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pr 07 2025 12:58:46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歐盟

瘟疫暗戰
作者:陳景祥2020-03-26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中,幾乎沒有一個政府是做得稱職的!
新冠病毒和「大國不亡」的邏輯
作者:鄭永年2020-03-26
大國抗疫不見得是最有成效的,但大國是最有韌性的。大國動員不易,在初期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亂象(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但一旦動員起來,通過內部因素的不同組合,大國韌性就開始顯現,形成一個自給自足的系統。
疫情股災中看中美體制
作者:張建雄2020-03-23
誰也料不到,中國2020年1月是「疫情震中」,但到了3月,卻變成「防疫專家」,可以提供中國經驗和中國援助,各國不必走彎路。
2020展望:美國仍可獨善其身?
作者:張宗永2020-01-28
美國消費指數強勁,但全球另外兩個主要經濟體歐盟和中國的經濟都面對很多挑戰,美國能否獨善其身,甚至藉以支撐全球的資產價格,是一個很大的問號。
香港轉口樞紐地位仍樂觀
作者:莊太量2020-01-24
近期香港與內地及美國的整體貿易額分別陡降兩成和一成,但香港與某些地區(例如台灣和越南)貿易額卻逆勢上升,這變化取決於當地發展潛力。
蘇聯的哼哈二將──白俄羅斯與烏克蘭
作者:黃珍妮2019-10-26
2013-14的政治運動之後,給烏克蘭的教訓是:和接壤邊境的大國吵架,甚至內戰,是不自量力,只會拖垮經濟。
中國不再是美最大貿易夥伴?
作者:莊太量2019-09-13
為了迴避在2019年初訂立的關稅,中美兩方的企業都將交易提早至2018年尾,減少關稅相對的影響。所以「中國不再是美國最大貿易夥伴」這一句並不是事實的全部。
歐盟——勾心鬥角聯盟
作者:湯文亮2019-07-29
本來歐盟可以在經濟上抗衡美國,但它只不過是一個「勾心鬥角」的聯盟,在英國表決脫歐之後,更加無力抗衡美國,最多搵一個好似香港這樣小的地方來烚下。
英國新首相約翰遜:一個背叛者的上位
作者:趙靈敏2019-07-25
約翰遜缺乏基本的政治倫理和忠誠,是英國政壇的大忌,正常情況下,相位決然落不到他的頭上。他提倡的硬脫歐,是對英國最不利的一種安排,等於啥都沒談好就走人,等混亂出現了再說,這種不確定性就足以讓人抓狂。
誰來控制信息?
作者:鄭永年2019-05-30
在美國看來,華為等中國公司產品進入的網絡空間愈大,表明美國所佔份額的減少;華為所佔網絡空間愈大,美國所能收集到的信息就愈小。
中國會簽一份「廣場協議」嗎?
作者:陳景祥2019-05-16
中美貿易戰是美國試圖重建全球貿易體系、提升美國全球競爭力的其中一環;為達目的,美國必須壓迫其他對手。換言之,美國並非只針對中國。
法國不再天真了?香港還以為是真的
作者:阮紀宏2019-03-28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歐盟峰會上表示,歐洲(對中國)天真的年代已經過去。香港人不要天真,以為全球起哄跟中國叫板的時候到了,香港也可以跟着一哄而起。
歐盟外商直接投資審查制度對香港的影響
作者:香港貿發局研究部2019-03-01
歐盟最快於2019年第一季實施新的外商直接投資審查法律框架,將對流入歐盟的外商直接投資進行更詳細、繁瑣及冗長的審查。
德法合作 鞏固歐盟 抗衡美國
作者:陳文鴻2019-02-11
德法合作在與俄國關係、中東和北非的外交政策方面,與美國愈走愈遠。特朗普會怎樣應對呢?
