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匿名評論這一招,無論以什麼標準衡量,都看不出會帶來什麼效果。結果匿名評論未傷及特朗普,《紐約時報》自己卻受重創。這一回《紐時》應該是輸了。
貿易戰只是中美關係發展到這個階段的表現形式之一,只是以特朗普的「形式」表現出來了。沒有特朗普,也必然會通過其他方式表達出來。
拜登在麥凱恩追悼會上發表的悼辭,是對美國當前政治文化的控訴:壁壘分明凌駕所有價值。特朗普是這種文化的表表者。我們當中,誰沒有一點特朗普主義?
若果美國落實徵收額外2,000億美元中國出口產品,短期內美國比中國損失要少,以得失多寡而言,可說美國會勝出。但時間愈長,美國損失會愈來愈多,長期難說勝負。
在美國,原本用來防止濫用選舉經費的規定,卻可以用來為特朗普給兩個女郎提供掩口費的行為辯護,令他脫罪。
貿易戰延燒,美國看來佔盡優勢;但在公聽會上,各行各業都反對特朗普對中國加關稅,提出三點主要訴求。仰賴陸製的殯葬業要求豁免,說不該讓已經悲痛萬分的喪家還要多掏腰包。
如果掩口費是選舉開支,便必須申報;不申報即觸犯了選舉法例。科恩替特朗普向兩名女子提供掩口費,當然沒有申報;問題是,掩口費是不是選舉開支?
特朗普一貫蔑視法紀,而他所任用和信賴的人當中,早有多人被揭發是犯罪違法分子。前些時有分析說,特朗普顛覆了許多原有的制度規範和道德準則,看似胡作非為,其實他是順從了美國求變的民心,所以得到很多人支持。
中國應看清特朗普及其極右翼政權的作為與伎倆。面對着金融與政治的攻擊(貿易戰只是小事),中國難道要走日本失敗之路,對美韜光養晦嗎?
既然中、美貿易戰短期無法結束,究竟國人應該如何面對現實,繼續發展國家?
不僅是大量藍領勞工處境愈來愈險惡,白領階級「向下流動」的風險也愈來愈高。AI世界恐將出現更嚴重的貧富撕裂與政治動盪。
中美俄三個雙邊關係在這近200年的歷史長河中,充滿政治上和利益上的衝突,錯綜複雜。中國始終是一個不愛和他國鬥的國家,但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不吃這一套。
我們跟特朗普對拆了大半年了,基本上還是「後發制人」和「堅持原則」的舊套路。結果是我們佔了國際道德高地,一條針對反全球化和保護主義的統一戰線已經陸續成形。
筆者並非科班出身的經濟學者,而是關心民族前途國家命運的普通知識分子。但是,我認為面對這輪中美貿易戰,不能只局限於經濟學家圈子討論。
世界經濟將要經歷一個巨大的變化,所有西方所主導的多邊體制都要進行調整,包括決策機制、責任分擔等等,將更大程度反應新興市場國家和更廣大國家的需求。
雖然中國市場對於美國非常重要,但一旦冷戰開始,對安全的考量就會佔據美國對華關係的主導地位,美國會為了安全而不得不放棄中國市場。
美國如此強硬徵稅,讓歐盟倒吸一口冷氣,腦子似乎清楚了許多,齊心協力,起草了一份與美貿易協議。協議書未得特朗普的歡心,卻對歐盟有著象徵意義:歐盟是一個整體,團結就是力量。
有關中國債務數字的媒體報道一向混亂,我們有需要對真實的情況先作較小心的了解,並從中找出一些結構性的問題,才可避免屢次預測中國經濟「爆煲」,但此煲總是不爆的錯誤。
特朗普大手減稅。他去年一減稅,經濟增長率現在到5%了。
對美國而言,1988年後,經濟上歐盟仍是「敵人」,中國更加不用說,在利益下,不能有幻想!
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樹大自然招風,在美國對華戰略轉向的新形勢之下,中國要非常審慎、冷靜地應對美國的敵意和對抗性的態度。
貿易戰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引爆中國全面的經濟危機。能否阻止爆發全面的經濟危機,才是貿易戰決勝的關鍵。
特朗普的無情、無賴、無德和無法,在他競選總統前巳有跡象,居然仍可脫穎而出。他的無信、無知、無智、無能和無心,則在他當政之後不斷彰顯,其中不少就算是大多數出自局內的壞蛋也做不出的。
中央政府在貨幣政策上不可以過分寬鬆,因為這只會為人民幣匯價帶來更加大的貶值壓力,最終引發大走資潮。
無論你生活在中國、西方;美國還是發展中國家,人性都會反感於無辜的孩子被貪婪傷害,若人們的聲音反而沉靜下來,責任在於貪婪者。
台灣是上一個世紀活躍的一條小龍,近年來已進入「中度開發國家陷阱」,就如跳不出溫水的青蛙,瓶中之蛙,何以施展?
7月6日,美國特朗普政府向中國發動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貿易戰,這是中美關係重大轉捩點,標誌着全球經濟金融政治格局空前全面深刻調整進入新階段。
「民粹主義」的核心主張是「強調民意須受重視」,但誰是「民」?誰在什麼情況下倡導?如何倡導?則迄無共識。
美國若想靠禁售去遏制中國戰略性產品的發展,很可能會弄巧反拙。中國有能力在不少科技領域超越美國。若然如此,勝負便分明了。
美國政治變得急亂且漏洞百出,各方勢力各取所需,但總的勢頭卻是政治右傾,「美國優先」的民粹主義包含強烈的排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