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說諸癖,當不全為衷心自然而生,實有養之而助於隱逸者也。董說養癖,類如張岱,明季遺民,此風尤盛。
理應嘉靖朝故事沒有什麼好看,印象中嘉靖就是一名無能胡塗君主。但看了《大明王朝》一劇,把我對嘉靖和嚴嵩的觀感,完全翻倒過來。
今次《帝女花》是紀念公演65周年,把上世紀50年代的《帝女花》現代化、專業化、藝術化⋯⋯我覺得新的《帝女花》恰到好處,適合更多年齡層的人士欣賞,做到雅俗共賞、「曲高和眾」的境界。
從《全廣海圖》入手,追蹤明代時期香港地區的足跡,進而閱覽該志其餘輿圖及文字,可對明代軍事編制、防區部署、戰陣演練、軍事歷史、軍費開支等等有所認識,是研究明代軍事史與地方志的重要著述。
中國近代史與現代史刻劃着中華民族變法圖強、洗刷百年國恥的嘗試與苦難,本質上是為了令國家擺脫明清時代的厄運,以達至民族復興。可是,現在國家卻有可能在重蹈明清時代的覆轍,這無疑是對歷史的一個極大諷刺。
躺平主義未必是壞事,因為國運使然,躺平可以是一種消極的動力。
表面上樣樣世界第一的美國,竟然是不堪瘟疫一擊,新冠瘟疫改變世界各國領袖的眼光,投射在大陸領袖的舉措,這損害了美國在世界政壇的領導地位,更改變世人對美國或西方式自民主制度的嚮往。
金庸曾向大家問一個問題,就是中華民族如此長期地、不斷地發展壯大,到底有何道理,有哪些規律?
洪承疇降清主要原因非莊妃獻身,而是深思熟慮後認為投降可以再展抱負。兼且兵敗被俘,即使逃回明朝,面對刻薄寡恩,喜怒無常的崇禎帝,會有什麼好事呢?
當年鬧哄哄的古玩市場,今天落得個冷冷清清,古董茶具供應幾近枯竭,猶過去盛世中原,如今成為黃土荒漠。
假設當年朱棣沒有遷都之舉,明代極易如宋室只能偏安南方,國運變為羸弱,不得不佩服明成祖的氣魄和眼光。
明、清兩朝500餘年的三級功名考試,以程、朱注釋四書為主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