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中美角力

世紀博弈 抗美援俄
作者:陳景祥2023-03-03
中美關係目前仍處於鬥而未破的局面,但基礎已愈來愈脆弱。俄烏戰爭之後,中俄關係更緊密,與美歐陣營對峙之勢已成,世界彷彿又回到冷戰年代的格局。
香港應把握阿聯酋新興市場的商機
作者:楊立明2023-03-02
中美緊張關係的漣漪效應正在席捲亞洲及全球,大大改變了貿易和投資的市場生態。過去幾十年來,中東一日千里的經濟發展,為外企締造無限商機。香港正好可以發揮「超級連繫人」的角色。
細弦上的香港
作者:袁彌昌2023-03-01
在中國與歐美國家關係陰晴不定之際,香港特區政府力推與東盟及中東等地經貿關係,此舉除了緊貼和配合中央政策之外,也有以備日後香港可能與歐美脫鈎的用意。脫離了歐美的香港,肯定將日漸褪色,不再是昔日的香港。
香港經濟今年能增長3.5%至5.5%?
作者:施永青2023-02-28
長期以來,香港的經濟增長都比不上內地。好的時候有內地的七成,但差的時候,可能連內地一半也沒有。大病愈後,香港宜先爭取復常,很難要求大病後的身體比病前還要強壯。
全球南方和Z世代的重要性
作者:張建雄2023-02-27
老白男的一生都在冷戰中,先是蘇聯,然後是中國,抱着美國是「頭號超級大國」的觀念不變,也只能抱着10年內擊敗中國的幻想活下來。尚幸Z世代(1995-2009)和老白男觀念不同。
人工智能與大國博弈
作者:彭泓基2023-01-24
在這些爭奪資源的過程中,一個國家或群體的綜合競爭力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其中尤以科技為主。當年鄧小平專注於科技和教育,如今大家都能體會到他當年的智慧和遠見,奠定了中華民族復興的基礎。
2023年全球政經新格局: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與隱憂
作者:劉寧榮2023-01-24
世界經濟不會走向衰退,至少就中國而言,2023年中國的經濟應該可以走向一個緩慢的復甦。
2023年全球政經新格局:中國將面臨怎樣的經濟新秩序?
作者:劉寧榮2023-01-23
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的脫鈎正成為現實,其中有兩個值得注意的戰略,即「中國+1」與「中國+N」。
劉兆佳:香港的非愛國反對派注定最終必然衰敗
作者:劉兆佳2023-01-13
今天,由於非愛國反對派的最終衰敗已經成為難以逆轉的事實,我們可以有信心對非愛國反對派的由盛而衰的必然過程作一個「蓋棺論述」。
錯過香港 有何所失
作者:張炳良2023-01-07
香港再起,不單靠國家支持,更須摒棄自我陶醉或自我矮化,肯再次想像也敢冒險,重塑品牌和魅力。
沙特阿美的前生
作者:張宗永2022-12-21
習主席訪問沙特阿拉伯,中沙關係譜出新篇。談沙特,當然牽涉石油;談石油,不可以不提曾經是全世界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沙特阿美。
雷鼎鳴:香港須思考如何保護外匯資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1-16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接受本社專訪指出,香港夾在中美角力之間,未來幾年的經濟前景不容樂觀,但由於中國維持長期增長動力,香港金融業也有不少機遇,唯必須改變舊有思維,才能保持優勢。
重返舞台
作者:郭一鳴2022-11-05
香港重返舞台,但世界已經回不到疫情前的世界,「沈園非復舊池台」。香港最重要的角色是要在中國內地連結世界方面發揮獨特作用,將會面對更大風險,操作難度更大,因此必須審時度勢,老調不能重彈。
保持香港的中美戰略緩衝區地位
作者:編輯精選2022-10-26
從中國國家利益出發,基於對國際體系客觀的認知和判斷,有關部門宜尊重香港社會的獨特利益和不同關切,尤其是謹慎處理香港社會與美國存在的經濟相互依存關係。
二十大閉幕:別來無恙,列寧!
