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阻撓「方便融合」的最大障礙,不是特區官員的思維,以及他們怕犯錯的處事態度,而是港人那種害怕「南來」的因素。除了「滬港通」和「深港通」的南來資金,港人好像一聽到「南下」就啟動防禦機制。
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博士就國際貿易新格局下,香港如何在連接中國內地與世界發揮作用發表主題演講。他開宗名義指出,重重挑戰下,世界貿易出現碎片化現象的問題亟待解決。
國家剛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當中第八章第一節提到推動灣區教育合作發展。除了已初具規模的高等教育合作之外,在中小學基礎教育階段也提出了以下4方面強化合作的舉施。
高級督察林婉儀的不幸殉職,促使香港警方與內地和澳門警方加強合作,共同打擊跨境走私活動和犯罪團伙。通過情報共享活動和聯合反走私行動,海上走私活動得以暫時遏制。
根據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系教授程美寶博士研究,粵語是城市之聲。香港的聲音來自省城白話西關音。省城白話,相對於「鄉音」的粵語。廣州與香港有相同的音聲和韻律。
港大城市規劃及設計系葉嘉安教授認為珠三角發展迅速,而香港和珠三角的合作窗口在迅速縮小中,因此香港不能活在過去式中,這可能是最後的機會,要好好把握。
問題是今天我們討論的題目,是關於大灣區作為香港人就業的一條重要出路,則我難免會感到好奇:為何應該是相當「搶手」的香港人才,在早已對外開放的大灣區裏,仍未成為「搶手貨」。
三地政府各自為政,港澳特區政府都缺乏上級指示。而今中央領導人提出大橋要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用好管好這座橋,但在三地政府之間又缺乏一個更高層次的政府去監督。
作者: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編輯部2018-10-30
隨着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相繼通車,粵港澳大灣區物理層面互聯互通,已基本實現。而要進一步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高效流通,又該從哪裏突破?
上星期三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以來,每天行走大橋的車輛只有約2000架次,很難說得上對促進三地人員交流和經貿往來有什麼「重大意義」。
時下關於大灣區的討論,大多數均屬客客氣氣,態度友善,盡量不要太過具體。但作為一個區域發展大計,只是很表面地談談互補優勢,其實不足以推動很實在的新嘗試。
經濟發展,人才先行。面對一帶一路和大灣區新的國際化發展戰略,香港人才培養還是幾十年不變的面向英美嗎?
中央政府官員的特點,是官僚的思維,凡經中央制定的政策,就必須具有權威,即不容隨意提出修改意見,但大灣區牽涉香港的繁榮穩定和國際聲譽,實在不容有失。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從媒體所見,似乎重心在深圳,一是深圳與香港合作,另一是深圳向東擴展。
陳爽表示,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台灣並非旁觀者,而是合作夥伴。共同參與大灣區,建設符合歷史進程,符合合作原則,具有協同互補的優勢。
究竟第三回合的區域融合將會是怎樣的一件事情,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大灣區是一個什麼概念。
「機管局除了着力發展三跑之外,現有的兩條跑道亦有新的項目,能加強我們的貨運能力。」
珠三角以廣州為首開始中越班列,方便潮汕地區及珠三角的產品運往越南及東盟,既減少物流成本,也可深耕市場。
香港的科研與教育,除了急功近利的數量化增長,看不到有什麼實質的進展。
香港可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的核心價值。
在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帶形成後,深圳和廣州文化產業的發展空間會無限擴大。
若不打仗,沒有金融危機,珠江三角洲的發展會繼續高速增長,超越香港。
香港人需認識自己,認識香港的能量與條件,不能生活在幾十年之前。
內地城市與港澳全面合作並不容易,優缺點都是一國兩制。
香港若要發展,便要打破既得利益者的壟斷,改變殖民地時代以來的舊思維
在「十三五規劃中香港航運業的機遇與挑戰」論壇中,眾人探討業界如何把握十三五規劃和一帶一路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