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17:33:43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以人為本

自然學校意義的探究與追求
作者:黃顯華2024-04-05
2022年,自然學校踏入第15年,我們瞻前顧後,交流想法,感恩遇見過去至今的教職員、家長、學生,校董及公司董事,他們都是成就自校的一份子,同樣寶貴!
聽文化「教父」一席話
作者:周光蓁2024-04-02
感謝藝發局「口述歷史及資料保存計劃」,徵得陳達文同意,以對答形式圍繞預設的20個問題,面對鏡頭逐一點評。我與陳先生相識多年,也有不少機會訪談請教。可是當開機錄影時,他道出的不少資料都是首次聽聞的。
治校如烹海鮮
作者:陳家偉2023-07-04
教育孩子和經營學校就要「如烹海鮮」,要按不同的食材,如大魚小魚、海蝦河蝦、蜆蠔青口,都有不同的烹調方法,蒸、炒、煮、炸,生吃、熟食均可以令人食出鮮味來。
亡羊補牢 為時未晚
作者:孫明揚2023-02-16
特區政府的公共政策建基於「以人為本」,崇尚利民、便民,但眼高手低的情況屢次出現。最新例子莫過於上星期宣布「易通行」不停車繳費服務將由本月26日清晨5時起,於青沙管制區實施。
明確資訊流和數據系統對學校知識管理的重要性
作者:朱啟榮2022-09-09
學校要「以人為本」方式,以用家為主導的態度發展系統的功能,以員工的需要作為出發點以鼓勵同工彼此間多交流分享,他們就會有需要使用相關系統儲存、交流及分享資訊。否則,相關系統只是閒置而沒有人主動使用。
中國的下一個創新焦點:智能汽車座艙
作者:謝祖墀2022-06-27
中國的整車廠正在引領智能座艙技術的發展。從整體的角度來看,智能座艙設計的基線將會提升到一個全新的水準──從由功能以及技術驅動的可用性,提升到由環境以及情感驅動的設計理念。
學校領導如何促進學校累積智慧資本
作者:朱啟榮2022-06-06
校長透過個人品格、性向及行為方式可以有效建立信任與尊重的校園文化,這是建立教職員的「人力資本」的重要根基。而不斷積極推動同工持續發展時,教師在實踐中的知識必然增加,學校的智慧資本也相應地逐漸累積。
新加坡德智教育的借鑑
作者:程介明2022-04-15
「德」這個概念,不只表徵着概括和籠統的思維方式,還在人與物之間,把人放到了概念的核心,而把客觀的物放在次要的地位,也可以說是另一個思維方式的維度。
多思考,讓生命更美好──專訪張文輝博士
作者:黃智華2021-06-29
學習是人生的主要內容,它貫穿了人的一生。安智環球集團創辦人暨董事長張文輝博士認為,學習不是「年輕時」的事,而是「一輩子」的事。
再創輝煌:華懋集團擁抱香港未來(系列六之六)
【春華懋盛 甲子里程】一連六期的華懋集團60周年系列,回看該集團過去一個甲子的努力,並前瞻在未來日子,該集團本着 Places with Heart 的理念,繼往開來,誠意為建設更宜居城市而作出貢獻。
別樹一幟:華懋集團的酒店業務發展(系列六之五)
【春華懋盛 甲子里程】一連六期的華懋集團60周年系列,回看該集團過去一個甲子的努力,並前瞻在未來日子,該集團本着 Places with Heart 的理念,繼往開來,誠意為建設更宜居城市而作出貢獻。
以人為本:華懋集團的物業管理服務發展(系列六之四)
【春華懋盛 甲子里程】一連六期的華懋集團60周年系列,回看該集團過去一個甲子的努力,並前瞻在未來日子,該集團本着 Places with Heart 的理念,繼往開來,誠意為建設更宜居城市而作出貢獻。
打造中國新一代以人為本的智慧城市
作者:謝祖墀2020-09-23
新冠疫情引發了中國以增長為經濟主導的發展模式下沒能完全解決的社會問題。在全國公共衛生改革中,「新一代智慧城市」的角色十分重要,不僅要覆蓋特定的垂直領域,亦將囊括公共衛生等更多領域,向以人為本目標演化。
古代中華文化中的現代普世價值觀
作者:曹鴻輝2020-05-03
中國早在春秋時代,明確的自由平等觀念、以及保障每一個人謀生的基本人權理念,已經存在,這些理念放諸四海皆準,就是普世價值觀了。普世價值觀並不是西方獨有,而是人類社會的共同理念。
閒置天橋與「斷橋」反映的問題
作者:謝偉銓2020-03-27
政府近年提出發展新區要「基建先行」,正是為了針對有關問題,但如果規劃不周,「基建先行」又可能會變成「工程主導」、「以路為本」,甚至會浪費資源,製造出更多「斷橋」。
抗疫兩月 絕不鬆懈
作者:林鄭月娥2020-03-25
抗疫是持久戰,過程無疑十分艱辛,長期留在家中、無法正常活動、保持社交距離都並非易事,但現在絕不是鬆懈的時候,否則香港市民過去兩個月的堅持會前功盡廢,後果亦不堪設想。
人與自然,以誰為本?