作者:袁彌昌2022-10-26
由於習近平自身的意識形態、國內的政治角力,以及與美國的鬥爭等關係,我們目睹中國正逐步回歸列寧主義,「中國夢」亦慢慢變成了「列寧夢」。
上合峰會習近平晤普京 傳達重要外交信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9-16
9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烏茲別克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期間,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了雙邊會談。分析認為,在俄烏戰爭背景下,中俄元首會面更具象徵意義,為接下來中國的外交政策墊下主基調。
劉兆佳教授:台灣將愈來愈被美國視為戰略負擔
作者:劉兆佳2022-09-14
美國如果能夠促成兩岸和平統一,中美兩國人民將會世代友好和合作。美國如果以戰爭方式阻止中國統一和遏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只會讓海內外的中國人長期怨恨美國,不符合美國的長遠利益和發展。
三城記:滬星爭奪市場 港價值受考驗
作者:張宗永2022-09-06
我有很多海外朋友都跟我說,只要香港仍然堅持入口隔離檢疫和有封城風險,他們都不會考慮返回香港定居,或到香港做生意。當大家愈習慣了Plan B的時候,重返Plan A的代價便會愈高。
變局思維:新形勢下的企業戰略剖析
作者:謝祖墀2022-09-03
全球化1.0已經走到盡頭,在下一階段,我預測中國將同時成為供應端與需求端,同時以西方為主要需求端的舊全球化格局將在某種程度上繼續存在。我認為,中國將會開拓一個更新、更進步和更具有韌性的局面。
霍詠強:從快速撲滅重慶山火 看中國體制優越性 拜登減免學生貸款 為美國中期選舉催票?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9-01
時事評論員霍詠強認為,只有中國的動員能力、組織架構和志願機制,才容許重慶山火這樣的救援行動得以有效落實。相比之下,美國的學生貸款減免計劃也只能在美國發生,為在中期選舉爭取選票而不考慮公平地無限印鈔。
雷鼎鳴:中美國力差距究竟有多大?高科技應用中國為何比美國更先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26
中美角力持續不下。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為我們分析,現時中美國力差距究竟有多大,高科技應用中國為何比美國更先進。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得人才 得天下
作者:陳景祥2022-08-25
香港吸引外來人才的計劃表現並不出色,內地人才來港的意欲亦會逐漸下降。政府應該做的,是持續投資加強本地培訓人才計劃,增強本地人才庫,就可減少依賴從外地輸入。
美訪台推晶片方案 政治難凌駕商務
作者:黃錦輝2022-08-24
美國官員多次竄台所為何事?其中目的之一,是游說台灣晶片生產商(例如台積電)參與美國總統拜登剛於8月9日簽署的《美國晶片法案》,在美國開設更多晶片生產廠房,聯手遏制中國大陸電子產業發展。
港藉美芯片法 發揮EDA研究優勢
作者:黃錦輝2022-08-19
雖然芯片製造並非本地強項,但香港在電子設計自動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EDA)科技研究上卻首屈一指。藉着美芯片法案的機會,香港可以發揮這方面所長,服務國家所需。
佩洛西訪問台灣後,兩岸關係的風險評估
作者:盧兆興2022-08-10
如果國民黨重掌政權,預料兩岸關係將會好轉,但如果民進黨繼續執政,又沒有採納更理智的政策來處理與中國大陸的關係,解放軍以武力「收復」台灣實現統一的可能性只會愈來愈大,也是無可避免的。
雷鼎鳴:美國如何塑造中國是挑釁者角色?佩洛西訪台中了疑兵之計?解放軍可隨時封鎖台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10
早前,解放軍擊落佩洛西飛機之說甚囂塵上。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這種看法其實極為不智,反而將中國塑造成挑釁者,正中美國盤算。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看內地經濟 不看美國加息
作者:陳景祥2022-08-09
全球經濟將會是一個三分天下之局──美歐一方,中國加俄羅斯另一方,其他就是中小型經濟體在兩大陣營中游走,爭取自己最大利益。香港要站在哪一方不言而喻,現實如此,對聯匯制做好防禦以至後備方案,肯定絕對有需要
除越過台島,中國導彈飛向有何特別?中國反制後,為何歐美反應較預期少?
作者:霍詠強2022-08-09
中國除了進行軍事行動、對台灣實施制裁外,同時對美國作出反制措施,然而為什麼歐美反應比預期少?這是否因為反制作用不足?剛剛相反,是這些反制的影響面太大,而且有長遠的社會影響。
霍詠強:中國軍演五大軍種亮劍如何震驚世界?中美軍事信任機制遭破壞將有什麼後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09
為了反制佩洛西訪台,解放軍宣布圍台軍訓。時事評論員霍詠強認為,中國軍演5大軍種亮劍,震驚世界,而西方過度憂慮,或成中國最大的武器。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台海演訓照片公開 海岸線台軍艦清晰可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06
解放軍台海演訓進入第三日,據台灣中央社引述國防部表示,周六上午偵測到多批解放軍戰機、船艦於台海周邊活動,部分逾越海峽中線,研判是模擬演練對台灣本島實施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