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能否頂住美國的貿易制裁、保住製造業領先優勢,關鍵是要在科技創新上有突破,不能被美國拋離。而科技創新之路能否成功,最重要是培養人才。

金融與創科的互動會產生巨大的槓桿效應,為產業發展帶來強勁動力。香港只要揚長避短,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強化金融與創科有機協同,一定能加快推動香港「由治及興」。

這樣龐大的商機和就業貢獻,香港為何白白錯過!事實上,全球絕大多數的旅遊城市都開放了經營賭場,就算非常保守的日本和泰國,最近亦已決定開放。

香港要推出產業政策,應以羅德里克20年前對產業政策的定義及理據為依歸,並以中國過往發展產業成功的例子作參考,更須以中美經濟及科技的持續角力為背景。

第6屆政府將會在明年成立,社會都有熱切期望。現屆政府作為配合及政策上的延續,對產業政策應該盡快建立一個有系統的研究機制,研究六個關鍵問題。

亞洲國際法研究院主席梁定邦資深大律師預計,中國在未來形勢仍然樂觀,關鍵是中國要堅持多邊主義。未來美國仍走單邊主義,會變孤軍作戰。

葉劉淑儀認為未來應刻意推產業政策,只是香港可能遲了數十年。

董建華任內推行了多項政策,關於產業政策的想法亦非常豐富,比如說1997年,他甫上任便提出香港要成為產品發明中心。可惜的是,十多年過去了,香港似乎仍離產品發明中心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