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科技

港生科技落後須強化應用教育
作者:侯傑泰2020-04-20
香港政府應認真思考如何能加強應用型的課程,特別是培育創科人才。
科技賦能現代美術教育的路徑——《亞太創藝談》
作者:林桂光2020-04-18
「美術教育科技化」必須基於「發展共識」,確立為「校本發展政策」才能有足夠認受性和延續性去發展,這對長期處於「邊緣化學科」地位的學校美術教育尤其重要。
談學習:面對AI,學習有價值的技能
作者:編輯精選2020-04-12
當未來人工智慧高度發達時,人類不斷去挑戰自己的能力顯得格外重要。
科技賦能現代美術教育的途徑——《亞太創藝談》
作者:林桂光2020-03-14
科技賦能美術教育的途徑,簡單而言可以從課程規劃、學習模式和空間優化三方面去思考。
編程非純工、科教育 應充分培養學生計算思維
作者:黃錦輝2020-02-10
以近期武漢肺炎事件為例,科學教育學生如何理解大自然,而數學教育他們分析病菌散播的方式及途徑。有了這些基本資訊,學生便可以利用所學的工程及科技知識去設計不同控制疫情的方案。
美術課堂的創新科技應用——《亞太創藝談》
作者:林桂光2020-01-18
「無紙美術」其中一個探索方向當然是在美術創作學習範疇的表現形式,培訓教師如何利用不同軟件,在不同的硬件和平台上進行傳統繪畫創作,和現代設計。
當數學遇見美學 科技離不開人文
作者:洪 蘭2019-11-15
科技和人文是分不開的,難怪有實驗顯示人在50毫秒之內便能判定一個東西美不美,原來它竟是祖先傳給我們的內隱生存能力呢!
深圳成也科技敗也科技
作者:莊太量2019-10-04
所謂成也科技敗也科技,深圳太依賴單一行業,有可能重蹈美國底特律的覆轍,當汽車行業風光不再,整個城市也變了死城,所以深圳現在也要居安思危,多元化經濟發展。
過時的教育觀?
作者:程介明2019-09-20
許多學生一生中第一次在做一件覺得有意義的事。這也是他們第一次超越學校裏的功課、成績、考試、升學的束縛,進入了另一個境界。撇開他們目前一時的立場與信念,擺脫這些桎梏,這不是我們教育的期盼嗎?
自然與雕塑
作者:陳嵐2019-09-03
Cynthia和Nicolas把大理石這個一點都不「現代」的材料賦予了當代的生命,而自己也在這種創作的激情中一直活在當下,讓時間停留。
實實淨淨傢俬股
作者:胡孟青2019-04-16
新加坡過江龍設計都會(01545),已經營近40載,從最初室內設計服務到拓展中高檔傢俬零售、進一步開拓美國網購傢俬市場,走大眾化路線,睇準美國家庭愛自行DIY組裝傢俬,變身網絡上的宜家。
科技與未來
作者:程介明2018-12-31
我們值得思索的是,科技的不斷發展,到底會為人類帶來什麼影響?好的是什麼?不好的又會是什麼?
歲末論經貿:險中亦含機
作者:東方財經雜誌2018-12-13
就整體全球大局來看,經貿爭議與紛擾雖是意外,但從宏觀角度切入,其實經濟發展結構不斷變化,也是無法避免的常態。美國雖然對大陸採取多項技術封殺手段,但亦是促成大陸產業必須技術升級之現實壓力。
科技主導人類追求健康
作者:鍾伯光2018-10-28
我們都知道科技發展會不斷向前,但我們人類自己也應該做好照顧自己身體健康和活動能力的本分,不要太早倚賴機械人照顧我們的起居飲食。
曾俊華:今天香港教育制度難以應對未來需要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10-15
我們今天的教育制度仍然採取工業時代的藍圖,這已是很久以前的事。我們仍然繼續推動不合時宜的方法,為我們學生應付未來挑戰的準備。
會動的教材,讓學習更有效
作者:洪 蘭2018-10-13
打電玩、看動畫也能變學習利器?會動的教材,能刺激大腦讓注意力集中,善用VR等科技融入課程,把學生引入知識大門。
科技干擾我們幸福嗎?
作者:編輯精選2018-09-30
有人問我:「社交媒體和科技正在摧毀我們的幸福,對吧?」我很喜歡句尾的「對吧?」這兩個字,聽起來像是唯一可能的結論。但事實並非如此。
勿讓水覆掉孩子的舟
作者:陳家偉2018-09-20
無論家長或老師都要指導孩子適當使用電腦、手機和互聯網,勿讓水覆了孩子的舟啊!
創科發展:全球新態勢、國家新形勢與香港新機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8-29
譚鐵牛院士認為香港科研發展時機大好,既有中央政府的支持和特區政府的決心,亦有創科發展的需求和創科領域的基礎,社會各界更在創科上達成共識。
科技戰
作者:陳景祥2018-07-19
形勢比人強,在科技領域上內地要靠美國,就只能讓步,接受美方開出的條件。那麼,當前的貿易戰又如何?中美之間的貿易到底是誰靠誰?
未來就在眼前
作者:程介明2018-07-16
未來社會,已經在身邊發生。我們以為是明天的,已經屬於現在。而我們的教育,還在斤斤計較昨天才需要關心的事情。
李劍閣:中國青年要談創新,先求懷疑精神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6-21
新經濟帶來新動能,賦能經濟高質量增長。新經濟與創新之間有什麼關係?創新的力量可從哪裏獲得?
生存vs征服:中西方兩種哲學及其結果
作者:鄭永年2018-06-21
「仰望星空」好像只是西方哲人的權利;「仰望星空」就是探索宇宙、自然、人類社會等是如何形成、運作、變化的,即馬克思所說的「解釋世界」,其目的是如何「征服」它們,相當於馬克思所說的「改造世界」。
中興事件「把大家打醒了」?醒後走哪條路?
作者:洪清田2018-06-20
中興事件即使「把大家打醒了」,中國醒後面對着更大的考驗是走哪條路。若中國以為科技就是一切,便陷入了一個「芯片陷阱」,踏進了唯我唯科技論誤區。
科技與教育
作者:程介明2018-05-21
對於教育來說,尤其是高等教育,知識的共享,將會改變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他們還會看書,還會上課,但是意義已經不一樣。
智能手機帶來的禍與福
作者:彭智華2018-05-03
其實智能手機只是中性的科技產物,一方面為人類帶來幸福的生活,但亦帶來一些沉迷手機遊戲的禍害。
中美科技貿易戰誰勝誰敗?
作者:雷鼎鳴2018-05-01
有人以為美國對中國企業禁售芯片,便可以捏斷中國高科技的供應鏈,我極懷疑此種看法。中國不是沒有能力弄出這些芯片,而是受制於知識產權及產品的相容性。
陳一丹:教育帶來的改變
作者:張灼祥2018-04-13
在英國劍橋談「教育迎向未來」,在美國哈佛講「實踐教育,釋放潛能」⋯⋯不是紙上談兵,而是理論與實踐並重。
校本STEM課程分享
作者:林偉強2018-04-10
只要利用學校本身已有的教學資源,進一步改良及調整,便能在對老師最少的壓力下,製作獨有的校本STEM課程了。
推動STEM教育 發揮創意潛能
作者:黃家樑2018-03-21
如果只以參加比賽或課後興趣班的形式推動STEM教育,就會跟課堂教學脫節,變成純粹的課後拔尖班,在忽略整體同學之餘,科技素養的培育也會有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