「脫」還是「不脫」
作者:陳景祥2019-01-24
英國公投決定脫歐之後,就「如何脫歐」的談判,英國真的是進退失據,跟以前很多人覺得英國政客老謀深算、成竹在胸的印象完全不同。脫歐派既要「脫」,但又想向歐盟爭取更多好處。
2019年全球最大不確定性 不意外還是「他」
作者:朱雲漢2019-01-03
2019才剛開始,全球持續陷入政治陰霾,中美關係短期難解、歐洲則面臨群龍無首,而特朗普與身旁鷹派團隊的魯莽、決策毫無章法,將讓全球動盪加劇。
歐洲鬧劇一籮籮
作者:胡孟青2018-12-27
現在,連德國鐵娘子的政治生涯亦步進倒數階段,歐洲缺乏政治強人、群龍無首,索羅斯等人一定會繼續豪賭歐盟要解體了。
從脫歐亂局看民主制度
作者:曾國平2018-12-16
所謂民主精神,基本要求就是尊重選民決定。就算英國脫歐要付出若干經濟代價,我們也不能完全將其否定。
陳明銶:中美摩擦非一日之寒 鬥而不破格局未改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11-27
中國抗拒美國批評對華貿易赤字太大,中方就指出我願意多採購貴國的產品,但是你有所謂政治考慮,科技、軍事物資禁運,因此造成貿易的不平衡,就不要責怪我。
十年輪迴的魔咒金融危機再起?
作者:朱雲漢2018-11-21
在十年前全球金融危機之後,IMF新增的融資額度都屬過渡性安排,將在未來三到五年內陸續期滿。缺乏足夠的子彈,將間接推升全球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但美國卻是能否順利增資的最大變數。
中美歐三分天下 國際局勢重構中
作者:朱雲漢2018-10-25
特朗普公然鼓吹歐盟解體,支持英國脫歐公投,他的謀士班農更積極串聯歐洲各國極右勢力。歐洲終於覺醒,美國不再是可倚靠的大哥。
脫歐倒數:「無協議」退出對英國貿易和歐盟資助項目的影響
作者:香港貿發局研究部2018-10-09
今年8月23日,英國政府發布一系列技術通告,基本上是假設在沒有達成協議的情況下,英國將如何退出歐盟的指引文件。如果沒有協議界定英國與其餘27個成員國未來的貿易關係,貨物將不能在英國與歐盟之間自由流動。
經營東盟國家市場 需要恢復雙重國籍
作者:劉迺強2018-09-25
自從國際上有了「國籍」這個概念以來,我國像世界上一些有大量外僑國家一樣,都是採取雙重國籍制的。所以直到今天,台灣還承認雙重國籍。
美國導致天下大亂 中國唯有以戰止戰
作者:陳文鴻2018-08-27
中國應看清特朗普及其極右翼政權的作為與伎倆。面對着金融與政治的攻擊(貿易戰只是小事),中國難道要走日本失敗之路,對美韜光養晦嗎?
特朗普或成歐盟「救星」
作者:東方財經雜誌2018-08-14
美國如此強硬徵稅,讓歐盟倒吸一口冷氣,腦子似乎清楚了許多,齊心協力,起草了一份與美貿易協議。協議書未得特朗普的歡心,卻對歐盟有著象徵意義:歐盟是一個整體,團結就是力量。
歐盟提高私隱門檻 GDPR中小網商殺手
作者:黃錦輝2018-06-20
《條例》一出台,矛頭直指跨國大企,臉書、谷歌等公司首當其衝,雖然中小企業似乎並非歐盟初期的針對目標,但在網絡上的商業發揮空間已被大幅度收窄,嚴重影響其收入。
對共產國家貿易戰 特朗普撿不到便宜
作者:褚簡寧2018-04-13
如果特朗普放棄堅持,那些在總統選舉中因他承諾「讓美國再次強大」,並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而決定投票給他的人,將失去對他的信任。
中美歐互相報復WTO岌岌可危
作者:朱雲漢2018-01-19
全球自由貿易體系正全面裂解,在美國杯葛下,WTO解決各國爭端的機制失靈、部長級會議破局……,對台灣將非常不利。
聚焦英國脫歐:香港與英國的未來合作
作者:香港貿發局研究部2017-12-28
英國預定於2019年3月底退出歐盟,再不得無限制地免關稅進入歐盟內部市場。為彌補這種潛在的貿易損失,英國必須與更多不同夥伴訂立新的貿易安排。
歐盟為何也是避稅天堂?
作者:東方財經雜誌2017-12-19
歐盟這幾年窮得叮噹響,一些成員國本着創造就業、拉動經濟的初衷,如愛爾蘭和荷蘭,敞開大門,「引狼入室」,也是無奈之舉。畢竟,跨國企業前來「合法避稅」 ,其商機利大於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