作者:李焯芬2020-02-16
依照佛教的緣起法,人只不過是自然界的一分子,彼此處於相互「約制」與「被約制」的關係網絡中,相互依賴,互為條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中國奴才文化的緣起
作者:曹鴻輝2020-01-13
「權力社會責任」理念已蕩然無存。又因為以孔子為宗,新儒家仍跳不出「克己復禮」的框框,結果發展成吃人的禮教。
怎樣的解難活動才有價值?
作者:嚴啟明2019-09-18
設計思維的五個標準步驟為:一、具同理心;二、清晰定義;三、創意動腦;四、製造原型;五、充分驗證。
教育的常識有哪些?
「教育科研是做出來的,而不是寫出來的。」這本來是不言而喻的,可現在不得不作為常識來強調。因為在現在一些的校長和老師眼中,教育科研似乎就是寫論文,所以誰寫得多誰的教研科研就搞得好。
基建社會企業的「軌數」
作者:曹鴻輝2019-04-22
管仲除了確保每家男丁都有其謀生空間外,還確不因氣候環境變化而使生活受到影響。這是建立一營生環境以上,再加上一套管理法,使人人都能夠生活。這便是「以人為本」施政。
教育改革,改什麽?
作者:程介明2019-02-18
全球幾乎所有國家,都在謀求教育的變化,都在應付社會群眾對教育日益增長的不滿情緒。但是,也可以大膽地說,真正找到大家認為滿意的教育發展方向的,也是絕無僅有。
知識與技能之外
作者:程介明2018-12-17
近年經常聽到許多教育界以外,尤其是工商界的朋友,談到對於年輕人的期望,都會提到一些知識與技能以外的元素。其實,在人類的歷史上,從來就沒有把人的素質,局限在知識與技能。
兩位地產商
作者:李焯芬2018-11-26
以人為本,方便客戶,為客戶多設想,可能比單單做廣告宣傳更有效。銷售業務如此,爭取民意支持政府政策時亦如此。
給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建議書
作者:曹鴻輝2018-09-26
土地用於營造營生環境,這是一個維繫社會安寧的原則問題,同時,這不是一個短暫的眼前問題,是為後代設想的一個可持續發展問題。定了營生環境,確定營造營生環境的土地用途,城市規劃才有意義。
和諧自然法怎樣治國?
作者:曹鴻輝2018-09-18
所謂「道法自然」,老子便是希望社會制度也效法這種大自然運作模式,期望所建立的新制度,亦同樣好似大自然一樣,萬物平等、有一個良好營生環境讓萬民皆有所養、同時沒有人自以為主。
傳承論壇:青年力量灌注香港未來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8-01
三位本土青年企業家有傳承、有創業,譜寫不同的香港故事。
管仲立「法」與人權保障
作者:曹鴻輝2018-07-05
當時低下階層受着政權財權兩方面雙重侵害人權,這便是管仲所面對的社會。管仲立「法」保障人權,實現出來,就是「以正治國,以奇用兵」。
「上兵伐謀」之「陰陽」篇
作者:曹鴻輝2018-06-29
找回「陰陽調和」理念,才能夠用「陰陽」來分析現代世情。找回「以人為本」理念,才能夠真正認識人權,這「以人為本」的人權訴求,所發揮出來的民權力量會更大。
從《梁寛歸天》淺談《孫子兵法》
作者:曹鴻輝2018-06-07
梁寛雖然擊敗萬人傑,但是兩敗俱傷。梁寛之死,就此辜負了師傅的教導,亦辜負了靈鳳的愛,其實靈鳳早已批評梁寛「勇有餘,智不足」,遲早會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