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場出賽隊伍包括荔枝角天主教小學、 海壩街官立小學及馬頭涌官立小學。經過必答題和搶答題兩個環節,三隊代表競爭激烈,到底由哪一隊率先出線?最後更有何文匯教授總結,勉勵三隊同學。
今場出賽隊伍包括鳯溪創新小學、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和樂善堂梁銶琚學校。經過必答題和搶答題兩個環節,三隊代表競爭激烈,到底由哪一隊率先出線?最後更有何文匯教授總結,勉勵三隊同學。
由灼見名家傳媒主辦、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支持的「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在2021年5月29日假香港中文大學康本國際學術園舉行總決賽,現播放比賽精華,以饗讀者。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榮譽教授何文匯教授認為,國民身份認同是必要的,每個國家都會強調國民身份認同,這種認同可以給人一種動力,令人生有目標,做起事來事半功倍。
由新市鎮文化教育協會主辦的全港學界對聯創作比賽今年邁進第25屆,首次增設國際對聯創作比賽。該會主席許俊輝表示,此舉是希望打造一個交流平台,讓全球愛好對聯創作的學生及朋友「以對聯會友」。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2月27日假饒宗頤文化館舉行開幕禮及比賽,首日賽事由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及荔枝角天主教小學勝出,率先晉級下一輪比賽。
本計劃希望小學四年級至六年級學生透過參加常識問答比賽,提高學習中文的興趣,並在老師指導下準備參賽,群策群力爭取好成績,從而培養出團隊合作精神。
上一集何教授講解平仄與聲調,今集帶我們認識反切與近體詩格律。當遇上不曉讀的字時,即使問旁人也未必知道答案,那麼就要翻開《廣韻》,尋找正確讀音。第二部分,何教授講解近體詩格律。
何文匯教授與觀眾分享他個人學習中文的體會和心得,提出要精通中文,除了多讀多寫,還要學會分辨平仄、懂得運用反切尋找正確讀音、了解近體詩格律,並藉此深入認識中國語文、中國文學和中國文化。
《三字經》是一篇提綱挈領式的韻文,既能傳授常識,又能灌輸正面的價值觀,在現代社會尤其有用。
孔子的思想是偉大的,是實用的,並不迂腐。腐儒不善用孔子的學說,使它腐朽了;獨裁者歪曲孔子的學說,作為欺壓人民的工具,把孔子的思想敗壞了。
本講座改為影片模式播放,可先下載閱讀資料。
幾經斟酌研究,我們把公司願景定為:建立一個優質媒體平台,在大中華地區發揮影響力;使命有三:一、為讀者搜羅優秀作家;二、為優秀作家提供理想寫作平台;三、為社會長遠發展貢獻真知灼見。
趙公是一位傑出的史學家,他那特強的記憶力是相當著名的。不過,通過猜老師遊戲,趙公卻給了我們一個啟示,那就是:保持達觀、活潑,生活就有趣味。
由灼見名家傳媒主辦,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支持及語文基金撥款的「攝・寫・文人」推廣中文計劃現正推出。計劃希望中學生透過與文壇名家接觸及實地考察文人舊地,引起閱讀興趣,並提升寫作技巧。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學習方法,而學習語文是一切學習之始。語文學得好,吸收其他知識就比較容易,推而廣之,就更懂得享受學習的樂趣。
何文匯教授學貫中西,在英國攻讀博士,在美國名牌大學任教,英文造詣不容置疑。他對英文學習的心得,來自在中學時期的扎實基礎,下了很多苦功,所以他反對一味愉快學習。
學外語而不常講,就永遠跨不過那道門檻;幾年不講,那門外語就會從腦海中消失。
在劉殿爵教授的心目中穩坐漢學界第一把交椅的周策縱教授,竟然是一個毫無架子的書癡,而且充滿童真。
劉教授用心很細密,他認為我要的是一個隨和而有責任感的導師,最重要是雙方要合得來。
羅老師針對論文的內容出了四條問題,任答三題。有兩小時,可是一個小時後,羅老師就走進來問我答完沒有。
陳老師說話生動有力,一手雄渾蒼勁的粉筆字,記憶力特強,在黑板上旁徵博引,把國學講演推向化境。
愉快應該從苦功中獲取,不會從逸樂中得到。
年輕時多讀書、多背誦總是有益的,只有那時才會背誦。我40年前背的到現在還記得,所以要趁年輕多背書。
我現在仍然堅信,除非英文是你的母語,否則語音、語法一定要並重、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