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濼生教授建議,港式組屋仿傚新加坡,放棄入息和資產審查,而平均價定於有經濟活動家庭年入息八倍,只供自住,惟買賣毋須補地價,希望此舉能恢復向上流的誘因。
2010年馬頭圍道的舊樓倒塌事件及近日旺角出現多宗外牆石屎剝落事件,反映香港舊區樓宇的結構安全已敲響了警號。筆者建議當局能重新檢視作業備考或行政指令,解決「一所房屋 」對舊區重建的影響。
香港近年政治矛盾激化,加上又遇到疫情,樓價本應開始回落才是,但剛碰着全球QE,加上香港土地又供求失衡,才導致樓價可以在高位徘徊,甚至微升。
如果中央政府要求多建民生的住宅樓,一定會指示香港政府去做,召見地產商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政府能尋找大量土地及設法促成更多樓宇單位落成,急市民所急,實在其志可嘉,問題是無特定的目標,效率成疑。
政府在8月推出仲裁計劃優化措施,重點為上下限補地價金額的設定。究竟新安排會否讓多一些申請人選擇利用此解決爭議的方法?
政府手上有大量的土地資源,只是城市規劃做得不好罷了。
社會上經常有聲音指地產商囤積居奇,寧願讓手上的土地曬太陽,也不建屋改善港人生活。目的是人為地製造供不應求,以方便抬高樓價。
不少補地價的事正在進行中,政府一定有相當把握,才會大膽改變公私營比例,財政預算案並沒有提及,或者陳茂波刻意不提及,以免影響樓市。
或許政府不願見居屋流失,新猷變相與出租公屋看齊,轉手居屋奇貨可居,實自相矛盾。
居屋轉售機制新方案有助壓抑炒風、打擊套利,但在斬斷居屋市場與私營部門市場的力度依然略嫌不足。透過實施四項措施,可以避免私營部門樓價影響居屋市場,真正達致「居者有其屋」。
在資本主義社會,政府不是完全不可以動用私人手上的土地,前提是用來作公共用途,符合社會的整體利益。
發展商和政府處理補地價問題,現時採取談判機制,若一個擁有農地的發展商希望改變土地用途,便要向政府申請。談判過程長,透明度低。
從公屋和居屋的建築成本升幅來作比較,便會發覺罪魁禍首仍是缺地。
戰後的香港急速發展很需要土地,於是政府便將新界農地與屋地的換地比率調整。
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寸土尺金,房屋問題長期以來均不易解決,新任特首上台,如何能夠對症下藥。