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香港演藝學院

建構舞台的人 • 情 • 創意
作者:編輯精選2024-10-04
演藝學院創校40周年,是孕育本地演藝人才的搖籃,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3個學系的領軍人物都是演藝學院校友,見證着學院和行業成長。
大灣區青年管弦樂團兩周年 現代與古典浪漫之間的取捨
作者:傅瑰琦2024-08-28
對於青少年而言,無論是否學習或欣賞古典音樂,節奏明快的樂曲,始終會是他們較易接受的音樂,這是無論在流行或古典音樂裏都行得通的定律。而愛情故事,亦大概最能引起他們的共鳴。
情義之都的餘韻
作者:周光蓁2024-05-28
接着演奏二重奏、三重奏等作品包括香港管弦樂團桂麗、沈庭嘉,香港小交響樂團李海南、蔡君賢,香港城市室樂團鄭陽、香港樂團雷麗麗等,讓在場的趙家後人恩惠不已。
性感與狂野 走近鋼琴家鄭慧
作者:周萱2024-03-21
作為音樂藝術家,鄭慧溫潤而浪漫。談起4月2日的音樂會,談到大提琴,她用性感來形容這樂器,而與她連袂演出的旅法大提琴音樂家朱亦兵更是赫赫有名。適逢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選擇一套法國音樂曲目再適合不過。
領先始於學習
作者:編輯精選2024-03-02
徐漢曦曾在倫敦、紐約和洛杉磯生活,他認為香港可能是最令他振奮的城市,「所以當我知道有機會在香港工作時,毫不猶豫便動身。」
台上台下 百味人生──邢金沙專訪
作者:編輯精選2023-11-25
邢金沙半生貢獻崑曲,半生奉獻教學,不止為成全自己、追求更高藝術成就,更是成全一門藝術,向下一代傳遞夢想。
盛韻奇博士獲香港演藝學院委任為音樂學院院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01
香港演藝學院宣布委任盛韻奇博士(Dr. Iñaki Sandoval)為音樂學院院長,並於2022年8月1日履新。
紅團「風車草」的「帥」哥湯駿業,疾風勁「草」,「自己」和「別人」的兩條腿如何一起走?
作者:李偉民2022-02-19
當年,湯鎮業搞劇團,是為了有工作做、在劇壇佔有位置。今天,也許做到了,但是,「我想觀眾在劇終,會有思想收獲,可以品嘗意義,不管苦的、甜的。」
現身說法,一路瞳行
作者:陳家偉2021-12-01
香港有不少才華橫溢的年輕導演和演員,香港演藝學院實在居功不少,無論電影、舞台劇、甚至粵劇等領域都有其歷屆畢業生的身影。
音樂廳拍照的是與非
作者:周光蓁2021-05-24
在音樂廳拍照,可以還是不可以?這是香港各大音樂廳的一大問題。
推廣藝術之路 任重道遠
作者:編輯精選2021-04-18
長袖善舞背後,周教授是粵劇藝術愛好者,更是已故粵劇大師林家聲博士的入室弟子。師父的藝術修養、人生哲學、待人接物的態度,對周教授影響深遠,同時令他確立推廣藝術文化發展的決心。
歌聲伴我心
作者:編輯精選2021-04-17
歌唱家的挑戰從來不少,阮教授認為成功一半靠天分,四成是努力,餘下一成是運氣。她自言是幸運兒,在投身藝術事業的路上獲得很多人的幫助和鼓勵,故此強調人際關係的重要,奈何香港的歌唱藝術文化未成氣候。
難得一見的口罩歌劇
作者:周光蓁2021-04-12
台上所有演出者全程戴着口罩演唱,連單獨在台右方的古鍵琴手也口罩不離。這大概是歌劇演出史的首次。各人迎難而上,勇氣可嘉。
劇場教母甄詠蓓:疫情及科技打亂劇場,怎樣自救擁抱新時代?
