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要買下格陵蘭島有什麼戰略考慮? 對貿易戰、科技戰有何影響? 中俄如何應對?

理論上,未來香港前途可繼續非常光明,最應成為中國企業出海的跳板,但如要成功,資本帳必須逐漸安全有序地開放,讓企業資金自由出海,支持它們的全球擴張。

2024年十大值得關注事項:川普回歸影響、馬斯克崛起、俄烏戰爭、中東局勢、中國經濟、香港政制、朝鮮半島、氣候變化、美股泡沫、AI 發展。諸多不確定性,挑戰與機遇並存。

如今日本終於初步覺醒,能否開啟中日關係新的一頁?筆者認為還需要看清日本的表現,因為日本的民族特性是利己主義、欺善怕惡、易走極端、飄忽無定。

錙銖必較的特朗普,出言威脅不行,除了加徵關稅,是否會採取軍事行動完成「令美國再次強大」的宏願,則需要密切關注。

美國如何一步步奪取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 特朗普恐嚇降低通行費,意圖壓抑中國的影響力?一起聽聽資深作者張翠容的分析。

馬斯克出身商界涉足軍政,成為其他科技人仿效對象?特朗普MAGA主義,等同宣示美國軍事霸權?一起聽聽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的分析。

透過這種先吞後吐的手法,以色列成功不斷擴張自己的版圖,至今意猶未盡。現時,俄羅斯的勢力已無閒兼顧中東,而伊朗的影響力亦在消退,中東已沒有什麼力量可以制約以色列的對外擴張。

新一年十大值得關注的事件涵蓋美國新管治班底、全球地緣政治、經濟和科技形勢、香港和內地發展;更提出建議,包括港府政制彎道超車,內地定下中央負債率和個人消費率提升至同樣50% GDP的雙目標。

巴拿馬對美國極其重要,不僅在經濟上,同時也是其國際影響力和安全戰略的一部分。特朗普叫囂糾纏巴拿馬運河,與目前的中美角力不無關係。

今天的美國發動的戰爭之多,早已使她穩穩地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好戰的國家,沒有之一,哪還能不臉紅的說自己是和平使者?

特朗普向加拿大、墨西哥開刀 或有更深層意義? 美國為何不可能重回製造業黃金歲月?一起聽聽譚新強的分析。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看中巴拿馬運河巨大收益,還具有軍事價值?中國企業涉足運河業務,惹美國忌憚?一起聽聽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總監許楨教授的分析。

美國時間周六(21 日),特朗普公開威脅要收回「美國資產」巴拿馬運河,巴拿馬總統穆里諾發表獨立主權說後,22日特朗普反擊「我們走着瞧」,又重提欲收購格陵蘭一事。特朗普的自大事蹟還有不少,早前有傳特朗普交接團隊擬進駐白宮日退出世衛(WHO),曾獲特朗普提名司法部長的蓋茲捲入性交易訴訟等。1月宣誓就職前,不曉得還有多少糗事會發生?

美國不是把中國視為有敵意的競爭對手嗎?特朗普不是說上任後會集中火力全方位打擊中國嗎?既然都打算開戰了,還邀請中國領導人出席美國總統的就職典禮意欲何為呢?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嗎?

特朗普當選後至今,一派帝皇作風,完全推翻了美國立國的平民信條。獲提名的十幾二十名大員,不是親戚就是鐵粉,家人似乎有三至四個。中國古話「舉賢不避親」,特朗普倒是做到了!

如果美國政客把中國的和平崛起視為對自己霸權的生死存亡威脅,而打擊香港又是破壞中國金融的有力措施,誰能保證那些頭腦發熱的美國政客不會不惜工本的胡搞?

如果中國能在內部分配的問題上處理得更好,就可以在內循環方面取得更好的效益。往後就可以減少對出口的依賴;屆時,我們就可以反過來,以限制出口來制約美國。

中央明年大水漫灌刺激經濟,能應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特首司長齊赴京述職,香港在中美貨幣戰能扮演哪些角色?一起聽聽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的分析。

我不懂金融,只覺得nothing is free。提振、穩住市場的錢用了是否要補回去?美國靠美元的全球霸主地位向全世界借錢,大半個世紀下來,累計欠下幾十萬億美元。

特朗普與美國傳統的管治精英大有徹底撕破腹皮之勢,他選的人並無這些精英,連資深一點的軍人也沒有。他要的正是連根拔掉美國政界的傳統精英。他找的人與精英無甚瓜葛,而且年輕,頗適合替特朗普推行清洗異己的任務。

短則2030年,長則2050车,中美關係必成歷史的結局,美國不論手法、班底、實力有何變化,終究是短短250年歷史,只是中國一個朝代,和5000年歷史的經驗不可比擬。

中國需要進一步將經濟增長的引擎從出口切換到國內消費。中國有足夠政策工具來提高經濟增長速度,提振信心和扭轉市場預期需要振聾發聵的非常政策之舉,穩定了樓市和股市,就可以釋放強大的居民購買力。

特朗普政策的主旋律是排外、討厭移民、希望趕絕走私活動。但虛擬貨幣的去中心化和保密性,令虛幣成為走私活動和地下錢莊的恩物。建圍牆堵截非法私民容易,建電子防火牆堵截非法資金難十倍。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開會議,總結2024工作成果,並研判2025年經濟發展形勢。這個會議向來被視為最高級別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前奏,這兩天的民間討論,11日將會有具體報告。

參考中國歷史,政府效率部功能似乎與明朝的東廠如出一轍。東廠(政府效率部)是一個皇帝(特朗普)任命的特權監察、情報機構,目的是偵查異見人士,以鎮壓反對力量。

特朗普推強美元政策,對人民幣有何挑戰? 中國將召開中央經濟會議,如何做好危機管理?一起聽聽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的分析。

特朗普要求美國政府改革,面臨內部壓力? 未來兩三年地緣政治仍繼續動盪? 一起聽聽澳門科技大學雷鼎鳴教授的分析。

特朗普上任在即,黃錦輝教授認為拜登正在「攪亂檔」。另一方面澤連斯基談判態度軟化,俄烏戰爭會否即將結束?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俄羅斯出導彈警告歐盟,成功破壞拜登的陰謀?特朗普無力扭轉美國精英的敵對戰略,俄烏休戰在即?一起聽聽香港珠海學院陳文鴻教授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