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pr 07 2025 14:12:30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貿易戰

深圳成也科技敗也科技
作者:莊太量2019-10-04
所謂成也科技敗也科技,深圳太依賴單一行業,有可能重蹈美國底特律的覆轍,當汽車行業風光不再,整個城市也變了死城,所以深圳現在也要居安思危,多元化經濟發展。
中美戰由貿易打到股市
作者:陳景祥2019-10-03
按傳統智慧,每當大陸受美國封殺,香港的窗口位置就會乘勢而上,發揮補充和替代作用。
黔驢技窮的特朗普,貿易戰還有招?
作者:朱雲漢2019-09-11
打貿易戰無往不利的美國,這次遇上勁敵中國,從國內壓力沸騰、政策反覆錯亂的現象看來,特朗普政府恐怕招數已出盡。
美再施壓已效用不大
作者:施永青2019-09-04
中美磨擦的第一個回合是貿易戰。特朗普在這個回合的策略是以徵收更多關稅的方式,向中國施壓,希望藉此迫中國簽署一份對美國長遠有利的貿易協議。不過,事情進展並不如特朗普預期中那麼順利。
美國綁架香港要脅中國 中央應對香港也會升級
作者:阮紀宏2019-09-04
美國主攻態勢十分明顯,以香港作為與中國貿易談判的籌碼,即使談判達成協議,也可以藉在香港搞出一個「大頭佛」拖慢中國發展步伐,是個一石二鳥之計。
人民幣會「破八」嗎?
作者:曾國平2019-09-01
貿易談判反覆無常,今日的好消息隨時給明日的壞消息抵銷,特朗普一個tweet又足以令投資者改觀,股市固然大上大落,人民幣匯率同樣是無定向風。6月時就有不少專家認為「破七」機會不大。
莫讓香港死亡
作者:關焯照2019-08-30
假若林鄭沒有強推《逃犯條例》修訂,香港根本不會發生過去兩個多月的社運,所以,解鈴還須繫鈴人,林鄭必須為自己一手造成的災難問責,否則難以服眾。
港股真便宜?
作者:胡孟青2019-08-29
港股今年表現叫人失望,並非示威活動對投資氣氛的影響這麼簡單,而是對長期港股支持者來說,所謂安全又穩健股份,今年卻完全兩回事。
中美貿易談判 重啟之謎
作者:湯文亮2019-08-29
今次重啟談判之後,中美雙方很快會達成協議,信不信由你。
美國將貿易談判與港台問題掛鈎,中國不會陷入圈套
作者:零傳媒2019-08-28
從幕後走向台前,恰好證明美國是挑起這次香港顏色革命的幕後黑手,由於香港局勢持續動盪,中央政府遲遲未出手用兵,美國有些人開始着急了,中方不會隨之起舞而陷入美方設下的圈套。
讀國務院劉應傑的建言,看深圳「先行示範區」的口號治國
作者:尹瑞麟2019-08-27
重讀這份剛發布的《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文件還是沿用傳統計劃的特色,也就是口號治國。
特朗普買菜要攞蔥
作者:湯文亮2019-08-26
我認為中美貿易戰已經來到尾聲,美國知道中國退無可退,除非不顧一切,否則,中美貿易協議將會隨時簽訂,而中美亦滿意這份協議,不過,以特朗普商人性格,在簽訂前攞多些少着數是很正常。
麥萃才:香港若持續不穩 勢損金融中心地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8-21
麥萃才指出,金融中心指數的排名第二的英國已因為脫歐,甚至是硬脫歐,地位受到挑戰。「如果金融中心指數的排名第三的香港因為社會事件而使到金融中心地位下跌,究竟誰會得益,相信讀者心中有數」。
都是我們的業
作者:張宗永2019-08-20
「反送中」運動的產生和發展,是香港人自己作的業,果亦是我們自己承擔。
反送中示威到底損害誰的經濟?
作者:梁天卓2019-08-18
香港經濟(包括零售業)下滑不會只是因為反送中示威,以及往後的警民衝突而引起,前景仍然不明朗的中美貿易戰,或許是一個更重要的因素。
貿戰能使特朗普名留青史嗎?