作者:李偉民2021-03-27
「近來,香港人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悲情,但是,對劇場人來說,這些痛苦是創作的泉源、情感的堆積,大家要把悲劇變成喜劇。我深信,只要我們劇場人不倒下來,某一天,作品經歷過大時代洗禮,只會更動人。」
專訪演藝學院校長蔡敏志教授──享受挑戰 與學院並肩前行
作者:編輯精選2021-01-13
晃眼20多年,作為首個與演藝學院一同成長的校長,蔡敏志教授早與校內外的合作夥伴培養出協作默契,因此履新後能旋即投入已進行得如火如荼的連串課程檢討及改革工作。
專訪香港演藝學院校長華道賢教授:八載香港情
作者:編輯精選2020-12-08
華道賢教授擔任演藝學院校長八年,將於本月底退休,開展人生另一階段。由澳洲來到香港的他,極其看重本地獨特的文化特色,並將科技融入教學,促進多元文化共融。
專訪楊漢源──通往成功之路
作者:編輯精選2020-10-14
楊漢源(William)入讀演藝學院前,從未受過舞蹈或編舞訓練。他說自己家境一般,但成長路上遇上很多意想不到的人和事,為他的事業生涯帶來徹底改變。
顧嘉煇的「前世」
作者:周光蓁2020-08-05
對顧嘉煇的音樂啟蒙與成長,所知不多。本文嘗試從原始資料追溯其「前世」,以補充對其輝煌「今生」的認知。
跨界人生
作者:編輯精選2020-07-12
身兼影像導演/粵劇團創辦人及監製/講師/粤菜館負責人的黎宇文(Maurice),早在90年代已開始美國專欄作家Marci Alboher 2007年提出的”slash”生活和工作模式。
毋忘初心:專訪知名編劇兼校友莊梅岩
作者:編輯精選2019-07-15
莊梅岩經歷了不少「旅程」,由《留守太平間》的無國界醫生到《教授》的大學教育,由《杜老誌》的夜總會到《短暫的婚姻》的婚姻,題材甚廣。她筆下的每個故事總蘊涵她對人性和社會的銳利觀察。
指揮家廖國敏:音樂家是傳遞訊息的人
作者:編輯精選2019-06-11
從青少年音樂課程至音樂學士(榮譽)學位,廖國敏在香港演藝學院度過的十年歲月,是其音樂事業歷程上重要的一章,塑造他成為國際音樂舞台上備受矚目的年青指揮家和鋼琴家。
讓腦袋隨時代變化增值
作者:張堅庭2019-02-24
如果為大學學位而從小被迫在補習考試中消磨創意,最終我們變成新時代的勞工,而創作能力強的人的平均收入或回報肯定比學位、工人前途更好,信不信由你。
推動香港藝術文化35載 回顧學院里程展望璀璨前景
作者:編輯精選2019-01-16
35周年,校長華道賢相信香港演藝學院將繼續於本地文化生活擔當重要角色。隨着更多增建設施落成,以及裨益學生的教學計劃逐步落實,演藝學院的發展將更上一層樓。
成就.愛──專訪十大傑青鄭至芝
作者:編輯精選2018-02-22
傑青名銜最初為鄭至芝帶來壓力,但她發現自己與其他得獎者理念相近,前路並不孤單。她正與幾位得獎者籌備合作,又計劃開展戲劇共融系列,繼續以表演藝術宣揚愛。
鋼琴天才張緯晴:我們演奏是為音樂服務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9-15
跟曾經是香港演藝學院「天才學生」的張緯晴談論音樂,你會真切感受到她一直不忘初衷:「音樂,比生命更大。」
理智與情感:專訪華道賢教授
作者:編輯精選2017-08-04
華道賢教授始終深信藝術重於「人」,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此他寄語同學,「永遠保持你對藝術的熱情」。
西九 Big Dance Pledge:一起跳舞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6-06-04
舞蹈不但大眾能夠參與,傷健人士一樣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