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大搞選舉,民眾出現兩種極端情緒,一是選舉疲勞,一是選舉狂熱。選舉變成政黨之間爭權奪利的方便工具。細看所謂「大罷免」的政治操作,就可以認識到它的荒謬之處。

在親美民進黨領導層看來,更加靠攏美國可以保護台灣免受中國任何軍事攻擊或侵犯,但在特朗普的交易外交政策下,台灣可能會為了美國的經濟利益而被犧牲。

中美關係如何決定台海政局發展?為何台灣民進黨將長期執政,而國民黨難有效制衡?一起聽聽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總監許楨教授的分析。

台海局勢如今外弛內張,民意兩極分化,統「獨」矛盾尖銳,估計幕後正醞釀大變動。今年島內可能會有戲劇性的發展,不排除出現內鬨或騷亂。

未來4年,在中美夾縫中委曲求存的台灣,可能在寄特朗普籬下,而進入黑暗時代,隨時要有被他出賣的覺悟。

儘管兩岸政治存在分歧,但近來兩岸關係呈現出一種新趨勢、新模式,互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頻繁和深入。如果正如已故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所強調的那樣,實用主義戰勝了意識形態鬥爭,那麼兩岸關係仍然保持謹慎樂觀。

婦聯會有屬於自己的組織架構和職能,是宋美齡獨自成立的服務社會的公益團體,黨產會是否應尊重歷史?還一個正義給婦聯會。

美國總統選舉首場辯論結束,拜登表現惹起黨內討論,有人認為他需要退選。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認為,特朗普借辯論建立敢接受挑戰形象,但科技、傳媒、司法、學界都極端傾斜民主黨。為什麼?一起聽聽!

台灣立法院改革掀起爭議,會否癱瘓賴清德政府施政?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認為,制衡總統權力合乎常理,而立法權責混亂更須正本清源。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在未來一段時間,兩岸關係會頗為緊張和動蕩,台灣居民固然會因為賴清德的魯莽行為而要付出代價,但賴清德這個弱勢政府所要付出的代價恐怕會更大。

我們內部也出現了一些民粹主義聲音,認為只要軍事力量足夠強大,就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台灣問題。但不要忘記,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我們不能忽視台灣同胞的感受。

民進黨經過多年民主選舉的洗禮,已經明白到統獨議題不能果腹;為了永續執政,賴清德的演說,明顯針對新生代的所得所享,並把他們的眼光帶離中國語境,走向世界。

馬英九4月份訪問大陸預示着兩岸在可能的對話和談判的逐步過程中實現文化聯盟的前景,並有可能充當兩岸之間的橋樑。儘管如此,大陸與台灣之間建立更友好關係的政治障礙仍然存在。

1990年6月我第一次到大陸,當飛機仍在天上飛行,我坐在機位上,看着地圖上的顯示器,當知道飛機飛在長江黃河的上空時,我嚎啕大哭不能自已!這是我的祖國,我魂牽夢縈的神州。

國民黨在2024年台灣立法院選舉中表現亮眼後不久,其內部改革就成為黨內部分少壯派關注的焦點;其立法院政治在立法院中日益突出,民眾黨將成為決定法案和動議命運的「造王者」。

「你如果不來到餐桌上來,就會出現在菜單上來。」布林肯的比喻就是刀俎和魚肉的關係。台灣已成為美國的提款機,怎能不為台灣2300萬同胞扼腕浩嘆?

九二共識已被台灣國民黨用了32年來「拖」,可以休矣。

台灣大選結束,國民黨和民眾黨搶奪民進黨不少票源。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台商可能因經濟誘因投民進黨一票,令台人優惠政策路線可能改變。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立法院三黨不過半,已成為島內政治的新格局:民進黨失去立法院控制;國民黨雖成為立法院最大政黨,只不過在柯文哲的民眾黨取得關鍵少數下,實際意義不大,反而青年選票流失與政治版圖萎縮,已為國民黨敲響了警號。

大陸理性務實以全方面制裁圍堵台灣,代替實際軍事行動,務求緊縮台灣咽喉,以溫水煮蛙取代輕率躁進,統一的天秤似乎沒有改變方向,只是改變速度。

台灣大選中,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當選。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認為,未來4年民進黨當局會與美國合作,加強推行台獨,北京需要有應對之策。

不統、不獨、不戰,相信已成為台灣三大黨大陸政策的「共識」。問題是北京能「容忍」這種局面到什麼時候?更難預測的是,西方國家如果用「烏克蘭模式」,這種策略會否終於觸發一場戰爭?

施明德是台灣著名民主運動人士,他在83歲生日當天(周一)凌晨因肝癌病逝台北榮民總醫院。

2024年,相信會是台海局勢發生天翻地覆的一年。最終還要看中美關係這個大氣候和大環境,這個大兩岸關係的變化怎樣影響海峽兩岸的關係:在政治、經濟、外交、軍事和民間5個方面如何齊頭並進,力促台灣主權回歸?

台灣的行政立法關係可能會出現僵局和激烈爭論,尤其是國民黨和民眾黨很可能聯合起來,成為立法院多數派。這種情況在台灣政壇或許是史無前例的。

台灣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以得票數558萬票、得票率40.05%勝出總統選舉。立法院選舉方面,國民黨成最大贏家,共得52席;民進黨獲51席,民眾黨則奪8席。

超過1900萬合資格台灣選民早上8時至下午4時投票,其中大約102萬人是首次投票一族。選民投票踴躍,各地投票所一早出現投票人潮。

晚上趕到桃園、中壢地區,途中經過民進黨造勢場地,可能這裏是藍營的地盤,兩相比較下,綠營的規模顯得有些蒼白無力。雖然民進黨已減少打省籍矛盾牌,卻渲染仇視蔣介石帶來的一百多萬所謂大陸難民,不斷抹紅國民黨。

西方評級機構好處是按數據辦事,相對客觀,壞處是一般都缺乏先見之明,沒有前瞻性。

台灣總統大選臨近,香港城市大學客席教授陳鳳翔博士分析,作為美國盟友沒有好處,其發動的經濟戰、文宣戰、科技戰被盟友日漸識破。一起聽聽他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