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捷克第一個敢與中國衝突?冰凍三尺,因為多年來中國對捷克展開的全方位政治併購,引起捷克朝野的不安。
英國早已不是日不落帝國,5年後蘇格蘭「脫英」,北愛爾蘭「脫英」,也在日程表上了。將來只有英倫一島,也不是怪事。
我曾在英國住過6年,明白英國是一個怎麼樣的國家,作為少數族群,生活不易。因此,在考慮移居英國之前,你得要問對這個國家有多少的認識?特別在英國脫歐後的社會情況,新移民應如何自處?
香港恒隆集團董事長陳啟宗認為,要是西方社會不改變只重個體的哲學信念,一定要出大事。美國一直都在逼中國開放(資本市場),他認為千萬不要開放,反而中國將來有一天有可能成為美國的救星。
國際對港區國安法表達的關注和疑慮,不宜以「中國內政不受外人干預」為由而置之不理。說到底,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關鍵,除了需要中央對港政策配合外,也離不開國際社會的支持。
今天,美國和西方民主國家擺出了一副要和中國進行一場「民主政權保衛戰」的樣子,好像西方民主的威脅來自中國。這其實是大錯特錯了。
這場被稱之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的最大危機,正在悄悄地改寫世界政治版圖。面對這場衝擊波,中國將面臨過去40年從未有過的挑戰,這關係到中國是否可能延續過去40年的發展軌跡繼續前行。
一份五角大樓的備忘錄表示,新冠病毒的康復者,將被禁止加入美軍,除非他們取得想加入軍事單位通融。與此同時,總統特朗普聲稱,新冠疫情對美國造成的傷害已超越珍珠港事件丶二次大戰或是911恐怖襲擊。
今天人們所看到的世界體系是西方確立起來的,舞台上的主角一直是西方國家。現在西方諸國因為疫情自顧不暇,忙於抗疫,好像只有中國在這個本來屬於他們的舞台上活動。這使得很多國家感覺自身的失落。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正以閃電般的速度和前所未有的規模擾亂社會和經濟秩序,比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更差。
一個沒有垃圾的世界,聽起來像天方夜譚。但是,節約使用資源並不斷回收材料的循環經濟願景,啟發了各行各業也鼓舞了環保人士。我們能做到嗎?我們負擔得起做不到的代價嗎?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中,幾乎沒有一個政府是做得稱職的!
大國抗疫不見得是最有成效的,但大國是最有韌性的。大國動員不易,在初期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亂象(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但一旦動員起來,通過內部因素的不同組合,大國韌性就開始顯現,形成一個自給自足的系統。
誰也料不到,中國2020年1月是「疫情震中」,但到了3月,卻變成「防疫專家」,可以提供中國經驗和中國援助,各國不必走彎路。
美國消費指數強勁,但全球另外兩個主要經濟體歐盟和中國的經濟都面對很多挑戰,美國能否獨善其身,甚至藉以支撐全球的資產價格,是一個很大的問號。
近期香港與內地及美國的整體貿易額分別陡降兩成和一成,但香港與某些地區(例如台灣和越南)貿易額卻逆勢上升,這變化取決於當地發展潛力。
2013-14的政治運動之後,給烏克蘭的教訓是:和接壤邊境的大國吵架,甚至內戰,是不自量力,只會拖垮經濟。
為了迴避在2019年初訂立的關稅,中美兩方的企業都將交易提早至2018年尾,減少關稅相對的影響。所以「中國不再是美國最大貿易夥伴」這一句並不是事實的全部。
本來歐盟可以在經濟上抗衡美國,但它只不過是一個「勾心鬥角」的聯盟,在英國表決脫歐之後,更加無力抗衡美國,最多搵一個好似香港這樣小的地方來烚下。
約翰遜缺乏基本的政治倫理和忠誠,是英國政壇的大忌,正常情況下,相位決然落不到他的頭上。他提倡的硬脫歐,是對英國最不利的一種安排,等於啥都沒談好就走人,等混亂出現了再說,這種不確定性就足以讓人抓狂。
在美國看來,華為等中國公司產品進入的網絡空間愈大,表明美國所佔份額的減少;華為所佔網絡空間愈大,美國所能收集到的信息就愈小。
中美貿易戰是美國試圖重建全球貿易體系、提升美國全球競爭力的其中一環;為達目的,美國必須壓迫其他對手。換言之,美國並非只針對中國。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歐盟峰會上表示,歐洲(對中國)天真的年代已經過去。香港人不要天真,以為全球起哄跟中國叫板的時候到了,香港也可以跟着一哄而起。
歐盟最快於2019年第一季實施新的外商直接投資審查法律框架,將對流入歐盟的外商直接投資進行更詳細、繁瑣及冗長的審查。
德法合作在與俄國關係、中東和北非的外交政策方面,與美國愈走愈遠。特朗普會怎樣應對呢?
英國公投決定脫歐之後,就「如何脫歐」的談判,英國真的是進退失據,跟以前很多人覺得英國政客老謀深算、成竹在胸的印象完全不同。脫歐派既要「脫」,但又想向歐盟爭取更多好處。
2019才剛開始,全球持續陷入政治陰霾,中美關係短期難解、歐洲則面臨群龍無首,而特朗普與身旁鷹派團隊的魯莽、決策毫無章法,將讓全球動盪加劇。
現在,連德國鐵娘子的政治生涯亦步進倒數階段,歐洲缺乏政治強人、群龍無首,索羅斯等人一定會繼續豪賭歐盟要解體了。
所謂民主精神,基本要求就是尊重選民決定。就算英國脫歐要付出若干經濟代價,我們也不能完全將其否定。
中國抗拒美國批評對華貿易赤字太大,中方就指出我願意多採購貴國的產品,但是你有所謂政治考慮,科技、軍事物資禁運,因此造成貿易的不平衡,就不要責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