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倪匡著作版本專家王錚研究所得,倪匡分別用「倪裳」和「周君」寫了3部四毫子小說,包括倪裳《玫瑰紅》、周君《歷劫花》和《玻璃屋》。
在這一篇,筆者會首先剖析隱藏在倪匡和金庸兩人作品之間的連繫。
最近,小說偵探庚戌子便破解了「田伯光」名字的啞謎,從而知道構成田伯光的原型是誰和誰,亦由此推斷出聯謎「冰比冰水冰」的謎底。
2023年年底王錚電郵一份新書目錄給我,說2024年又要出新書了,書名叫做《小說倪匡》,邀請我寫一篇序。讀完又再浮現倪老2012年的11字真言:「王錚先生者,衛斯理專家也!」
第20屆「十本好讀」好書選舉活動得獎名單出爐,作家倪匡(衛斯理)與阿濃分別獲選為中、小學生最喜愛作家。另外又增設閱讀習慣問卷調查,發現電子閱讀有助中學生善用碎片時間閱讀。
馬來西亞朋友最近在大馬替我覓得一套最舊版本的金庸武俠小說,那就是《神鵰俠侶》普及本,全書111冊,除了有幾冊的封面比較殘舊之外,其餘百多冊的品相接近完美。
沈西城表示,除了《尋夢》,《黃金故事》、《眼晴》及《頭髮》亦是衛斯理系列的佳作,將之譯成英文,推廣至海外,才是紀念倪匡的最好方法。
筆者認為,閱讀科幻有助學生開啟科學學習。與課本知識相比,科幻情節來得輕鬆有趣,尤其是當中的「偽應用」,有助開拓年輕人的想像空間。而且今日的「偽應用」,在新一代發展後說不定變成真的實際應用。
在舉行中的書展(7月20日至26日),科幻名家倪匡的小說最熱銷,衛斯理系列尤受年輕人歡迎。倪匡與武俠名家金庸是莫逆之交,是早期(1959-1969)、中期(1970-1979)《明報》重要的專欄作者。
倪匡的武俠小說《六指琴魔》大受歡迎,很多人都以為這是倪匡的第一本武俠小說。其實,他早於1959年年底已署名倪匡,在《真報》寫了第一篇武俠小說,後來結集成書,但作者姓名卻被改為「梁羽生」。
倪匡的作品易讀、情節緊扣筆觸,成為我的閱讀啟蒙老師,發覺原來文字比公仔書更「正」,有更廣闊的想像空間,這堂不在學校上的一課,畢生受用。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倪匡早前最終不敵癌症離世,消息傳出後,文壇震驚,各方好友紛紛悼念。倪匡曾為香港文壇帶來了無限的驚喜,筆下的小說繪灸人口,雖然他現時已回歸了星空,但他的作品將會一直陪著我們。
倪匡是鬼才,寫小說寫到出神入化,這是公認的;但倪匡是世界公認的貝殼專家,知道的人恐怕不多。他曾經和洋人合作寫了一本有關香港貝殼的著作。好像倪匡這樣的鬼才,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矣。
倪匡是香港著名作家,據說在香港能搖筆桿寫稿賺大錢的只有金庸和倪匡,不知是否事實,但筆者相信極了。
江迅兄是我一直對他的稱呼,他走了。從來平等視人、熱心助人、坦誠待人的江迅,在走的時候,受到無端痛楚的煎熬,對他是不公平的,願他一路走好,在此,我叫你一聲大哥。
上周末筆者在中央圖書館開壇回憶香港圖書出版業的美好日子,用投影機放大了香港幾家經典舊書店照片,時光馬上倒流半個世紀。
第30屆香港書展以「科幻及推理文學」為年度主題,邀得84歲的倪匡出席「無限時空中追尋無限未來—倪匡與衛斯理的科幻世界」講座,細談多年來的創作心得。
金庸的文字有極大的魔力,能吸引讀者一步一步地看下去,描寫細緻,用字淺白精煉,以及帶有章回小說之韻味。
第30屆香港書展以「科幻及推理文學」的年度主題,邀請華文文壇極具影響力的作家主講,包括香港科幻小說巨擘倪匡,將現身書展與書迷交流。
倪匡專程來台,有一件事要古龍答應幫忙。古龍答應你做任何古龍可做之事,但絕不做熊耀華(古龍本名)的事。
古龍寫稿的時候,必須要有三種東西。一杯白蘭地、一包香煙、一瓶綠油精。
「名家筆下的武俠世界,處處體現中華文化精髓,成為傳承及推廣中華文化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