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特朗普劍指總統寶座,他的招數將會繼續以中國為目標,將美國民眾對這狂人的不滿,轉到外圍敵人身上,這當然是北京政府。

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很大的衝擊。首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為有GDP季度核算以來首次負增長。同時,海外疫情蔓延、全球貿易承壓、金融市場動盪等因素,都令中國經濟前景面臨不確定性。

新冠病毒引起發達國家對全球供應鏈的擔心和憂慮,但過去40年全球化的分工合作也不可能全面改寫。美國擔心製造業包括醫療產品設備上過度依賴中國,中國也同樣依賴關係到國計民生的美國農產品。

美國副總統彭斯的新聞秘書米勒早前確診新冠病毒,彭斯亦傳出「自我隔離」的消息。不過,彭斯的發言人否認。另一方面,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國務卿蓬佩奧一再指控病毒源自中國的實驗室,卻被德國情報部門質疑。

美國對中國爆發疫情幸災樂禍,不但沒有援助過中國,還滿腦子的想着如何利用形勢打擊中國,白白浪費近兩個月無所作為,這狠狠地應驗了驕兵必敗這一千古真言。

疫情在美國仍未過去,但特朗普已經準備向中國展開連番攻勢,因為美國大選日期漸近,以目前美國經濟狀况尤其失業率大幅上升,對特朗普選情絕對不利,藉着向中國「宣戰」挽回頹勢是必然的手法!

儘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特朗普就冠病疫情的應付和合作,但現實地說,即使兩國的醫療合作可以進行,人們所曾經見到的中美關係,已經一去不復返。

泛民屢次恐嚇,若修訂通過美國便會撤銷《香港政策法》、取消香港的單獨關稅區地位,香港將失去一直享有的國際地位云云。我認為這些說法危言聳聽,皆因香港一路走來,國際關係網十分牢固,在國際舞台上佔有一席。

在市場競爭上眼看要敗下陣來,美國政府竟有如用槍指着盟國的腦袋,要她們也一同抵制一家不斷進步的民企,這在世界史上,我想不到有任何相似的例子,不能不佩服特朗普政府破壞自由市場價值觀功力之深。

美國退出核協議後,不少外媒認為中國會成為最大的贏家,有機會擴展在伊朗的經濟利益。伊朗的政治及經濟情況如何?中國在伊朗有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