始便開始遭受美國司法部多項刑事指控的拜登兒子亨特,會不會是特朗普和共和黨反擊的第一槍,在民主黨今年8月19至22日的芝加哥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之前也被定罪?
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認為,中國須走務實外交,如撐弱國對抗美英,但不反歐,亦不應高調為俄羅斯站台。至於美國大選目前情況如何?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在未來一段時間,兩岸關係會頗為緊張和動蕩,台灣居民固然會因為賴清德的魯莽行為而要付出代價,但賴清德這個弱勢政府所要付出的代價恐怕會更大。
特朗普上台,無助以巴停戰和談? 內塔尼亞胡下台是唯一轉機?一起聽聽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的分析。
近些年,美國拜登政府對俄羅斯發起毀滅性制裁,俄羅斯只能被迫走向了中國。和中國的種種合作,也只是退而求其次的利益選擇。
在美國新一輪援助通過,西方國家達成共識,決定不遺餘力支援烏克蘭的情況下,他們毋疑希望斬斷俄羅斯從中國獲取的物質支援,來盡早結束俄烏戰爭。
中國絕對不能學美國,一旦遇到外部壓力,就搞起貿易保護主義。相反,中國要承擔起大國的責任,通過高水平開放來實現共贏。今天,對愈來愈多的國家來說,中國本身的開放就是推動世界經濟再平衡的最有效的國際公共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