作者:莊太量2019-08-16
排擠新移民,加上貿易戰不止針對中國,而是全球的各個國家,特朗普可以說政治上得罪了很多國家。
麥萃才:貿易戰+反送中示威 經濟陪葬沒運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8-13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周二(13日)在《香港經濟日報》撰文,從經濟角度分析連串事件影響的是社會整體利益,對香港並無好處,最終只會影響民生。
林鄭率領高官商界見傳媒:面對內憂外患 香港不能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8-09
林鄭月娥率領商界代表會見傳媒。香港經濟處於外憂内患局面,外有中美貿易戰升溫,內有兩個多月的社會紛爭。因此她認為香港不能亂,反映絕大部分市民心聲。她呼籲各界停止大規模不定時不定點破壞行動。
特朗普打貿戰想贏什麼?
作者:莊太量2019-08-09
若要了解特朗普對貿易戰的目標和策略,就必須提到他的背景。身為一位商家,特朗普比較注重獲得短線利益,而會忽略有關經濟及政治的長遠規劃。
貿易戰牽制美經濟發展
作者:莊太量2019-08-02
在對中國實施關稅的同時,由於不能做到如中國一般的低成本效益生產,相信美國在未來仍然會依賴中國的進口商品。若美國不撤除向價值2500億的中國貨品所開徵的關稅,貿易戰對美國的負面影響將會慢慢浮現。
高官人性去哪兒?
作者:胡孟青2019-07-18
重建香港,最先要政府領導及高官找回他們的人性,幹點體察民情的事情,學會說些正常人類應說的話。
藉經濟開放政策 保中國經濟持繼增長
作者:鄒至莊2019-07-10
因為中國擁有充分的人力資源,和中國繼續施行市場經濟,我們可以對中國今後的經濟發展採取一個樂觀的態度。
資本主義變革時
作者:胡孟青2019-07-09
美國對沖基金教父Ray Dalio多次表明,來屆美國大選是標誌資本主義重大變革之時,似乎論影響深遠程度,會跟中美博弈及貿易戰同樣重要,而且互相影響。
張建宗談港美經貿關係 合則兩利更強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7-09
香港一直並將繼續成為美國的強大合作夥伴。我們現時互惠互利的關係,歸功於港美經濟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價值,以及兩地民眾多年來辛勤的工作和培養的善意。
開發中國家的逆襲 亞非成全球直接投資新主角
作者:朱雲漢2019-07-03
貿易戰持續僵持,連帶影響全球投資風向。短短20年內,中國竟已搖身一變成為非洲最大的貿易夥伴。
中國不應該被貿易戰打亂節奏
作者:東方財經雜誌2019-07-02
當前要做的,就是與美國強硬糾纏,爭取時間。也許需要小幅讓步,維持中美之間「鬥而不破」的大局,但不能被中美貿易戰打亂節奏,不能為戰而戰,為一時之勝而戰。
特區政府不負責任,硬起來吧!
作者:陳文鴻2019-07-01
政府已陷入癱瘓狀態,任由無賴的年輕人到處鬧事。而政府只識一味迴避,把會議取消,把受影響部門拉閘停工,連警察也不出來維持社會秩序,令人以為喊着政治口號便可以在香港橫行無忌。這到底是怎樣的無政府狀態呢?
習特會:美不再加徵華關稅,兩國重啟經貿磋商
中美雙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重啟經貿磋商。美方表示不再對中國出口產品加徵新的關稅。兩國經貿團隊將就具體問題進行討論。
特朗普什麼情況才可連任?
作者:湯文亮2019-06-28
如果今日特朗普與習主席會談之後對外界表示,協議有很大進展,但仍然有細則要商談,可能要幾個月甚至超過一年才可以簽訂,這個情況特朗普連任的機會就會最大。
華為有能力與美國抗衡嗎?
作者:文灼非2019-06-27
華為汲取中興的教訓,加大力度發展自家品牌的晶片製造技術。華為及旗下海思半導體分別以內部信件的方式通知員工,指公司早有防備。且看這家中國通訊龍頭企業如何度過這個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